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欧洲华文媒体是世界华文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欧洲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在欧洲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沟通中欧的桥梁纽带。欧洲华文媒体的历史演进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目前,欧洲华文媒体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关于海外华文媒体中的欧洲部分研究。二是关于欧洲华侨华人社会中的华文媒体研究。三是关于欧洲华文媒体的专题研究。本文通过对欧洲华文媒体发展历程的梳理,侧重分析华文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这种跨文化传播不仅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当地华侨华人社会,而且是传播到欧洲主流社会,从而推动欧洲对中国的认知,增进中外文化的了解、交流和互信。
二、欧洲华文媒体的发展变迁
从欧洲华文媒体150余年的发展历史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866-1911年为开创阶段,这一时期的华文报刊主要是为了东西方贸易、交流的需要而创办的。但在由于读者较少,华文报刊少,加上印刷质量不佳,影响不大。1912—1949年为初步发展阶段,华人创办报刊增多,这些报刊在沟通信息、增进华人对当地的了解、关注中国时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1978年为低潮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冷战及西方对中国的封锁,中国的海外移民基本中止。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华文报刊才又开始重建。1979年后,欧洲华文媒体进入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出国热”,到欧洲发展的新移民大量增加,中文报纸纷纷抢滩欧洲,华人新移民也开始创办自己的报纸。
进入21世纪,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危机,媒体格局重新整合,这一阶段华文媒体最大的变化是新媒体的发展。各类网站、网络电视、“两微一端”(微信、微博、手机移动客户端)等因为其便捷性、可视性、生动性而受到热捧。据统计,目前欧洲44个国家都有华文网站,共300余家。从信息发布来看,欧洲华文媒体中微信平台最为稳定,并呈现出数量上的优势。
从欧洲华文媒体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归纳为五个特点:一是总体上坎坷发展、艰难前行,整体力量较弱。二是华文媒体的主要读者是中国移民、留学生、当地华侨华人等,其影响局限于华人社区。三是华文媒体分化明显。由于华人移民群体的政治取向不一,华文媒体也出现了多种倾向,但中性、友华者居多。四是新媒体发展迅速,多业态发展的华文媒体竞争激烈,媒体起落兴衰成为普遍现象。五是欧洲华文媒体作为一种移民媒体,也是当地传媒体系的一部分,并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欧洲时报》和德国华文媒体:文化传播案例分析
当前的欧洲华文媒体中,《欧洲时报》具有典型意义。《欧洲时报》于1983年创办,总部在法国,是唯一一份全欧发行、门类齐全的华文报纸,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报纸。报刊突出为华侨华人、留学生服务特色,设有中国20多个省市专版。该报有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从2010年起,该报把“两微”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先后开通了“@欧洲时报”“@英伦圈”及“欧时代”等微博账号,“欧洲时报内参”官微和“英伦圈(英国)”等公众号45个。二是注重与主流媒体横向合作,2013年即与《泰晤士报》合作推出4月中文版,次年与《英国电讯报》合作每周推出两个中文版。三是向综合文化媒体集团化发展,开展华文教育、文化交流、图书出版、展览演出等业务,已发展成为欧洲知名全媒体文化传媒集团。四是多国发展战略,从2011年起,该报陆续推出英国、中东欧、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9个国别地区版,也使之成为具有真正意义的欧洲大报。
德国华文媒体一定程度上是欧洲华文媒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德国华文报刊发端在欧洲属于较早的一批,当前,德国华文媒体的各种业态齐全。德国华文新媒体在欧洲处于领先行列,德国开元集团总裁周鸿图认为,找准华人的需求定位,掌握新媒体技术是华文新媒体发展的关键。
四、华文媒体与跨文化传播
华文媒体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功能在不断提升。华文媒体的文化传承意义,成为华侨华人、留学生的文化精神家园。华文报刊介绍中华文化、祖国特别是家乡风貌,寄托了华侨华人对故乡的思念,留住了他们的文化根脉。因此,华文媒体是海外中国移民把祖国的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在华侨华人社区起到保持中华文化传统、传达祖国文化信息、凝聚社区族群的作用。
华文媒体的跨文化传播意义,成为华侨华人与当地主流、中国与当地社会沟通的桥梁。从实践看,华文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作用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双语传播,即华文媒体在中文版之外开辟当地语种版面。二是合作传播,通过与当地媒体、相关机构组织的合作,多形式把中国文化和发展情况介绍到欧洲。三是平台传播,通过搭建平台、举办各类活动进行经贸文化交流。四是双向传播,华文媒体通过报道当地新闻、当地人士访谈、邀请当地专家撰稿等,让华语读者包括中国国内民众对欧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华文媒体代表着中华文化话语权与软实力。华文媒体的意义不仅在于华人社区,而且在于它是主流社会观察华人社区的一个窗口。从这个意义上讲,华文媒体的正向发展,无论对于华侨华人群体形象,还是对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对华文媒体的重视本质上就是对文化话语权的重视,对华语群体的争夺。华文媒体是世界中国形象、文化软实力构建的重要内容。在中外沟通和合作中,文化的理解是最重要的基础。人类文明有其共通的价值,没有优劣之分,应当美美与共。中国在今天的世界体系中并不拥有话语主导权,华文媒体是平衡国际舆论的重要力量,是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参与者。
五、结语
欧洲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既是华侨华人在欧洲发展历史的一个写照。华文媒体的根脉在于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是华文媒体发展的基石。华文媒体是华侨华人的精神寄托和粘合剂,也是中欧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华文媒体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力量及其传播能力。对华文媒体文化价值及在跨文化传播中作用的重视,有利于华文媒体的未来发展,也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国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选择。应推动华文媒体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丰富并优化跨文化传播平台,推动双语传播、文化传媒融合,更好地实现从移民媒体到当地媒体的转变。
(陈平,女,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跨领域传播、跨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与创意设计等。本文摘编自《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