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百年党史,担复兴大任。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即日起,浙江青田县侨联推出“侨心向党”专栏,讲述早期青田华侨参与革命斗争的历程,带领广大侨界朋友学习百年党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早期投身革命的归侨杨勉
杨勉(1912一1992),又名敬先、孙典。丽水青田方山邵山村人。
1926年2月,随早期到俄罗斯谋生的父亲杨银泽去苏联,先入莫斯科李大钊华侨俱乐部学习俄文。1928年加入苏维埃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考入半工半读学校,于1931年毕业,分配在电器工厂当钳工。后经苏联东方大学培训,于1934年受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回国参加革命。次年,在上海被驻沪国民党夏守素(青田人)部队逮捕判刑5年,关进苏州监狱。在狱中接受党组织领导,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斗争。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交换被俘人员,杨勉被党营救出狱,于1937年8月去延安。先进陕北公学学习,后在中央党校学习。
杨勉狱中书信
杨勉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至1945年间,先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科科员和俄语翻译,中央军委一局编译处翻译,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司令部科长、处长。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受中共中央派道,前往东北负责联系向苏联购买武器装备和物资,为解放全东北和全国做好准备。1947年后,先后任安东(今辽宁丹东)省贸易局副局长、辽宁省政府党组成员,辽宁省商业厅厅长、东北地区商检局局长兼旅大市(今大连市)外贸局局长等职。
1937年至1945年,杨勉在延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勉(中)在苏联与苏联东方大学同学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奉调进京。1952年任国家外贸部交际处处长、进口局副局长。1955年任外贸部办公厅副主任兼交际处处长等职。1956年赫鲁晓夫及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代表团先后访问中国,毛泽东接见赫鲁晓夫、柯别茨基时,均由杨勉担任翻译。1967年文革期间,外贸部被造反派夺权,杨勉出来主持日常事务,因不满造反派的行径,被关到地下室,军代表奉周恩来总理指示,连夜把杨勉转移到河南省“五七干校”保护起来。粉碎“四人帮”和林彪反革命集团后,恢复工作,任外贸部办公厅副部长级顾问,1979年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成员,事务部总经理。1982年12月离休,1992年7月11日,因病在北京医院逝世。
1956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代表团访问中国,毛泽东接见团长柯别茨基,杨勉(左)任翻译
1982年杨勉离休后与妻子刘亚平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