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建党百年专题>>百年侨心
“国家国家,祖国是国,澳门是家”——马万祺
2021年06月06日17:05  来源:广东省侨联宣传文化中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侨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未缺席。在传播马列主义建党求索途中,在烽火硝烟抗日救国战场上,在热情支持新中国建设道路时,在春风吹动改革开放浪潮里,在新时代逐梦伟大征程中,都能看到“侨”的身影。

广州作为著名侨乡都市,广大侨胞在百年征程中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贡献了巨大力量,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爱国之歌。

为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广州市侨联现推出“百年侨力量”百期系列报道,呈现华侨华人与广州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及华侨华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共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国家国家,祖国是国,澳门是家”——马万祺。

马万祺(1919年10月-2014年5月),出生于广东南海,一生坚守“爱国爱澳”精神,在发展个人事业的同时,心系天下、以国为家,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和条件,都能满腔赤忱、毫无保留地为国尽责、为民造福,曾团结带领大批港澳工商界人士共同参与改革开放,以80岁高龄热情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筹建、澳门基本法起草的全过程,是著名的爱国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澳门工商界的翘楚、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1919年,马万祺出生于广东南海,父亲虽然经商,却爱读书、交游广、喜助人,在商界口碑很好。15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马万祺弃学从商,支撑起了家庭重担。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铁骑踏进广州。马万祺苦心经营的信兴、升昌、永和兴等粮食、土产批发商行均被日军炸毁烧光。望着城市的一片狼藉,19岁的马万祺横下一条心:去香港。然而好景不长,香港也沦陷了,马万祺刚刚有些起色的生意再次付诸东流。所幸他因商务滞留澳门,才免遭战祸。此后,他扎根澳门再次创业、壮大实业,并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不遗余力地作贡献,以拳拳之心、赤诚之情紧紧追随祖国,将个人事业融入到祖国的经济发展中。

1993年马万祺夫妇庆金婚时全家合影。

马万祺是澳门知名实业家、工商界知名人士。

他早年经营粮油食品及土产批发生意。20世纪50年代,在澳门从事房地产业和工业投资,同时经营进出口贸易,发展与内地的经贸活动,在澳门经营国货并转口东南亚、美洲等地。他曾多次率团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国际性贸易活动,并组团访问内地省市及东南亚、欧洲等地区。他组建的多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建筑地产、工业生产、国际贸易和工艺品设计制作等多个行业,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在澳门工商界有很大影响。他担任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26年,并被推举为永远会长,长期致力于加强和扩大澳门工商界团结,关心和维护工商界合理权益,为推动澳门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澳门工商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和尊重。

马万祺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积极投身爱国事业,为支持内地抗战,迎接新中国诞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50年,他积极协助内地驻澳机构购运战略物资,支持解放军解放海南与广西。抗美援朝期间,他与港澳爱国人士一起,从国外采购大量急需物资运进内地,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他还多次参与组织港澳代表团回内地考察,致力于增进港澳与内地的联系,为国家建设献计出力。

廖承志(前排左二)、杨尚昆(前排左一)与马万祺先生(前排右一)暨马有建夫妇、马有恒、马有礼夫妇合影。

1979年4月14日,马万祺率澳门工商界贸易团前往广州出席广交会。期间,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习仲勋和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广州市市长杨尚昆向他征询意见:“想在邻近香港澳门的地方,划出一块土地设立一个经济出口货物特区。马先生,你看是否可以呢?”

“这是一个好主意”,马万祺爽快作答:“我十分赞成。”

在接下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中,马万祺全力支持,曾多次向中央领导人提议“积极发动侨胞投资祖国”,并率先在内地投资兴办实业,大力对外宣传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大量海外投资。他与港澳工商界人士一道率先向珠三角地区投资,他与何贤、霍英东等一起投巨资扩建广珠公路,同时新建四座横跨珠江支流的公路大桥,使从澳门到广州之间的交通得到改善。其后,他参与捐资350万港元复办广州市南海中学等,有力地支持了广东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前排左起:吴南生、马万祺、邓小平、马万祺夫人、卓琳。

他坚决拥护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衷心拥护中央对澳门的方针政策。1988年,他出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怀着对“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定信念,以满腔热情和真知灼见,为澳门基本法的成功制定作出了不懈努力。

1993年3月24日,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马万祺就澳门基本法草案作题为《澳门同胞的一件大事》的发言。

澳门回归祖国过程中,马万祺作为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工作量是巨大的。最忙碌时,一个月飞北京数次,很是辛苦,当时他已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1998年,他出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参与筹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过程中,频繁奔走于澳门与北京之间,主持各种会议,出席重要活动,听取和反映澳门各界人士的看法和意见,参与制定各种议案和政策,为筹组特区政府呕心沥血,为澳门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作出了重要贡献。澳门回归祖国后,他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为实施“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澳门繁荣稳定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国家国家,祖国是国,澳门是家呀。回归前和回归后,祖国对澳门的关怀和帮助,就如母亲对她最疼爱的孩子那样。就凭这一点,澳门人对祖国的爱,不可能不是发自内心的赤诚。”澳门回归祖国一周年时,马万祺感慨万分。

2009年1月20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左)。

几十年来,他始终如一地坚持爱国爱澳立场,坚持不懈地投身爱国爱澳事业,堪称爱国爱澳楷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在与中央几代领导人的长期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马万祺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新中国成立后,在澳门与内地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他积极奔走协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出任澳门立法会议员期间,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全力维护澳门同胞的合法权益。他长期担任全国政协领导职务,热心人民政协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的协商。马万祺于1993年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儿子马有礼说,在政协工作期间,父亲十分重视每年的视察工作,每到各地都要去基层看看,了解民间疾苦,回来积极写提案反映情况,提出的一些意见得到中央的重视。他广交海内外朋友,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葡萄牙的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3年1月马万祺与夫人罗柏心新婚之时。

马万祺先生热心澳门和内地的慈善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地支持国家的教育、医疗、文化和赈灾扶贫事业。在抗战期间,他将5万元大洋的结婚礼金,捐献给广东省妇女会战时儿童教养院。他倾力资助澳门最大的民间慈善医疗机构——镜湖医院,以及澳门东亚大学、濠江中学等学校,支持筹集办校经费,关心学生素质培养。他捐资设立了“马万祺科技创新与医疗扶助基金”、“大华教育基金会”、“马万祺奖励基金”,奖励内地医院救治技术创新,资助高校奖学金等助学项目。在马万祺的老家广东南海,也处处留下了他捐资办学、修桥铺路的“痕迹”。如今的南海中学、南海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等都有马万祺的捐助。

1996年,时任暨南大学副董事长马万祺与夫人参观暨大校庆90周年校史展览。

对于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人,马万祺寄予了厚望。原广东省侨联副主席、省侨联青年委员会主任郭泽宇说,2001年省侨联青年委员会成立前夕,他到澳门拜访马万祺先生,马万祺先生对成立省侨青委一事甚为赞赏和支持,认为它可以把海内外华人青年才俊凝聚、团结起来,为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马老很爽快地同意担任省侨青委的永远名誉主任,还挥毫为省侨青委题名。交谈中马老对海内外青年才俊担当起振兴中华大任的殷切厚望,溢于言表。”

马万祺善用诗词抒怀。

他一生热爱文学艺术,尤其在研修中国诗词方面很有造诣。半个世纪以来,他在澳门生活、经商、奋斗,用诗词抒发他的人生感悟和爱国心、赤子情。

1978年4月30日 ,在人民大会堂的晚宴上,马万祺被安排坐在了邓小平旁边。邓小平和他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并告诉他中国将要进行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个消息让马万祺看到了中国发展新的希望。他一时难以抑制兴奋之情,泼墨成诗:“节日豪情焕发姿,风华喜见盛年时。良辰庆幸聆钧论,万众倾心大治时。”

身为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多年来他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多有建树。“发扬传统文化要巩固根源再吸收外来精华”,他竖起大拇指说:“古诗词等传统文化,那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1994年,邓小平同志题写书名的《马万祺诗词选》正式出版,诗词意境深邃、豪迈刚健,反映了澳门的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和各族人民团结,展现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伟大成就。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马万祺“改革先锋”称号,这份殊荣他当之无愧。

(责编:蔡雨荷、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