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第八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一百一十八)
王耀生:土地里的“生态守卫者”
2021年06月03日14:05  来源:中国侨联

王耀生,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和“农科英才”。担任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和国家机关侨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侨联副秘书长。同时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工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2018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锐意进取 报效祖国

2008年,王耀生获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资助,前往哥本哈根大学植物与环境科学学院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研工作。读博期间,他是实验室里每天走得最晚的那一个。虽然身体上会感到疲惫,但内心却无比的踏实,因为他知道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是最大化地汲取知识,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他的努力获得了认可,博士二年级时就获得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由于其博士期间突出的科研成果,2011年11月起王耀生获得了国际水资源研究所和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后基金的资助从事了近四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曾经的高校教师的工作经历使王耀生在做科研的同时也在学习丹麦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还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教师资格认证。他希望吸收丹麦大学授课中的一些优秀经验和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思考形式碰撞出新的灵感火花,回国后能够成为学生们高效、专业的教育者、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丹麦学习和工作期间,王耀生曾担任丹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学术部部长及哥本哈根大学负责人等职务,将自己的科研、生活和留学经验与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服务于更多的留学人员。

留学丹麦近七年的时间里,他一直牢记自己要学成归国的誓言。面对哥本哈根大学“常任轨”的工作机会,他不忘初心,于2015年回到祖国,来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秉承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开展科研工作。

精准农业技术 助力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中以前靠灌水、化肥和农药等大量投入驱动的“粗放型”种植模式已经不符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生态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精准农业技术,监测和分析作物的水分和营养状况、土壤供肥能力等进行耕作和田间管理决策,可以减少灌溉和化学物质投入,对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王耀生一直在农业资源与环境这一研究领域,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科研工作。通过作物生长的反馈信号,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尤其在作物水肥需求信号的感知、智能化诊断、匹配和基于作物反馈信息的智能精准管理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解决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科研问题。他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多个项目。已取得的一些原创成果包括:(1)提出了根源化学信号传导与养分改善共同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双调控理论。首次明确了干旱信号和养分信号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是通过气孔运动的优化调控以及养分的优化分配两个途径。(2)率先明确了作物根区水分状况通过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底物浓度的有效性,使土壤中有机氮的矿化提高25%,提升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感知和吸收能力,使根系吸收养分增加30%,氮素吸收提升16%的生物学机制。(3)率先引入碳氧稳定同位素技术(δ13C和δ18O)到精准水分和养分监测过程中,用来指示作物的生命需水信息和长时间尺度上的水分利用效率信息。(4)提出了使用作物根系根长/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值来指示和监测作物动态生长的信息及作物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信息,用于作物实时智能化营养诊断,作为智能精准管理的专家支持系统模块。(5)基于作物生长的反馈信息和实时诊断信息,减少资源投入,研究精准变量减施技术,降低水分投入30%,建立最优养分管理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减小环境风险。(6)基于物联网技术,并利用高光谱遥感反演技术等,研究智能化服务系统,实现数据采集、水分和养分营养诊断、作物生长信息反馈、智能专家系统决策的精准管理系统。目前正参与中欧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研发土壤综合观测与智能服务平台。利用土壤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土壤信息定向解译等,基于作物生长的反馈信息,构建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引擎,解决面向变量作业的水肥科学施用和智慧决策,基于物联网云平台开发构建数据管理和智能应用系统,研发土壤综合观测与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精准农业的农田示范工作。

普惠于民 成果斐然

作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在回国后五年多的时间里,王耀生跑遍了新疆、甘肃、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多个基层试验点,布置实验,送技术下乡,还与企业合作对接成果。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无限传感网络,并利用高光谱遥感反演技术等,研究土壤综合观测与智能服务平台,实现数据采集、水分和养分营养诊断、作物生长信息反馈、智能专家系统决策的精准管理。大幅提升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极大地减少病害发生,增加农民收入并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王耀生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其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科技文章5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受邀担任国际SCI期刊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副主编和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客座副主编;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G20、FAO会议磋商、讨论水资源管理议题;多次在7th International Corp Science Congress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分享研究成果。在研究所的支持下,初步建立了国际化的科研团队和研究平台,其中留学生比例占50%,积极融入和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2018年,王耀生作为代表参加了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深刻地感受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侨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侨界群众的亲切关怀。作为一名新归侨,王耀生与在丹的留学生、访问学者和华侨们时刻保持联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侨务工作者中的一员,全力为侨解难事、办实事,为归侨侨眷们搭建“温暖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王耀生时刻关心农业农村部归侨侨眷们的生活,代表部侨联为他们送上防疫物资,还与老同志电话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殊时期的实际困难,倾听他们的故事,王耀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作为一名侨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