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侨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未缺席。在传播马列主义建党求索途中,在烽火硝烟抗日救国战场上,在热情支持新中国建设道路时,在春风吹动改革开放浪潮里,在新时代逐梦伟大征程中,都能看到“侨”的身影。
广州作为著名侨乡都市,广大侨胞在百年征程中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贡献了巨大力量,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爱国之歌。
为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广州市侨联现推出“百年侨力量”百期系列报道,呈现华侨华人与广州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及华侨华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共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初心不改 爱国爱乡——方君壮。
方君壮(1904-1981),广东普宁人。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1927年赴南洋,曾任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民报》主笔、马来亚槟城《现代日报》总编辑,积极在海外宣传抗日,领导爱国华侨支援抗战。1946年发起成立民盟马来亚支部及槟城分支部,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率先在槟城升起五星红旗。1951年,方君壮回到祖国,满腔热情地投身于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服务侨胞的工作,历任国家侨委委员,广州市侨联第三、四届副主席、第五、六届主席,是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方君壮,原名次雄,又名存英,1904年出生,广东普宁县人。192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原南洋公学)物理系就读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学院学生会执委,负责学生会专刊的主编工作。后被学校开除。同年返粤在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到广东省澄海县担任中共澄海县组织宣传委员兼农会顾问。
1927年11月农民武装队伍在莲花山战斗失败,方君壮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被迫出走国外。1928年抵达荷属苏门答腊(即印度尼西亚)的棉兰埠,任苏门答腊《民报》编辑。他利用这块文化阵地弘扬祖国文化,传播民主思想,深得华侨社会的爱戴和信任。不久,被选为棉兰教育总会秘书长。为发展华侨教育事业,促进侨胞的团结统一,他四方呼吁和不懈工作,为荷兰殖民当局所忌,1930年6月离开印尼。
1937年,方君壮应马来亚槟城《现代日报》之聘任该报总编辑。《现代日报》是马来亚北部拥有广大读者的一份华文报纸。它以“大众化、讲良心话”为宗旨,敢于秉笔仗言,抨击时弊,深受各阶层华侨的赞赏。
方君壮在海外宣讲。
它除宣传动员华侨团结一致,共同对外,抵制日货,出钱出力支援祖国抗战外,还有意识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张,广泛介绍解放区军民英勇抗日,发展生产,实行民主政治的实况。1941年“皖南事变”时,《现代日报》及时揭露和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华侨社团得知此真相,纷纷集会向重庆国民党政府通电表示抗议。他还利用担任槟城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委员会(简称“槟华筹赈会”)宣传部长之机,支持和密切配合槟城各界华侨抗敌后援会(简称“抗援”)组织戏剧队、歌咏队进行街头抗日救亡宣传,并秘密募捐支援八路军、新四军。
方君壮与儿女合影。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从槟城撤退到新加坡,并在当地参加陈嘉庚领导的新加坡抗敌总会,任秘书长,参与保卫新加坡的战斗。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沦陷前夕,他与胡愈之等一批进步文化人秘密撤往荷属苏门答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方君壮平安返抵槟城,恢复《现代日报》的出版。他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阶层人士,支持祖国的解放事业,先后组织了中国民主同盟槟城支部和槟华记者公会,并担任上述组织的负责人,发动和团结各华侨团体和各阶层人士揭露、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各种倒行逆施;声援祖国人民进行的“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的正义斗争。1948年他和庄明理、王海志联名代表槟城几十个华侨社团通电拥护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即将诞生而欢呼呐喊。他领导的《现代日报》率先采用新华通讯社的电讯稿。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率先在当地升起五星红旗。
方君壮(后排右三)与彭德怀、何香凝、陈嘉庚、司徒美堂、廖承志等合影。
方君壮因同情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为英殖民当局所不容,于1951年8月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驱逐出境。方君壮毅然回国,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祖国的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服务侨胞的工作。先后被选为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央侨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侨联委员、广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广州市侨务局副局长、广州市侨联主席和广州市华侨新村筹建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为了解决各地大量侨生回国升学的需要,他号召和组织各地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捐资创办广州华侨小学、广州市侨光中学,积极协助恢复暨南大学。
为了满足海外华侨落叶归根、回国定居养老、安置子女回国升学、购建住宅的愿望,他日夜奔波参与筹建广州市华侨新村的工作。他还为筹建广州市侨联大厦,不遗余力地四处奔波筹款。在每年两届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他不顾高龄,不辞劳苦带领侨联会接待组成员奔走于各宾馆、酒店,拜访参加交易会的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介绍祖国的发展和政策,动员和争取他们回国投资,或参加家乡的各种建设。他为人厚道坦诚,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乐于过朴素的生活,为广州侨胞所称道。
无论身处海外还是立足家乡,无论烽火抗战还是回国建设,方君壮初心不改,始终秉承“爱国爱乡”的华侨精神,发挥华侨先锋的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奋斗到生命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