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创新创业
侨说——我的创业故事
王跃驹:做老百姓用得起的蛋白药
2021年05月18日10:08  来源:中国侨联

2017年夏天,王跃驹辞去美国东北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带领团队回国创业。此时的他,脑海里不断闪现的是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说的一段话:“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我们一定会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事业新发展,谱写时代新篇章。”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王跃驹几番周折后,在北京创办了睿诚海汇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定决心要为中国的老百姓做些什么。

立志研究生物药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而重大疾病治疗新药尤其是生物药的研发和供应,直接关乎老百姓的健康。生物药,汇聚了人类生命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是制药行业近年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也是各国争相抢占的战略发展制高点。

在美国工作的王跃驹,一直为中国老百姓用不起好药,尤其是生物药而感到揪心。让普通百姓用得上质优价廉的生物药,是王跃驹一直以来的梦想。

他在国外从事利用植物系统生产药用蛋白的科研工作,该技术大大降低了生物药物生产成本,提高了药物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为生物制药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途径。利用植物可以生产包括医用治疗性蛋白以及化妆品蛋白、小分子肽等商用蛋白。王跃驹希望越来越多的病人及普通大众了解到这些技术。

初创公司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自2017年辞去美国终身教授回国创业以来,王跃驹吃住都在公司,团队成员也很少休息,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充满激情地去工作。不同于当下自嘲为“社畜”的年轻人,王跃驹的团队是真真正正看到了所从事工作带来的希望和意义。

“只有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工作起来才真正具有意义和价值”。现在的王跃驹利用植物来生产各种蛋白、疫苗、抗体类,比如治疗肿瘤的单抗隆抗体,这项技术已经申请多项国内国际专利。这些产品都是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进行表达,突破了传统的利用微生物或者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有些生物医药产品在我国都属于生物一类新药。

塑造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他曾经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王跃驹记得刚刚回国创业的时候,对大家讲可以利用植物如生菜来生产疫苗、抗肿瘤抗体以及其他蛋白种类的时候,大家听后都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是天方夜谭。现在普通大众也慢慢开始接受了植物可以瞬时表达多种外源蛋白的事实。

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王跃驹的研发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掌握了领先世界、国内唯一的植物瞬时表达药用蛋白平台技术。突出的优势大大降低了药物生产成本,提高了药物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为生物制药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途径,在全球同行业竞争中占有领先优势,可为社会提供“安全、廉价、充足”的生物医药产品。

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

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顶层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医药产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8年5月29日,应全球化智库(CCG)特邀来华访问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以“国际人道机构与中国企业的经验分享与合作”为主题发表演讲,介绍国际委员会和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方向。会上,毛雷尔先生重点提到了国际红十字会援助的国家因为宗教信仰问题,有70%的人群对血液以及动物来源制品有抵触,而王跃驹公司的植物源药用蛋白平台正好可以解决人道主义援助问题。会上,毛雷尔先生特别指出,将派一个团队和王跃驹的公司进行深度对接,了解需求。会后,毛雷尔先生仔细聆听了王跃驹公司利用植物平台快速生产各类蛋白(药用以及非药用)的技术以及创新性,认为可以惠及全人类。

植物瞬时表达药用蛋白项目,是纯绿色的,避开了动物制品带来的困扰,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能够更好的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王跃驹的平台将继续致力于用更干净、更安全的纯绿色药用蛋白产品帮助“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人民。

万里平泉梦,谁怜创业难。“做老百姓可以用得起的生物药,做利国利民的事。”为了这个创业目标,王跃驹和他的团队一直在砥砺前行,努力为推动国家创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