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创新创业
侨说——我的创业故事
尹学军:让中国振动控制技术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2021年05月17日10:31  来源:中国侨联

尹学军生于1962年10月,山东青州人。他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1984年就读上海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1985年考取教育部公派留德研究生,赴柏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他回国创业,将高端弹簧阻尼隔振器技术引入中国。

让地铁运行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不再打破城市的安宁,让大型冲压设备运行时地动山摇的振动不再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让大型建筑、桥梁在风力作用下安然无恙,这都离不开振动控制技术。但在二十多年前,这项技术在我国还是一项空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振动控制技术现在不仅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实现向欧美国家的技术输出。

不忘初心 留学归国投身创业

1985年尹学军被公派至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初到德国就被德国工业现代化水平深深震撼。他默默许下心愿,一定要将先进技术学到手,让祖国人民也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福利。

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尹学军主要从事高铁轮轨在高频振动下的滚动接触力学与磨耗研究,他如饥似渴地聆听着大师们的教诲,积极参与各种科研学术活动,学习期间打下了坚实的力学和振动学基础,养成了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1996年,尹学军在德国获得柏林工业大学的工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尹学军在德国一家公司工作,掌握了当时世界领先的振动控制技术。在了解到我国在该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巨大的差距后,他看到了振动控制技术在国内的迫切需求和对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产生了强烈的回国效力使命感。

1998年,尹学军怀揣着创业激情,作为合伙人回国创立了“隔而固”,专门从事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推广。2007年他又根据市场进展需要,成立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噪声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回国之初,国内的中高端振动控制技术几乎一片空白,很多人都质疑,将数千吨的大型工业装备放在减振弹簧基础上,安全性是否有保障。甚至有的项目装了后尽管减振效果明显,却依然让他们拆掉。

朋友们劝尹学军放弃,但他坚定地认为,高端振动控制技术对提升国家工业基础和装备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既然有幸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振动控制技术,自己就应该肩负起提升中国振动控制技术水平的责任。

当时公司人员少,尹学军就一人身兼多职,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带领团队跑遍了主要行业的设计院,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展会,使振动控制技术的重要性逐渐被业内认识,并逐渐应用于全国各地的工业装备、电力、地铁、建造桥梁等行业。

靠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产品技术本身的优越性,尹学军和他的团队用六年的时间,将产品技术推广到工业、汽车、精密加工测量、电力、轨道交通、建筑桥梁等行业。目前尹学军的振动控制技术已经应用在全国八千多项重点项目工程中,遍布祖国四面八方。

科技报国 让中国基业矗立世界之林

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上,各施工单位都在为大桥正式通车做最后的冲刺。尹学军和他的团队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将港珠澳大桥因风力引发共振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经受住了2018年16级超强台风“山竹”的严峻考验。

如果用压缩式调谐质量减振系统,简单省钱,但是有磨损,要更换,倘若更换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为此,尹学军带领团队经过上千次的试验,终于研发出了预应力弹簧组技术方案,巧妙解决了空间的局限。同时,他们为了验证这一装置的使用寿命,又自加压力开展抗疲劳试验。如今,巍然矗立的港珠澳大桥桥洞里,92个单体重达4吨的悬挂式调谐质量减振器为我国这项世界级超级工程保驾护航,也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树起了崭新标杆。

尹学军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敲开了一扇扇市场大门,他们开发的振动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业装备、电力、轨道交通、建筑桥梁等,服务了西电东送、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国家重大工程,使我国中高端振动控制技术及应用水平由弱到强,跻身世界领先地位。最让他自豪的是,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这种“迷宫式约束阻尼钢轨技术”,已经出口到德国和巴西,实现了中国在高端振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反向输出。

现在,尹学军和他的团队成为了行业龙头,参与编制了7部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申请专利240余项,获得专利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达103项(包括国外专利13项),获得两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他本人还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但尹学军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说,下一个目标是为我国太空装备完善振动控制技术。

留学为了报国,创新志在复兴。紧跟时代潮流,心系祖国和人民,以科技创造价值、造福百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尹学军的中国梦,20年来他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并将继续为之奋斗!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