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侨说——我的创业故事
俞德超:匠心筑梦 做医药创新的探索者
2021年05月13日14:34  来源:中国侨联

俞德超出生于浙江省天台县的山区,是典型的“山里娃”。1982年,俞德超考入浙江林学院(现已并入浙江大学),成为当地第一个走出深山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他先后在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此后,俞德超在创新医药领域学习、研究、探索近30年。

1993年,俞德超申请到加州大学进行药物化学博士后研究。借由分子遗传学的窗口,俞德超领略到生物制药的无限魅力,肉眼不可及处是一汪“海洋”,他是如何寻找到“绿洲”的呢?

深耕科研 做医药创新

在加州大学,俞德超是别人眼中的“书呆子”,专心驻扎实验室,成功在贾滴虫(一种寄生虫)中建立起基因表达系统,并发表多篇论文。这一成果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不小反响,并获得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任教邀约。在全球顶尖学府任职,俞德超并没有足够的信心,他还是愿意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发明创造。

身处国际生物制药发展的黄金地区,俞德超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最前沿的医药科学,也因此更清晰自己的职业规划——希望通过所掌握的生物制药技术去解决病患痛苦。最终,俞德超婉拒了在高校当老师的机会,转而选择加盟生物制药公司。之后的近10年时间,俞德超先后在美国Calydon、Cell Genesys等多家生物制药公司从事药物开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制药研发和管理经验。

1997年,基于基因重组和病毒学技术,俞德超研发出重组人5型腺病毒,一种只“喜好”肿瘤细胞的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可以有效对抗肿瘤。2006年,上海医药集团针对这项重组人5型腺病毒相关技术进一步开发后,实现了全球首个肿瘤溶瘤免疫治疗类抗肿瘤药物安柯瑞(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的上市,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开创了人类利用病毒治疗肿瘤的先河。

感慨差距 推动产业发展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21世纪初,美国医药产业迅猛崛起,正处于从小分子化学药到大分子生物药的历史转折期,生物药研发方兴未艾。然而,就在国际生物医药快速发展的同时,技术垄断问题凸显,很多国外已经上市的药物国内没有,难得的进口药却面临价高难以承担的困境。国内生物制药产能低,上市的多为仿制药,且质量远低于国际标准。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用上高品质的生物药?”“为什么在欧美国家几乎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东西,却唯独难见中国造的药物?”这种落差与不甘在内心萦绕,不断激发着俞德超“回国创业”的想法,“改变中国制药产业落后局面”则是支撑这一想法的重要动力。2006年,俞德超将想法落地——回国加盟成都康弘药业集团,组建成都康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领导研发出中国首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单克隆抗体——康柏西普,一种治疗眼底病的生物药,能够让因为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等疾病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

2013年12月4日,康柏西普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它的上市打破了诺华雷珠单抗在中国市场的高价垄断,带动了各方对生物药的新一轮投资热情。

坚定信念 做一流生物药

2011年,源于“开发出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的信念和使命,俞德超和团队创立了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近8年时间,这个信念已经伴随信达生物的发展和成长变得愈加坚定且清晰,俞德超也由此找到最初不可期的“绿洲”。

信达生物汇聚五湖四海的高层次人才,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生物药开发、产业化人才团队,获得海内外多家知名创投基金的资金支持,更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大家汇聚一方,坚持开拓创新,研发高端生物药,尤其是拥有全球专利、不但满足国内临床需求且能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品种,朝着做“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的生物药制药公司”的方向前进。

2018年12月24日,信达生物收获了“首个果实”——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获批的第一个适应症是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并入选2019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19年3月9日,信迪利单抗注射液首批产品发货,陆续进入全国上百个城市,投入到抗击肿瘤的战斗中。

研发创新药的终极目标是解决疾病之痛点,创立一家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从帕罗奥图、硅谷腹地,到苏州工业园区、读书湖畔……俞德超不断出发、一路追寻,希望能够为这些终极目标做更多的事。

身处创新创业的第一线,俞德超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处在创新创业最好的时代,唯有竭尽全力,开发出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对这个时代的最好回应。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