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第八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七十七)
仇旻:青年归侨勇担当 科教报国谱华章
2021年04月29日14:16  来源:中国侨联

仇旻,西湖大学光学工程讲席教授、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Fellow),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Fellow),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Fellow),中国光学学会会士(COSFellow)。2001年被聘为瑞典皇家工学院助理教授,2009年升为正教授。2010年任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曾任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8年加盟西湖大学,任光学工程讲席教授、副校长。

“微纳光子”研究的深耕者

1999年,年仅24岁的仇旻获得浙江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同年,仇旻远赴瑞典皇家工学院继续深造及任教,34岁时成为当时瑞典皇家工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仇旻专注于微纳光子学相关的研究,2005年至2006年期间,主持瑞典战略研究基金会、瑞典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资助的“未来科研带头人”基金项目和高级研究员专门基金项目。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设计了世界上最小的光子晶体谐振腔,被应用于微纳激光器等中。

2010年,仇旻回母校浙江大学从事微纳光子研究,先后牵头开展“纳米科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期间,他带领团队突破三维结构的微纳加工技术,成功制造出金字塔、蘑菇、桥等三维造型,并使作品的分辨率达20纳米,定位精度达到100纳米以下。

从光子晶体谐振腔到表面等离激元超常透射传输,在过去的近20年里,仇旻的研究领域一直聚焦在纳米光子学,探索新型微纳器件的制造工艺、微纳光电子器件、新型光学材料,研究比头发丝还小百倍、肉眼无法看见的光学器件。尤其在纳米尺度光吸收效应方面,仇旻及其团队取得了多项开创性成果,是这一研究领域内国际上最领先的研究组之一。至今他已发表SCI学术论文240余篇,2014年至今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注重科学研究的同时,仇旻也非常强调研发创新,在科技成果应用及技术推广方面成效卓著。在瑞典他便参与创建了一家光通信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精尖产品。回国之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专利41项,美国专利2项,日本专利2项,并在其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浙江光锥科技有限公司得以应用,在光学设计、灯具生产等方面取得国际照明展览会阿拉丁神灯奖、“浙江照明奖”十大创新产品奖等诸多荣誉。

科教改革的探路者

2018年4月16日,在西湖大学第一次校董会上,仇旻被任命为西湖大学副校长。西湖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它是崭新的、充满蓬勃生机和发展前景的人才摇篮。仇旻作为分管科研的副校长,希冀探索出一套真正为科研保驾护航的科研保障体系,引导并激发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研究。正如他本人所强调的,让科研人员能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让有才能的人能留得下来。

加盟西湖大学将近两年来,仇旻一边继续坚持微纳光子研究,一边投身西湖大学的科研管理工作。作为一所新创办的新型研究型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会碰到不少新问题、新考验,仇旻并没有因此改变初衷和想法,而是带领相关部门的教职工积极探索,携手前行。比如,就如何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大家创新思路、拓展形式,通过定期举办名师论坛、学科交叉午餐会、News & Ideas学术沙龙等活动,逐步形成具有西湖特色的科研文化,在交叉融合中实现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原始创新方面的突破。

西湖大学成立至今,基础研究实力已逐步形成,科研创新实力初步彰显。目前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加快,对接重大战略需求,牵头建设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创新高地主平台;结构生物学、先进微纳加工、生长调控和转化研究、功能分子精准合成4个实验室被认定为省重点实验室;全面建成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中心、先进微纳加工与测试平台、理化公共实验平台、实验动物中心、超算中心5个校级科研公共平台。学校累计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项,入选率位居全国前列。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70篇,其中在CNS期刊、子刊及PNAS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这次抗击疫情科研攻关中,学校在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两项世界级的重大突破。

身负情怀的归侨科学家

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仇旻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努力做一些与中国相关的事情,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贡献。在瑞典期间,仇旻经常回国讲学,并且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一些高校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他也积极参加瑞典华人华侨活动,经常组织一些学术活动和聚会。作为中瑞科技合作促进会理事会轮值主席,他在国内科技代表团赴瑞典访问时组织瑞典学者进行对接,架起中国与瑞典科技合作桥梁,促进相关合作,并且帮助联系在瑞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每年至少要举行三四次对接座谈会,在他的努力下,拓展了中瑞两国科学技术界的交流,为两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及组织之间的合作搭建了平台。

回国之后,仇旻担任了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士创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继续参与到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引领服务工作中。2016年,仇旻被浙江省建德市政府聘为当地首位“引才顾问”,通过他的牵线搭桥,建德市已经逐渐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引导海外高层次人才携带科技项目和核心技术来建德考察、创业。2018年,仇旻成为杭州海创导师团的一员,通过在线上问诊、线下辅导、实地走访等方式,同其他海创导师们一同解决海归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难题,为海归高层次人才搭建更好的发展舞台,助力当地的发展与建设。因在科技、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仇旻先后荣获杭州市首届“侨界十大杰出人物”、“浙江省最美留学报国人员”等称号。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奔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头,这需要更多的胸怀报国之志、厚植爱国情怀的青年归侨科学家们投身其中。仇旻,正是其中的代表和典型。他,心系故乡,报效桑梓,回国服务;他,心存抱负、勇于担当、科教为国。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为国家的科技创新、高教改革服务,在实现科技强国的进程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责编:蔡雨荷、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