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第八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六十九)
黄志伟:发现人体“警察”的眼睛
2021年04月23日15:03  来源:中国侨联

黄志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重大疾病相关的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互作机制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在Nature、Cell Research、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 通讯作者论文十余篇。先后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并入选中国医学十大科技新闻。获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以及入选中国医学十大科技新闻。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生命科学中心主任。

投身龙江大地 播撒希望的种子

黄志伟教授始终坚持为国创新的初心,2012年从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他放弃了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劳里?h?格里姆彻教授和北京、上海等国内许多知名高校的邀请,将个人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到祖国更需要的地方去开疆扩土,选择在哈工大工作,扎根祖国的龙江大地干事业。他深知黑龙江的条件不如“北上广”,但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有一批能干事的人投身这里、建设这里,他坚信在相对贫瘠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苗儿更有生命力!

黄志伟教授继承哈工大“八百壮士”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精神,在入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后,从零开始建立起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在其带领下,“生物化学”学科在国内的排名急速上升,进入 ESI 全球前 1%行列。2016年,由黄志伟教授牵头成立了学校首个学术特区——哈工大生命中心,组织了国际顶尖的科学指导委员会,不断聚集了许多海外人才,旨将这一学术特区建设成为哈工大生命科学的“科研育人生态特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哈工大生命中心将会在黄志伟教授的带领下成为哈工大乃至全省生命健康领域的人才高地、创新先锋和成果源泉。

做最有意义的事 攀最高的峰

黄志伟教授始终坚持科研人员要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念,他认为科研人员身上肩负着为人类造福、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使命,做就要做最有意义的事。因此黄志伟教授始终坚持选择“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科学问题作为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攻克了重大疾病相关的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互作机制方面多项领域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

从原子水平解析了艾滋病病毒 Vif“劫持”人 CBF-β以及 CUL5 E3 连接酶等五元复合物拮抗人 APOBEC3 天然免疫家族蛋白的结构基础,揭示了世界顶级结构生物学家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艾滋病病毒毒性因子(Vif)的结构,并为理性设计靶向Vif的全新艾滋病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该文章同时作为精选文章在同期 Nature 杂志的 News and Views 栏目中被重点推荐,并被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副主编在该杂志研究亮点栏目中撰文报道,同时被 Nature China 选为研究亮点报道。评价指出:“我们首次解析了艾滋病病毒 Vif-CBFβ-ELOB-ELOC-CUL5 五元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不仅为细胞内蛋白酶体的降解途径提供结构基础,同时揭示了 Vif 的活性基础,使理性设计靶向 Vif 的抗 HIV 的药物成为可能。”文章发表后,香港著名慈善基金会方润华基金会方润华先生来函表达了合作愿望,无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来函、来电表达了对该研究成果的关注、对未来研究的迫切期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新希望和信心。目前,基于此项研究成果开发的新型小分子抗HIV药物已完成临床II期试验。该研究2018年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细菌 CRISPR-Cas 适应性免疫系统,是微生物领域十多年来的最大发现,是细菌编码的一类用来抵御噬菌体(病毒)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在几十亿年的噬菌体和细菌的共进化过程中,细菌进化出多种多样的独特的 CRISPR-Cas 系统用来防御噬菌体的入侵,噬菌体进化出 Anti-CRISPR 基因用来防御细菌CRISPR-Cas 免疫系统,并使之失活。各种 CRISPR-Cas 系统抵御噬菌体入侵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又有什么规律?噬菌体是如何拮抗细菌 CRISPR-Cas 适应性免疫系统?噬菌体 Anti-CRISPR抑制细菌CRISPR-Cas 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如何找到 Anti-CRISPR 用于减少基因编辑产生的off-target 并对其活性进行控制?面对基因编辑系统与技术研究领域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近4年内做出了7项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2篇)、Cell Research(3篇)和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1篇)、PNAS(1篇)),揭示了V-A型Cpf1、V-B型C2c1和III-A型效应复合物Csm的结构和功能机制,SpCas9突变体xCas9的PAM兼容性、高保真性的机制,Anti-CRISPR蛋白抑制SpCas9、Cpf1活性及Csy复合物的分子机制,这对认识细菌免疫系统与噬菌体防御系统“军备竞赛”的共进化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为基因编辑工具的优化与精确调控提供了关键的结构基础,对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血液病、肿瘤和其他遗传疾病的治疗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脱靶效应、活性控制及编辑效率等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负责人,黄志伟教授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基因编辑领域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工信部“基因编辑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极大的提升了黑龙江省在基因编辑研究领域的国内和国际学术影响力。

T细胞是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的关键细胞。过去20年里,国际上对T细胞受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T细胞受体与共受体复合物组装及信号转导结构仍然未知。2019年8月28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组装的结构基础》研究文章,该研究揭示了T细胞受体和共受体识别、组装成功能复合物的分子机制,为开发基于T细胞受体的免疫疗法,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等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这是世界上首次揭示人T 细胞受体复合物的结构,是中国科学家在免疫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原创性发现。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