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侨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未缺席。在传播马列主义建党求索途中,在烽火硝烟抗日救国战场上,在热情支持新中国建设道路时,在春风吹动改革开放浪潮里,在新时代逐梦伟大征程中,都能看到“侨”的身影。
广州作为著名侨乡都市,广大侨胞在百年征程中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贡献了巨大力量,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爱国之歌。
为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广州市侨联现推出“百年侨力量”百期系列报道,呈现华侨华人与广州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及华侨华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共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本期推介:粤剧“泰斗”马师曾的爱国情。
1900年,马师曾出生在广东,幼年与父母一同在广州居住。1907年家庭经商失败,他随祖父、父母亲举家前往武昌,投靠任两湖书院经学馆馆长的曾叔祖马贞榆,因而有机会攻读四书五经及习练书法,打下了一定的国学基础。1911年武汉爆发辛亥革命,他随家人逃离武汉辗转回到广州,马师曾就读小学和中学期间,对戏剧开始发生兴趣,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文明戏”的演出活动,有时还偷偷跑去观看著名演员新华、朱次伯等人演出的粤剧。
1917年马师曾受聘于新加坡庆维新粤剧团,后转投普长春粤剧团,并拜著名小武靓元亨为师,期间在南洋一带学艺和演出。1931年春,马师曾应聘到美国三藩市演出,行前他精心编印了《千里壮游集》带往美国,向美国观众宣扬优美的粤剧艺术,他一直强调戏剧艺术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认为“人亦孰不爱国,凡爱国者必思自葆其国有之道德文化”,提出借戏剧“以宣传我国特有之道德文化”。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抗日战争打响,民族矛盾的爆发。在各粤剧大家的率先带动下,粤剧界也从此逐渐掀起了粤剧救亡运动。马师曾也积极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率先对“救亡粤剧”进行编演,这也直接影响了粤剧界接下来的发展走向。随着抗日战争的日益激烈,更多粤剧人士关注抗战时事,将爱国思想融入到他们编演的作品中,以宣扬鼓舞群众抗日,让“粤剧救亡运动”得以壮大。
1933年马师曾从美国回到香港,与谭兰卿组建救亡粤剧团——太平剧团,并作为台柱,为剧团的发展撑腰,当时报纸标榜马师曾是“新派粤剧泰斗导演兼主演艺术巨子”。马师曾编演《斗气姑爷》《刁蛮公主戆驸马》《野花香》《审死官》《贼王子》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剧目有如:《汉奸的结果》,宣扬爱国思想,痛骂无耻汉奸。后来剧团遇到一些问题,马谭二人便转战银幕事业,1936年剧团重整旗鼓,剧团再现生机。
1936年,日本贵族院议员无视我国政府的警告,多次向贵族院提议,提议将中华两个字,改称成支那。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感到非常愤怒,要日本政府作出解释。马师曾作为颇负盛誉的南方戏剧名伶,为了此次事件,义愤填膺地发表了一篇长函给日本贵族院,明确地表示了一个舞台伶人对于国事的愤慨。此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报刊《星华》上屡见报道。
1938年6月,马师曾参加由中国妇女兵灾筹赈会在香港主办的“华南电影界,游艺筹赈会”。马师曾参演三天,前两天与谭兰卿合演《最后的胜利》《三娘教子》,第三天与当红名伶薛觉先合演《戏凤》,为筹赈会吸引了大批观众,筹赈会最后的善款全都发到前线支持抗战。同年,马师曾又在太平剧院上演其本人新编的剧目《情网杀人精》,全体艺员都是概尽义务,演出的所有收入,悉数捐购广东国防公债。作为华南影剧两届最有号召力的人,在沪战发生以来,各种方式贡献给国家的钱财,不下十万元。
马师曾与薛觉先
1941年,香港沦陷,日本侵略者久闻粤剧大家马师曾才名,邀请其为日军演出。马师曾拒绝为日演出,并组建“抗战剧团”(后改名为胜利剧团)。香港沦陷三天后,马师曾决定冒险带领全家人逃离香港,偷偷从澳门走迂回路线,最后在湛江落脚。重新建设好剧团后,带领团员在湛江一带进行粤剧演出,宣传抗日救亡。这支剧团常在霞山、赤坎等地进行救济难民、劳军、筹募寒衣的义演,深得人民的敬爱。日本侵略者得知马师曾在湛江的消息后,竟派特务组织追踪到湛江,威逼马师曾返回香港。马师曾丹心照骨,不惧强敌,毅然率领全体团员及眷属100多人转往广西。
1942年马师曾在广西建立抗战剧团,率剧团到后方大演抗战剧,吸引观众捐献善款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的爱国心。马师曾率领团员先后在广西的玉林、容县、柳州、桂林、梧州和广东的肇庆、郁南、德庆等地演出,筹得大量善款支持抗战。同年7月率团重到桂林,投入到“保卫大桂林”的救亡宣传中,果断义演献金,尽全力支援前线。桂林被敌占领后,剧团戏班损失过半,但大家仍坚持斗争,斗志昂扬,辗转退入安全区,不畏艰险、坚持出演抗战的剧目《华容道》《张巡杀妾飨三军》等,直至抗战胜利。
红线女与马师曾
1956年,周恩来总理接见马师曾(右三)
这一年,马师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剧协广州分会副主席,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先进工作者。
参考资料:《羊城晚报》、《北京晚报》、《顺德人物》、《散文百家》及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