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侨史刊物
【文教专题】当代海外华人的双重文化认同特征探析

——以美国华人为例
2021年04月09日16:52  

一、相关理论和研究简述

双重文化认同是海外华人最主要和最常见的认同类型。本文以笔者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和波士顿两年访学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社会学、文化心理学和人类学等相关文献,试图从微观层面深入探析海外华人双重文化认同的基本特征,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外的跨文化心理学界从个体的微观层面出发,对双重文化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继贝里提出文化适应四种类型后,学者们进行了很多关于融入类型的实证研究,他们提出“二元文化/双重文化”的概念,并对双重文化认同进行类型的细分,如伯曼描述了包括混合和融入的多种双重文化认同类型,菲尼等人提出三种双重文化认同模式:混合、交替和隔离,贝尼特-马丁内斯等人提出了“双重文化认同整合度”模型等。

但是,正如一些研究所指出的,人的身份认同具有“情境性”和流动性,即个体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认同策略或产生不同的主观认同感。因此,实验研究的结果可能更多地反映出受试者接受实验时的感觉或想法,而且实验研究的人为环境较为明显,其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适性必须在实际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加以验证,因此民族志的田野观察和研究十分必要。

在国内学界,海外华人文学界对文化认同的关注较多,但其研究方法一般是文本文学分析法,其研究结论可以由社会科学研究加以验证。由于深入开展田野调查的时间跨度较长、难度较大,海外华人双重文化认同的实证研究还相对有限。因此,笔者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波士顿大学访学的两年期间,特意对两地的华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田野调查,调查中采取了亲身观察、活动参与及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考察其文化认同的表现、特征和成因。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拟就海外华人双重文化认同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

二、以混杂型或交替型为主的双重文化认同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者们指出,移民的双重文化认同主要有两种类型:混杂型和交替型。混杂型接受自己的双重文化背景,认为自己具有同等的族裔文化和主流文化认同,并为族裔文化感到自豪。他们认为族裔文化和主流文化虽有差异,但并不冲突。交替型却认为同时具有两种文化认同比较困难,因为其族裔文化和主流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和冲突。他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自我认同,因此具有不太稳定的文化认同感,即根据不同情境做出不同反应的“情境性”。

田野调查发现,美国华人的文化行为和认同感大多呈混杂型特征,而交替型特征不太明显。也就是说,虽然很多美国华人认为中美两种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但他们能够把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元素结合起来,而不是在不同情境下交替采用不同的认同策略。调查资料显示,无论在华人社区和社团的层面上,还是在以专业技术新移民和华裔学生为代表的家庭和个体层面上,美国华人的文化行为和主观认同都呈现出明显的混杂型特征,而情境性的交替型特征并不显著。

三、兼具工具性和选择性的“购物车”式认同

社会学家马科斯?韦伯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思想和物质利益,其著名的“扳道工”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类行为的利益选择性和工具性。很多学者也提出,现代社会中个体的文化认同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工具性特征。例如,斯威德勒认为,文化是象征、故事、仪式和世界观的“工具箱”,人们从这个“工具箱”中抽取不同的配置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卡米列里等人也讨论了个体进行文化认同的调整策略,并提出文化“变色龙”的概念。他们认为个体会根据社会情况转变其行为,并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选择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文化内容,这是一种实用性的反应及“最大利益化”的方法。

关于移民的文化实践和文化认同,一些学者采用“购物车”(Shopping cart)的比喻来凸显其工具性和选择性特征。学者们提出,族裔文化边界的构建是一辆“购物车”,其中的内容包括人们的文化观念、象征符号、神话和习俗等。这些“购物车”不仅仅是历史的遗产,而是“我们通过从过去和现在的商品架上挑选出我们需要的东西来构建”的。本文采用“购物车”式文化认同来指代海外华人双重文化认同的工具性和选择性特征,具体涵义是指海外华人既不全盘接受当地文化,也不完全坚持传统的中国文化。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海外华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两种或多种文化中进行选择,主动把两种或多种文化中的不同内容添加到自己的文化“购物车”中。

实地调查发现,美国华人“购物车”式文化认同的工具性表现在中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以及华人对基督教和教会的不同态度上。“购物车”式文化认同的选择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海外华人对两种文化价值观的比较和喜恶上。调查资料显示,在相对自由多元的美国社会中,很多华人采取了兼容开放的态度,从中美两种文化的“工具箱”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或所喜欢的成分,构建出兼具选择性和工具性的“购物车”式双重文化认同。

四、特征之三:复杂多元的个体差异性

在移民的文化认同研究中,社会学和历史学界较为关注群体、代际、阶级和地区等认同差异,而心理学界则更加强调个体差异,贝尼特—马丁内斯等人提出的“双重文化认同整合度”模型就是关于认知、能力和性格等个体差异对文化认同影响的评估。不可否认,同一群体的文化认同存在一定的共性,例如第一代移民的母国文化认同一般较强,第二代以后就倾向于居住国认同。但是,田野调查发现,华人各群体内部远非均等化和同质化,其群体文化认同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存在多元复杂的个体差异。

例如,由于不同的成长经历、性格倾向或兴趣爱好等,即使出生于同一家庭的华裔二代,其文化认同也可能具有较大的差异。同样,文化认同的代际差异也不能一概而论,个体差异仍然存在。有些移民后裔还是表现出很强的母国文化认同,受访者第三代华裔克里斯滕就是一个例子。因此,研究者应该尽量避免“进入一种简单化的集体意识”分析,而应该更多关注群体内部复杂多元的个体差异。

五、结语

本文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和麻州波士顿的华人为例,从微观层面分析当代海外华人的外在文化行为和内在文化认同感。本文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海外华人双重文化认同的三个特征。一是很多美国华人的“行为方式”和“归属方式”基本一致,且主要呈现混杂型特征,而情境性的交替型特征不太明显。这个发现与跨文化心理学实验研究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说明美国华人的双重文化认同与其他族裔群体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二是采用“购物车”比喻,说明美国华人根据实际利益和自己的需要,从两种或多种文化的“工具箱”中进行内容的选择和配置,构建出工具性和选择性兼具的“购物车”式文化认同。最后,调查发现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和个人性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华人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特征较为显著,体现出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异质化和多元化。

(刘燕玲,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国际关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移民认同研究和英语教学研究。本文摘编自《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年第1期。)

(责编:蔡雨荷、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