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第八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四十)
周荣:奋斗在“战疫”最前线的病毒学科技专家
2021年03月19日14:13  来源:中国侨联

深耕病毒学科研工作三十多年,周荣扎根在“产学研”一线,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人民生命健康为己任,大胆探索,把握“健康中国”带来的机遇,在助力健康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献身医学,一步一个脚印

周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军装一穿就是13年,圆了儿时的军人梦。随后,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作学习了3年。归国后进入了广州市儿童医院工作7年,再进入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临床病毒学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呼吸感染病原学研究、腺病毒抗原表位展示载体技术及疫苗研究、分子诊断技术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呼吸系统传染病院感防控创新技术与产品研发等,有较强的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

周荣先后创立了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肝炎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分子病毒室、独立创建南方医院医学基因技术中心、创建广州华银公司研究室、发展了儿童医院中心实验室;主导创立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技术中心、粤澳呼吸道病原体新药联合研发中心、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呼研所医药公司呼吸医学院士工作站、广州市呼吸疾病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等科技转化与服务平台。

院士团队,助推产学研事业

2009年周荣加入到钟南山院士牵头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做好本职科研工作的同时,全面负责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产学研成果相关产业化工作,并自筹资金创立平台企业——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创办了广东省南山医学发展基金会(现更名为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和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建立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产学研体系和运行机制。10年多来,通过园区建设、平台建设、团队建设,已发展成为“一园三区”,员工超过500人的广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标杆。

周荣以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在广州科学城和佛山高新区投资建设了8万平方米的孵化产业园区。在园区内获批建设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学研分中心、呼吸健康产业孵化器(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粤港新突发呼吸道病毒临床防治联合研究中心等产学研转化支撑平台。经过10年多的努力,打造成为一个围绕呼吸医学创新转化应用为亮点,独具原始创新特色、呈现长远发展潜力的“产、学、研、用、服、资”一体化小生态产业园区。周荣个人也因此先后荣获广州市首届新侨回国创业杰出贡献者、开发区创业领军人才A证等。

“刀锋侦探”,逆行参与抗疫

2020年大年初一,周荣义无反顾地率领团队从广州出发,驱车12小时抵达黄冈。利用自带的检测仪和耗材,周荣在黄冈结防院P2实验室建立了临时的新冠核酸检测点,协助当地进行样本检测。

疫情防控,首先是要找到被病毒感染的人,对他们进行有效隔离,减少传染。在与黄冈市指挥部领导、专家探讨交流时,周荣提出了“防控关口前移到社区医疗中心和镇级卫生院,就近先隔离,标本集中检测甄别后再分诊管理”的总体思路,得到了当地的积极配合和执行。随着黄冈核酸检测力量的增强,周荣团队又先后转战至黄冈市蕲春县和黄石大冶市支援。

检测志愿者近距离与病毒接触,犹如行走于刀锋的“侦探”,同样面临着感染的风险。周荣要求,临床常规检测用标本统一使用胍类等病毒裂解液,一采即灭活,提高采样医护人员、转运过程、后续实验室检测等的安全。这一措施的执行,使得团队所有人员无一人感染。

硬核团队,齐聚科技战“疫”

周荣牵头发明、国际首创的“单人隔离、即时消杀”病原体气溶胶医院内感染防控技术并组织研发了系列产品。该产品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成为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所需医疗器械。在近50家医院临床防疫应用,为战“疫”打响了防控的一枪。与此同时,周荣也一刻没有闲着,在后方作为总指挥指导着新冠诊断试剂、疫苗、特医营养、中药产学研团队日夜开展科技攻关,部分成果已在全球抗疫中得到应用。

面对湖北严峻的疫情,周荣心中从没有“害怕”两个字,他曾说“每一个科学家都应该有一颗爱国之心,我也一样。只要我的建议和抗疫工作能为老百姓、为国家做一点贡献,哪怕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责编:蔡雨荷、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