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国际移民研究】加拿大早期乌克兰移民的生存调适
2021年02月04日14:38  来源:中国侨联

在今天西方英语国家里,加拿大是拥有乌克兰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本文主要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迁移到加拿大西部草原省的早期乌克兰移民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作为典型的农业移民在开发新土地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生活困境,以及为了融入新国家所做出的调适与改变,特别强调其作为自身民族文化的“携根者”,为坚守和传承民族文化所做出的努力,从而揭示移民作为少数族裔在异域的长久生存之道。

一、乌克兰人移民加拿大的原因解析

(一)加拿大对移民的渴求和鼓励

19世纪末的加拿大,作为在英帝国帮助下匆忙建立起来的年轻国家,一切都亟待开发。1896年是加拿大历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一年。移民潮的到来,与当时任内政部长的克利福德?西夫顿(Clifford Sifton)密不可分。西夫顿坚信,大规模的农业移民是加拿大西部繁荣的关键。基于这个思想,他不遗余力地从世界各地吸引农业劳动者。

从1896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约有300万名新移民抵达加拿大,开始他们的新生活。1896—1929年,加拿大迎来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移民高峰。在此次移民潮中,移民来源地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即东欧和南欧的“新移民”开始增加,而西北欧的“老移民” 开始减少。在数量庞大的东南欧移民中,乌克兰人作为对加拿大西部草原省份影响最大的少数族裔而备受关注。

(二)乌克兰移民逃离故土之无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乌克兰人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实属无奈之举。乌克兰人属于斯拉夫民族的东部分支,他们的家园(乌克兰)位于黑海北部,在俄罗斯与波兰之间。历史上,由于缺乏足够的地理障碍来抵御强敌的入侵,乌克兰一直为各方势力所角逐争夺,长期处于被异族瓜分和统治的状态。13世纪后,乌克兰先后被邻国俄罗斯、波兰和奥匈帝国所控制。

不管是在俄罗斯控制下的东乌克兰,还是奥地利控制下的西乌克兰,由于严重的土地短缺以及技术的落后,乡村生活都非常困难,农村普遍贫穷。大多数乌克兰人被编为农奴,他们耕种土地,所得无几,因为大部分收获被农奴主拿走,大片土地被农奴主所占。一些农民开始用激进的怠工和其他行动来反抗地主阶级,而另一部分人因为感到翻身无望而背井离乡。在外部因素和内部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乌克兰农民开始大规模移民加拿大西部。据统计,1891—1914年,约有17万名乌克兰人移民到加拿大。

二、乌克兰移民在加拿大遭受的歧视与排斥

(一)在经济上遭遇的歧视

首先,对于乌克兰早期移民的安家置业,加拿大移民部就存在很多歧视性政策。例如,从1896年到二战前,乌克兰新移民在加拿大的居住地是由移民部而非移民家庭本身决定的。由于政府不向乌克兰农业移民提供任何财政援助或贷款,很多农业移民只能到城市里当临时工谋生。其次,由于受教育程度低,他们得到的往往是高危险、高强度的重体力工作。1911年的一项数据表明,在温尼伯的乌克兰男性中,逾44%从事街道、人行道、下水道、铁路的建设和维修;31%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加拿大北部铁路和大干线铁路上工作;6.5%在马尼托巴桥梁和钢铁等公司做合同工人。

(二)在法律上遭遇的排斥

在20世纪初期的加拿大,乌克兰移民不仅在工作和生活上遭遇主流社会的歧视,在特殊时期,就连性命甚至都受到威胁。最典型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部分乌克兰人来自与大英帝国交战的奥匈帝国,乌克兰移民的负面形象被强化。由于战前加拿大经济不景气,许多第一批乌克兰雇工已经被解雇,本已遭受失业的他们,在一战期间还要被当做“敌侨”拘留。加拿大的武装部队拒绝想要应征入伍的乌克兰人,认为他们不值得信赖。不仅如此,普通乌克兰人的房屋、证券和其他财产都被加拿大政府以“敌侨资产监管法” 的名义被没收。

除此之外,加拿大联邦政府又在1917年提出了《战时选举法案》(War Times Elections Act),剥夺了所有1902年后入籍的“敌对国”移民的公民权利。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几乎所有入籍的乌克兰人都失去了自身的政治权利。战争结束后,失业和劳资纠纷开始扩散,特别是1919年的“温尼伯的大罢工”,进一步加剧了加拿大社会对乌克兰人的偏见,使他们成为替罪羊。

三、乌克兰移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

(一)对宗教信仰的坚持

作为少数族裔移民队伍中重要的一支,乌克兰移民不可避免地引起加拿大英裔的注意,成为其同化的主要对象。同化的内容首要的一项就是宗教。19世纪末的乌克兰移民中,约三分之二信仰天主教,其余信仰东正教。在移民的宗教同化问题上,新教扮演了重要角色:长老会、卫理公会等都建立了特别传教团,专门向新移民传播新教教义和加拿大文化。然而,就像乌克兰学者沙恩库拉(M. Shykula)指出:“乌克兰人怀着感恩的心情接受了这些帮助,但他们中真正成为卫理公会教徒的却很少。所以,尽管长老会以及卫理公会都在努力使乌克兰人改教,但大多数乌克兰人仍然坚持了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

(二)对民族语言的保留

加拿大的乌克兰移民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宗教信仰,还创办了乌克兰语报纸和期刊以传播乌克兰文化。在1914 年以前,最重要的乌克兰语报纸都在温尼伯出版。如,创办于1903年的《加拿大农民》是一份为乌克兰普通大众服务的报纸;1911年创办的《罗塞尼亚》为乌克兰天主教教会发声;1910年创办的《乌克兰之声》(至今仍然发行)积极支持乌克兰东正教教会的民族主义运动。

此外,一批乌克兰知识分子还组织开办了乌克兰语言学校。例如,1905年在温尼伯建立的罗塞尼亚培训学校,乌克兰移民称之为“乌克兰神学院”,其宗旨就是为了培训在农村的乌克兰定居点教学的双语教师。1909年,萨斯喀彻温里贾纳的外语社区也开办了培训乌克兰语教师的学校。教育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布尔沙(Bursa)的相继建立。布尔沙是一种专门供外地学生学习乌克兰语言文化以及生活的“宿舍之家”(dormitory home)。这些机构有效促进了乌克兰语言和文化在加拿大的续存和发展。

四、结语

乌克兰移民对自身文化的保留和坚守,体现了跨国移民共有的特征,即移民是“携根者”而不是“失根者 ”。他们在努力融入东道国的同时,也依然保持着与祖籍国在文化和情感上的认同,时刻关注着祖籍国的社会发展并与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换言之,移民们在为东道国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在积极促进东道国和祖籍国之间的合作发展。加拿大的乌克兰移民就发挥了这方面的作用。

(作者边宏宇,女,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史,移民史;王强,男,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与政治。本文摘编自《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0年第4期) 

(责编: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