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社团研究】华侨地缘性社团与传统宗教的渊源及互动
——以东南亚为例的分析
2021年02月04日14:38  来源:中国侨联

一、华侨地缘性社团和传统宗教的内涵

地缘性社团与传统宗教都是华侨华人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在东南亚华侨社会的构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华侨地缘性社团是指以华侨共同的祖籍地、原乡地和方言认同而形成的团体组织,它是东南亚华侨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在华侨地缘性社团形成过程中,方言认同是宽泛的基本纽带。在海外华侨社会,随处可见华侨基于方言、乡缘的那份持久而浓烈的情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涌现的各种方言、地缘团体,这些团体构成了早期华侨社会的主体。地缘与亲缘的混融交织是华侨地缘性社团形成的重要因素。地缘与亲缘混融交织的团体形式主要为地缘性宗亲团体和亲缘性地缘团体。前者是基于亲缘、地域和方言纽带而形成的宗亲团体;后者则是基于特定亲缘认同和地缘认同而建立的地缘性团体。

华侨传统宗教是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的宗教信仰与祭祀礼俗和祭祀场所的综合体,它包括华侨移民所信奉的源于中华本土宗教文化系统的佛教、道教、儒教、民间信仰、民间教派等宗教信仰和相关习俗,以及寺庙、宫观、坟山、公塚、亭、祠等宗教性场所。它是华人移民与原乡故土联系的情感纽带,在陌生环境生存打拼的精神支撑,也是华人移民守望相助的重要形式,并成为华侨族群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华侨社会文化的构成要素。

二、东南亚华侨地缘性社团与传统宗教的渊源及传统宗教的特点

华侨地缘性社团与传统宗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以神缘为联结纽带建立的义山、庙宇及其管理组织是华侨地缘性社团发端和华侨社区形成的重要基础。在华侨地缘性社团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传统宗教也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由于慎终追远理念的影响,在移民聚居的地方,很早就普遍设立了义冢以及管理义塚的组织。同时,为了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慰藉孤独的心灵,缓解因飘洋过海祸福未定、前途未卜的不安全感,华侨通常会先在落脚处设立简陋私庙,安放随身携带的乡土神或香火袋进行供奉。随着生活安定,经济能力提升,就仿照故乡的样式扩建为公庙,或演变成以祭祀乡土神明作为号召和动员的“神庙兼会馆”的复合形式。这些地缘性庙宇、义冢及其管理组织就成为华侨社会最早的地缘性社会组合,承担着地缘社团的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扩展为以地缘为纽带的社群性、福利性社团组织。

地缘与神缘的紧密关联也造成了传统宗教的地域性特色。在早期华侨社会,具有地缘性的组织大多是以庙宇为中心形成的,所供奉的神明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不同地缘、方言团体有不同的庙宇,祭拜不同的地方性神灵;即使祭拜同一神明,也是在不同的地缘性庙宇,并形成差异性的信仰习俗。神灵信仰的地域性既深刻反映了各方言群体对各自崇拜神灵的特殊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侨社会的分裂。

华侨传统宗教也具有跨地域性的特质。不同地域和方言的移民社群有共同的宗教观念、崇拜对象和祭祀礼俗,以及共同的心理情感需求。在东南亚华侨社会,很多地域性神明信仰和习俗会逐步演变为整个华侨社区的共同信俗,甚至形成一种跨地域的信仰网络或祭祀圈。这种跨地域性既表明了神缘纽带的超越性和华侨传统宗教的共同性,也体现了华侨族群文化的共通性,以及对于增进华侨族群形成共有文化认同具有促进的作用。

三、东南亚华侨地缘性社团与传统宗教的互动关系模式

(一)先后关系模式。即以华侨地缘性社团(会馆)与传统宗教庙宇建立的先后顺序而构成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先庙后馆。即先按地域或方言原则建立义山、庙宇,再以此为基础发展为地缘性社团(会馆)。这种先有坟山再有庙宇的现象,是早期华人移民宗教习俗的典型特征之一。由于早期华侨多为孤身一人到东南亚谋生,不少人客死他乡,亟需解决丧葬祭奠事宜,就推动了地缘性义山或公冢的建立,并在旁边建立小庙供奉神明。而管理义山、庙宇的组织,就成为地缘性社团(会馆)正式建立的基础;二是先馆后庙。即华人移民按照地域、方言原则组建社团或会馆,并由社团或会馆承担宗教职能,有些则逐步筹集资金和整合资源,建立供奉神明的庙宇。在这种方式中,社团或会馆是主体,主导华侨社会资源的动员与整合,为开展宗教性活动,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崇拜场所提供支持和保障。先馆后庙模式反映了其时其地华侨社会形成、发展的特点。

(二)主从关系模式。即以华侨地缘性社团(会馆)与传统宗教庙宇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构成的互动关系。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庙主馆从。即在地缘性社团(会馆)和庙宇的互动关系中,后者起着主要的或主导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华侨社会的早期阶段表现突出,因其时是以庙宇为中心形成特定的地缘性社群或帮群社会,以庙宇作为地缘性社群的整合形式和联络乡情的活动中心,并在地缘性庙宇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地缘、方言性团体或会馆;二是馆主庙从。即在地缘性社团与庙宇的互动关系中,起主要作用或主导作用的是地缘性社团或会馆,而庙宇则处于从属的地位。地缘性社团(会馆)与庙宇之间的主从关系是一个随着社会变迁、功能转型而发生变动的过程。

(三)内外关系模式。即以地缘性会馆和传统宗教场所的空间结构和建筑形式而构成的互动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中,馆庙是合一的,融为一体的。它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外馆内庙。即外在形式上是以地缘性会馆之名呈现,宗教场所则设置在会馆内部。这些宗教场所的空间有大有小,形制上各不相同,建筑风格上有传统宫殿式,也有新式建筑;二是外庙内馆。即外在建筑形式是宗教庙宇,地缘社团或会馆则设置在庙宇内。在大多情况下,以庙宇作为地缘会馆的办事场所,既有经费因素之外,也因庙宇是很多华侨前往求神拜佛的公共场所,便于他们之间的相互接触、沟通和了解。还可以利用庙宇功能的社会性和神秘性来整合华侨社群和加强会馆或社团的权威性。馆庙之间内外空间结构关系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社会变迁中,华侨社会的构成和发展状况以及地缘性会馆和传统宗教在华社中角色的演变情况。

华侨地缘性社团和传统宗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华侨社会文化的中华性与在地化特点,也展现了二者的互动对于推进华侨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具有的特殊作用。

(作者张晶盈,女,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外华人社会与文化、华人社团等。本文摘编自《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0年第4期)

(责编: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