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创新创业
侨说——我的创业故事
陈江和:致力绿色环保 回报桑梓家园
2020年11月20日14:07  来源:中国侨联

陈江和,祖籍福建莆田,1949年生于印尼,新加坡金鹰集团创始人、主席,同时担任中国侨商联合会荣誉会长职务。

陈江和17岁辍学,白手起家从商。凭借独特的商业眼光,26岁的他已成为千万富翁,并创办了金鹰集团。浆纸业、特种纤维素与纤维素纤维、棕榈油加工、能源开发……他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从容跳跃多元化发展,同时坚守着“保护环境,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利民、利国、利业”的原则。在他的带领下,金鹰集团旗下已有多家企业的竞争力达到全球一流水准,这种竞争力不但是工艺、技术、装备上的,而且是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和社会责任方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经营之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金鹰集团旗下业务众多,涉及林浆纸、特种纤维素与纤维素纤维、棕榈油加工、能源开发等等,看似各不相关,其实大部分都与资源有关。资源始终是“金鹰”最强有力的后盾,要把这么多资源整合与利用好,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绝不是一件易事。

幸运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直根植于陈江和的脑中,他常说:“以前做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的项目,一般都只考虑项目本身,而上亿元的项目就需要考虑大局。企业做大了,其发展不但是自身的问题,还涉及到企业与其它行业以及与国家的关系。我现在做什么事情,从事什么行业,都会考虑‘三个有利’:首先要对当地人民有利,其次要对政府有利,然后才是对企业有利。在持续成长中追求人、企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你自己有利,人民没有利,政府没有利,一定不能长久。可以说,利民、利国、利业这‘三个有利’,是商战求胜的法宝。”

对于环保,他也有独到的见解:“环保不仅是投入,更是投资。最怕是开始没规划,出了问题再补,得不偿失。我们是一开始就全面规划、彻底解决。另外,也不断从实践中积累和创新。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好。”作为一名“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陈江和希望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环境,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稳定空间。他要求旗下所有企业以优质高效、节能减排、环境和谐为原则,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各自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当中。

经过数十年发展,金鹰旗下企业的效益在多个领域居于世界前列,然而让陈江和引以为傲的不仅是它们的规模和产生的效益,而是旗下企业均在环保方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标准,创造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的传奇。

长远布局:清洁能源才是经济发展的未来

陈江和的环保理念不仅体现在引领传统行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还体现在他对新能源的认知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做承包商,陈江和经常和印尼石油公司的领导去日本考察。他注意到日本能源结构在经历了石油危机后,发生了巨大变化,核电站、燃气电站开始取代烧燃煤和重油的电厂,陈江和第一次接触到“清洁能源”这个概念。极具社会责任意识和商业嗅觉的他马上意识到,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的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珠三角、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社会公众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不可能永无止境地烧煤发电,将来一定要从节能减排方面入手,改变能源结构。

他希望利用自身联络广泛的优势,牵线搭桥,为中国引入优质、环保的清洁能源做点实事。液化天然气(LNG)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环保能源,LNG项目最重要的一环是物美价廉、充足丰富的气源。印尼具有丰富的LNG资源,但上个世纪时中印两国在这方面彼此还缺乏了解,经贸来往较少。陈江和利用自己在印尼政界的丰富人脉资源,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就这样,永不停止追求的陈江和将开发清洁能源作为自己的下一个梦想,满怀激情地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2001年,陈江和访问家乡福建莆田,为帮助家乡经济发展,陈江和积极牵线搭桥,并最终促成了中国与印尼以相当有竞争力的价格签订长期供气合同,为福建LNG项目落实了最关键的气源供应问题。这是两国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福建从此走进天然气时代。此后,金鹰集团还投资了厦门东部燃气电厂。这个电厂是中国第一个由外商独资建设、拥有并运营的燃气电厂项目。2010年6月电厂全面投产发电,成为翔安区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厦门特区“节能环保型企业”的典范,也是福建电网南部的重要支撑点。电厂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机电发热率达到58%。2012年底,厦门东部燃气电厂在联合国成功注册为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项目,得到最权威的官方认证,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4万吨(对应25亿度的发电量)。

“清洁能源才是经济发展的未来。”陈江和说,“中国不能无止境地烧煤发电,总有一天,能源结构要转变,清洁能源要占主导。我希望能够为‘青山绿水’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心系故里:无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陈江和的父亲在上世纪初从中国福建莆田“下南洋”来到印尼,是第一代华侨,陈江和自然就成了第二代华侨。

“华商既了解中国,也熟悉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状况,既熟练掌握中国及所在国的语言,又了解中国与住在国的文化背景和民众心理差异,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希望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在这一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伟大战略格局中,能为老家和新家的共同繁荣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陈江和的确没有食言,他本人及其领导的金鹰集团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私参与,体现出陈江和回馈和报答社会的拳拳之心。

2003年,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的“侨爱心工程”轰轰烈烈开展中,作为华侨,陈江和积极参与进来。他率领金鹰集团慷慨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以自己父亲的名字命名,设立“陈金荣文教专项基金”,定向用于长期开展有关兴办教育、助学、奖励优秀教师、学生等,推动中国各地的文化教育科技福利事业发展。陈江和先后在西藏、新疆、青海等贫困地区捐建23所侨心小学。

陈江和一贯以最快的速度来支持救灾行动,在非典、雪灾、洪灾及地震等灾难发生时积极提供紧急援助。汶川大地震后,他捐赠巨资赈灾,并组织全球5万多员工献爱心;2013年,他捐赠人民币2000万元支持雅安抗震救灾……

陈江和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的第一位大额捐资人,当他亲眼看到自己参与捐资建设的场馆落成时,感慨万分:“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盛会,我们这些远在海外的游子合力捐资支持奥运场馆建设,表达了我们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热切盼望。”

陈江和对中国和印尼两国爱得深沉,谈及自己的“中国梦”,陈江和说,“我的中国梦就是‘国泰民安’,中华民族要复兴,老百姓要幸福安康。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来,以微薄之力为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正因其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卓越贡献,陈江和被授予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荣誉称号。 

(责编:闫枫、邱王紫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