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品牌活动>>创业中华
侨说——我的创业故事
陈丽华:一颗檀心 千秋事业
2020年11月17日10:25  来源:中国侨联

陈丽华女士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移居香港,于1988年在香港成立富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的投资眼光和商业信誉,富华集团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家多元化实业投资企业,支柱产业涵盖房地产、资产运营管理、文化艺术、金融等领域。

紫檀博物馆:匠心雕琢,千秋事业

陈丽华在商业领域取得令人瞩目成功的同时,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致力于慈善公益文化事业,投身于她所挚爱的紫檀艺术领域,并在全世界展览和弘扬中国的紫檀文化艺术。

回顾创建中国紫檀博物馆的历史,她回忆说:“文革”时期,很多古老的东西都被毁坏了,家里的紫檀家具上交了一部分,拆掉了一部分,其余的则埋在了猪圈的土里,看到这些祖上流传下来的精美紫檀家具被砸、被毁、被埋的时候,我心如刀割。当时我就希望有一天能够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重见天日。中国的改革开放,让我的紫檀梦想开始实现。我将“文革”时埋在土里的紫檀家具挖出来,打开一看,木头丝毫没有变化,经过修理,完好如初,依旧特别精美。后来,我从各处寻找从事古典家具制作的老工匠,修理老家具,成立了家具厂,并亲自去印度和缅甸采购紫檀木,按照中国宫廷的家具重新制作家具。

陈丽华就这样跟工匠师傅一起,一口气差不多做了三百来件故宫式样的紫檀家具,厂子也从开始十几个人,逐渐发展到几百号人。

为了宣传紫檀文化,她耗费巨资,在北京建起了世界唯一的一座以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制作的木雕艺术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专门用于陈列她所收藏和制作的紫檀宫廷家具以及其他珍贵木雕藏品。1999年中国紫檀博物馆开馆,它是中国首家规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陈列展示紫檀艺术,鉴赏中国传统古典家具的专题类民办(私立)博物馆,填补了中国博物馆界的一项空白。2011年9月,中国紫檀博物馆申报的“紫檀雕刻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肩负促进中外商业、文化交流的责任前行的同时,陈丽华也长期致力于扶贫赈灾、生态环保、公民教育、就业促进、艺术捐赠等公益事业,全面践行企业公民之责任。多年来,富华集团资助体育、教育、卫生、公安及救灾款、物达数千万元,受到国家和政府的表彰,并于2012年7月发起成立北京紫檀文化基金会,以“资助檀雕技艺的研究保护、支持民办博物建设”为宗旨,致力于文化公益和慈善项目。

陈丽华认为对于文化领域的慈善投入是一个持续性的投入,这种投入将惠及整个社会以及下一代。

老北京城门再现:留住记忆,传承文化

中国紫檀博物馆建成并投入运营之后,获得了中外各界的好评,但此时的陈丽华并不觉得满足:“这个博物馆的东西也做得差不多了,是不是把中国北京的26个老城门和角楼也能用紫檀做出来呢?哪怕只做出一个门楼来,我也感觉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做出来了,感觉我的人生活得值了。”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陈丽华亲自组织了由故宫老专家赵崇茂、朴学林、王仲杰,以及古建专家刘大可组成的专家顾问团,以及由紫檀家具厂近百名能工巧匠组成的制作团队,正式启动了用名贵木材1:10复制老北京城门楼的工程。但这谈何容易?在动工制作之前,最重要的是掌握所有老北京城门楼和角楼的各种数据,然而,由于年深日久,根本没有图纸,这些数据根本无从下手,能够收集到的只是一些清末民国初年留下来的老照片。

为了搞清楚每座城门楼、角楼的准确数据,陈丽华和员工们就采取把老照片放大和实地测量的两种办法。老照片放大以后,就趴在照片上数城门楼的城砖层数、厚度,然后推算出城门和城墙的高度,城门楼顶部的囊度、弯曲度也不清楚,就找故宫的古建专家一起研究皇宫楼顶的囊度和弯曲度。为取得第一手材料,陈丽华和团队还亲自爬上北京老城门楼现存的正阳门和德胜门箭楼去实地测量城门楼的数据。对城门楼的门洞、垛口、闸楼、箭楼等都是通这种办法获得相关数据。光是搜集各个城门楼的数据就花费了三年时间,特别是在研究老照片时,陈丽华每次都是跪在地下一点一点校对,然后做上记号,膝盖都磨破了,要知道,这时的她已经是70岁左右的老人了。

从2008年,陈丽华萌生制作老北京城门楼的想法开始,经过8年的日日夜夜,到2016年5月,老北京城“内九外七”共计十六座紫檀及阴沉木复制的老城门楼全部制作完成,今天走进中国紫檀博物馆,人们就能看到一座1:10的紫檀及阴沉木制永定门城楼。这座永定门城门楼不管是每一块砖瓦,城门的瓦边还有那些屋脊上的走兽,全都是陈丽华带领团队,手工一点点做出来的。在她看来,这个心愿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一个梦想,同时也是一个能留住老北京的记忆,将老前辈留下的好东西传承给后人的梦想。

“鲲鹏展翅九万里,然壮心不已。”虽然早已成就卓越,但在谈到未来的规划时,陈丽华依旧踌躇满志:“我把十六座老北京城门楼,十座庙及角楼做出来,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为它配套建设一个‘中国老北京文化园’。老北京,有城门、城墙和角楼,东南西北,按照过去老北京城墙的位置把它摆好,在里面还有最著名的老北京一些老字号,比如说同仁堂药店,全聚德烤鸭店,东来顺饭庄、瑞蚨祥布店等等;还有天桥唱戏打把式的、说相声的,卖糖葫芦的以及各种传统小吃,把这些都做出来,才能叫作老北京。”

回首往昔,“一颗檀心,千秋事业”是陈丽华与新中国共命运,同发展的真实写照;展望未来,“不忘初心,文化传承”的中国梦将继续扬帆远航,再谱华章。 

(责编:闫枫、邱王紫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