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交流>>部门动态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赴广东江门学习调研
2020年10月28日13:15  来源:中国侨联

10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汕头考察时就做好侨的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座谈会以及中国侨联文化交流工作研讨会在广东江门召开。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刘奇,广东省侨联二级巡视员曹堪宏,江门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林春晖等参加学习交流。

会议指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第一次来到广东,在侨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肯定华侨贡献的讲话饱含深情、直抵人心,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华侨的亲切关怀,激发了广大华侨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座谈会上,江门市侨联及各区(市)侨联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各地侨联文化交流工作、承办“亲情中华”系列活动及夏令营活动的有关情况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建设工作,并对中国侨联文化交流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江门市侨联提到,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建议中国侨联进一步支持江门市侨联承接“亲情中华”海外演出活动,并通过对接更多侨胞资源、加大经费扶持等方式,支持各地建设好侨界文化交流基地。台山市侨联表示,要统筹侨乡文化资源,协调各部门职能,加强文化宣传信息交流,进一步调查、挖掘、整理侨乡历史人文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侨文化保护和宣传工作的合力。开平市侨联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系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品牌作用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依托海外侨胞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并密切与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合作互动,构建联合对外文化推介长效机制。鹤山市侨联提出,面对当前新形势,侨联要以文化活动这一座桥梁,紧密联系乡亲,打好交流牌、活动牌、产品牌和旅游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恩平市侨联建议,要加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宣传,增加“亲情中华”系列活动及夏令营活动在文化交流基地的举办频次,重视和发挥各地“侨刊乡讯”“侨胞之家”对外交流作用,巩固对外文化交流阵地建设。

曹堪宏表示,要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准确理解把握政治内涵,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要牢记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亲切关怀,特别是总书记视察汕头期间对华侨贡献的认可,牢牢把握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主题。省侨联的文化交流工作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全面统筹,打好组合拳,把文化宣传工作拧成一股力量;二是突出特点,凸显文化品牌;三是围绕中心、壮大侨联的文化工作力量,整合资源,配合做好中国侨联文化交流工作。

刘奇强调,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侨联工作,以及如何做好侨联文化交流工作指明了方向。侨胞身上体现的恋祖爱乡、崇文重教、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中华文化气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交流工作是侨联做好海外联谊工作的桥梁和纽带。

座谈会上,刘奇介绍了今年以来,文化交流部积极创新“亲情中华”等系列活动方面的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互动,举办了多场“云”演出活动,通过“云”端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包括“亲情中华·同心战疫”“亲情中华·同心与共”“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中国侨联网上夏令营活动”“亲情中华·童心欢畅——云端六一综艺演出活动”“亲情中华·云上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故事”等等。这些“云”活动的深入开展,使“亲情中华”品牌长出了双翼,飞得又稳又远,让更多的海外侨胞不仅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能感受到祖(籍)国的温暖和侨联组织的关爱。

最后,刘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侨联文化交流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加强侨乡文化建设,要从研究把握侨乡文化向打造铸就文化侨乡转移,让侨乡文化深入骨髓;二是加强侨乡历史名村建设,将侨乡历史名村建设融入美丽乡村,使得侨乡历史名村更具“侨”的鲜明特点;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将分散的侨乡文化经过系统化打造后,再进行特色化传播,增强传播冲击力;四是发掘侨界名人内涵,根据影响力情况分层分类进行宣传;五是充分发挥好文化交流基地文化引领作用,将“挂牌”变为“名牌”;六是创新“亲情中华”走出去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华饮食文化等;七是整合侨乡文学文化和发展动向,推动将江门打造成为中国侨联文化交流工作示范区,在更广泛领域、更高层次上凸显江门“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责编:邱王紫藤、孙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