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机关党建>>动态消息
公益中心、基金会全体员工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2020年09月30日16:34  来源:中国侨联

9月29日上午,中国侨联公益中心、华侨公益基金会召开全体员工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结合制定《中国侨联公益中心和基金会工作规划》(2020-2023年)展开讨论。

林涛同志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的文章,大家重点学习领会了九个“必须坚持”,即第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第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第六,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第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第九,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易超同志解读《中国侨联公益中心和基金会工作规划》(2020-2023年)草案,介绍制定背景、原则及详细内容。她指出:一是总体框架方面,突出强化指导思想,重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团工作、侨务工作和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广泛动员侨界及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二是深耕“侨爱心工程”品牌,以医疗、教育、扶贫、助困为着力点,整合社会资源;拟发起设立陈嘉庚奖,表彰侨界公益人物;同时,配合侨联有关部门设立、做好侨界人才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和华侨华人研究专项基金,助力创业中华,支持华人智库建设。三是积极拓展海外公益,推动开展“爱满五洲行动”,引导广大侨胞更好融入回馈当地社会;与其他社会组织、中资企业等开展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公益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合作,参与设立ANSO科技合作奖等。四是发挥公益中心职能,加强协沟通机制,为各级侨联开展工作整合资源;指导推动侨联系统的基金会建设,积极整合线上线下公益资源。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保障,强化党建工作,推进机构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机构制度管理体系。

全体同志通过专题学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和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对于工作规划,也积极发表意见。

何继宁同志指出,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引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其精髓要义,真正让学习往实里学,往心里走,并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实践。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年的疫情让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方向,就是要做到“九个坚持”,特别是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这正是华侨公益基金会成立的初心和使命;基金会要按照侨联党组的要求,认真贯彻十代会精神,努力推进侨联公益工作创新发展。

对于工作规划,何继宁同志强调,各部门制定规划是侨联党组和万立骏主席特别重视的工作,是落实侨联“十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公益中心、基金会规划首要的是明确指导思想,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为侨服务、坚持改革创新”,这正体现公益中心、基金会的性质、职能和特色;规划目标比较清晰,项目体现侨的特色,明确了几大领域要做什么事,国内重点做好“侨爱心工程”,海外推动开展“爱满五洲行动”,这是基金会工作的“两翼”。除了做好现有的项目,基金会还要加强合作,切实推进“一带一路”公益项目落地;公益中心要积极发挥职能,加强对侨联系统公益工作的研究指导协调服务,做到职责清晰、任务明确、人员管理符合规定;我们要加强制度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管理评估,部门设置要更加科学合理,为大家特别是青年人创造展示才华的机遇。

对于巡视、审计,何继宁同志要求,应以此为契机提高站位,统一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管理监督,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切实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硬。他指出,巡视有两个目的:发现问题和推动发展,巡视是东风,是鼓劲,要在思想、行动上高度重视,实事求是,积极配合,对问题要认真整改,一定要把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易超同志结合规划谈到“侨爱心工程”中的“树人班”项目,她提出,要积极探索项目如何形成闭环效应,“树人班”已经做了十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未来是否可以引入职业教育,侨资企业需要职业人才,而广大学生又面临就业,可以将学校、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以形成长期合作,将优秀的职业人才输送到侨资企业中去。

林涛同志谈了对习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坚持”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解,他指出,一切为了人民,与人民共享,才能顺应民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还就基金会的规划提出三点建议:要重视整合资源,尤其是侨界各方面的资源;注重工作总结和提炼,将成功经验转化成范本;对项目、基金、管理加强分类指导。

贾素颖同志谈到对专题学习的认识称感触颇深。她说: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要大胆尝试、勇于担当。结合华侨基金会工作规划,她谈了几点体会:一是落实总体要求,办好“侨”的基金会,明确基金会的主要职责;二是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保障方面,增强政治意识;三是有了规划,需要细化,在项目实施与专项基金管理的具体工作中找准定位;四是支持华人智库基金设立,通过工作实践寻找整合支持智库的资源和可行性活动;五是内部治理工作,每一位同志都应逐渐成为公益慈善行业专业的“公益职业经理人”,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矫江莉同志结合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谈到对工作的认识:我们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制度在完善,侨基会在发展成长中的制度建设工作也要不断完善,让员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让大家能更好地为基金会服务;谈到重点公益项目,她指出,品牌项目要进一步优化,形成特色,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体系。要结合近几年我们开展的海内外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探讨深化和推进更持久更有影响和实效的公益项目;结合陈嘉庚教育公益基金探讨“规划”,以专项基金支持设立嘉庚奖的问题,尽快把奖项设立的范围、评选标准等形成方案。

会上,杨紫同志、帖磊同志、张抒同志也分别发言,他们表示,要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拓展思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规划与当前相衔接,将工作做实做细。

(责编:徐玉涵、邱王紫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