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侨联认真落实省侨联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服务双招双引、服务外经外贸、服务侨商侨企”系列活动,着重突出一个“实”字,开展七项服务,强化三项措施,打造“创业中华、筑梦鸢都”品牌,全面提升服务中心工作水平,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贡献侨界力量。
“实”字当头,不走形式,不务虚功
把“服务双招双引、服务外经外贸、服务侨商侨企”系列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内容;发挥侨界独特优势,履行服务中心、服务发展大局职能的有力抓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作风实、措施实、做事实、效果实。
七项服务,问题导向,件件落实
(一)“千侨百企”调研走访,与侨胞坐在一条板凳上
集中时间深入基层侨企、侨界群众,摸清侨企发展状况、侨界群众所急所需、面临困难和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真正为侨企侨商和侨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主要领导带队集中走访考察昌邑市、寒亭区、高新区等地侨企25家,收集意见建议30多件次,协调解决用工、融资、审批、政策等实际难题10余个。协助潍坊雨泽农林科技获批国家科技推广项目1个,协调潍坊乔欣食品企业负责人疫情期间获批绿色通道入境投资扩产。
(二)“侨联找侨,侨找侨联”,扩大侨界朋友圈
用心打造“侨家潍坊”品牌,以侨联、侨商会和网站、微信群为依托,筑爱线下线上、现实虚拟“侨之家”。广泛联系海外侨团侨社侨领和归侨侨眷、海内外侨胞、留学人员等,健全联络名录库,扩大朋友圈,厚植侨务资源。加强联系,热情服务,有事相助,无事不扰,用真心真情赢得侨胞“知家、想家、爱家、回家、发家”。新联系海外知名侨团侨社10个,新交侨界朋友180多人,推介发布疫情防控、双招双引等服务信息20多条次。
(三)甘当“店小二”,大力开展双招双引
面向海内外推介潍坊市160个“十强产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同时,搜集整理侨界各行业领域双招双引项目信息,建立双招双引和对外投资技术合作项目库2个,入库项目50多个。目前,全市侨联系统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0多个,计划投资40多亿元,吸引高端人才10余名。其中山东省潍坊市侨联联系双招双引项目3个,总投资7亿元的寒亭区钢结构装配式建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临朐县寺头镇中医药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昌邑市围子街道健康食品项目正在落地之中。
(四)“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侨联侨企良性互动
邀请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地市、“一带一路”国家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港澳台等地区侨联、侨企来潍考察交流,先后接待10余批30多人,重点围绕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市十大攻坚战等领域务实合作。北京华商会与潍坊市农科院、侨联达成共建海归博士技术研究院合作意向。青岛华加云海健康科技与潍坊市浙商联合会、中国中药谷开展深度合作。同时,走出去寻标对标提标达标。赴青岛市侨联对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学习先进经验,在共享侨界资源、协同双招双引、对接产业转移、深化文化交流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对接重庆侨界,加强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发动山东尚佳新型材料等侨企积极前往考察投资。支持服务北京恒昌农旅积极参与雄安新区花卉产业园项目建设。
(五)“借船出海”,密织侨联基层网络
克服侨联系统机构散、人手少、工作任务重等实际困难,开拓思路,借势借力,抓好基础基层工作。落实机构改革要求,对接职能划转,加快侨商会转隶换届工作,吸纳海内外有影响、有实力、热心侨联事业的侨商侨胞,共促潍坊高质量发展。筹建新侨创新创业潍坊联盟,发展个人会员60多名、团体会员20多个,建设500平方米 “侨创之家”, 新增新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2处。与潍坊医学院等高校建立了侨务工作对接交流机制,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侨联、园区侨之家、行业新侨工作站。
(六)撑起法律“保护伞”,依法维护侨益
密切与市仲裁委、涉侨法律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联系,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先后到市仲裁委、山东奥凯律师事务所、山东诚公律师事务所、山东豪德律师事务所等涉侨法律专业机构开展对接调研活动,围绕侨法宣传、法律咨询援助和维护侨益达成合作意向,建立依法护侨合作机制。全市设立华侨法律服务中心4处,为侨解决涉法事宜10余项。全市侨联组织积极开展侨法30年系列宣传活动,编印《涉侨法律法规汇编》,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爱侨护侨意识,依法维护侨胞合法权益。
(七)“只跑一次腿”,搭建为侨服务新平台
健全侨企投资兴业服务站,与审批局等部门联合,建立以侨联为主体的“1+N”联合服务机制,对涉侨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服务。发动挖掘侨界优势资源,面向侨界设立公布了疫情防控、双招双引、法律救助、医养健康、心理咨询、文化交流、媒体宣传、慈善公益等8条服务热线,24小时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讲好潍坊故事,与杨家埠民俗大观园、高新区文创园、潍坊侨史馆、昌邑丝路绸语文创园、青州博物馆、好德国学院等密切合作,建立潍坊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7处。
强化措施,保障推进,务实管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服务”系列活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定期召开调度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靠前指挥、亲自推动。班子成员明确责任分工,合力推进工作任务落实,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指导各县市区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拟定活动方案,落实分管科室和人员。
二是成立为侨服务小分队。市及各县市区侨联、侨务部门成立“三服务”小分队12支,领导分别带队,针对侨商侨企、侨界群众困难和问题,开展“一对一”帮扶。对了解的问题分别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目标、帮扶措施和工作时限,一包到底。
三是深化信息宣传。密切与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联系合作,及时宣传活动进展情况,展示活动成果,进一步扩大“三服务”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总结侨乡、侨企及侨胞助力乡村振兴先进典型8个,示范引导侨界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多个典型被中国侨联、省侨联推介。
供稿:山东省侨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