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党支部 段瑞龙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巨大阴影笼罩下,世界各国都在苦苦寻求破解灾厄的良方。
病毒肆虐下,中国,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却做到了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稳定,不仅率先实现疫情防控形势大逆转,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有益经验。
疫情发生前数月,中国共产党刚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宣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久,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疫情突如其来,对“中国之治”提出了全方位的严峻考验。
大考,令人猝不及防。结果,却令世界震惊。
中国为什么能?这个国际社会近年来一直深入研究思考的问题,在疫情之下尤其引人关注。
而答案,就写在中国的制度密码中——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创造了人类抗疫史上的奇迹。
面对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沉着应对,领导和指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的同时,仅用两个月就基本阻断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本土传播,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月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后来当地媒体援引他的话报道称“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效率……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
然而,尽管中国为世界赢得了抗击疫情的宝贵时间和经验,美国等西方国家面对疫情,却陷入了制度失灵、管理失效、社会失序、物资匮乏、感染人数激增的混乱局面,所谓的资本主义“制度优势”荡然无存。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疫情防控形势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那让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独步全球的中国制度密码到底是什么呢?
一、党领导一切,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为抗击疫情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系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第一位的显著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着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作出口头指示和批示;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部署工作,中央指导组积极开展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同时,各级党组织和中国亿万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履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党员职责。
为保证湖北医护工作者数量充足,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进驻武汉和湖北,同时,实行19省一省包一市政策,全力支持湖北的病患救治工作。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省、市、县、村,下到每个街道,责任到人,严防死守,全力阻止疫情扩散,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有效配合。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证明,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的政治优势。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部分西方国家却因为政党纷争走向政治极化,决策效率低下,丧失疫情防控的最佳时机。在中国已基本遏制住疫情的背景下,美国的疫情却愈演愈烈,截至美国时间5月22日,人口约3.3亿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达到1620902人,而人口约14亿的中国累计确诊病例不到85000人。
二、全国一盘棋,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形成合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依靠。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从武汉到湖北,从湖北到全国,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社会主义制度释放出强大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转化为应对大风大浪、抵御风险挑战时的治理效能:武汉“封城”,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率先进入武汉,全国各地42000多名医务人员、180多个医疗队陆续奔赴武汉、驰援湖北;动员各方力量夜以继日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分秒必争改造方舱医院,快速实现“人等床”到“床等人”;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的救治和防控工作。全国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得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迅速运行,形成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局面,疫情防控形势实现大逆转。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部分西方国家缺少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中央政府推诿扯皮,地方政府各自为战,疫情防控混乱不堪。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抗击新冠疫情又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综合优势。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非常自信自豪地说,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并受到众多国家领导人和公民的赞扬。
三、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旨和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这已成为各级党和政府指导这场防控疫情阻击战的主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的责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展示。
“应收尽收、不漏一人”,这是疫情防控中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重要措施之一。近期,为了更好的排查遗漏病例,武汉市政府组织进行全体市民核酸检测行动,市直机关、市属国有企业等单位的数万名干部职工下沉到疫情较重的社区,统一编入街道社区进行工作,尽全力确保每个市民的安全。
与之鲜明对照的是,英国等部分西方国家面对疫情仍然秉持资本至上的价值立场,宁愿牺牲民众生命,也不愿意让资本利益集团为巨额防疫投入买单,甚至提出“群体免疫”策略,并将其美化为“更高级的人道主义”。“群体免疫”策略更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性和反人民性暴露无遗。
四、医保买单、财政兜底,物资充足、保障有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优势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公有制为主体保证国有经济掌握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基础性行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坚实物质基础。中国石化针对口罩原材料短期紧缺的情况,迅速生产熔喷布,并全部定向供应制作口罩,不对企业和个人销售,防止中间商囤积投机倒把赚差价,有效缓解医疗物资供需矛盾,并且抑制了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暴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高效干预医用物资和民生物资的生产调度,为遏制疫情蔓延提供坚实物资保障。
在医疗救治方面,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建立医院、保障药品中实现对患病人员的及时救治,并全力进行抗血清和疫苗的研制工作。中国医药集团第一时间开展病毒抗血清和疫苗的研制工作,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各省市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名单中,几乎都由公立医院所承担。截至2月14日,全国共派出217支医疗队、25633名医疗队员,参与到武汉和湖北的救治工作中,几乎全部由公立医院派遣。
在民生保障方面,国有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保证供给、稳定民心、确保全国人民的正常生活。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润集团承诺在疫情期间不停机、不停电、不停气。同时,为保证物价稳定,各央企郑重承诺在医疗保障物资、医疗卫生用物资相关原料,以及粮油价格实行一律不涨价原则。
面对严峻疫情,中国经济表现出巨大韧性,中国的股市、债市运作相对平稳,“米袋子”和“菜篮子”供应充足,水电气暖供应正常,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在全球率先出现向好态势。
与之鲜明对照的是,部分西方国家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美股在3月份连续4次出现熔断,而此前几十年美股只出现过1次熔断。截至4月第一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已经超过1600万。4月底将有超过2000万人失业,全国失业率将达到15%。更为严重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医疗制度的伪福利性使很多人因为没有保险或保额不足根本不敢去医院看病。
五、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敢于牺牲、礼赞英雄,志愿奉献、友爱互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汇聚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面对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响应号召、自觉隔离,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闭门不出、支持抗疫。四万多名医护人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白衣执甲、逆行湖北;基层社区工作者勇挑重担、甘于奉献;无数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快递小哥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踊跃捐款,截至3月26日,全国党员自愿捐款82.6亿元。中国人民把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与此同时,感恩救助、致敬生命、礼赞英雄之风蔚为大观。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部分西方国家在疫情期间思想混乱,人心动荡。警察大规模“请病假”,医护人员罢工溃散,种族歧视加剧,民众陷入恐慌。如意大利南部莱切省索莱托市一家爆发疫情的养老院,护理人员集体逃离,留下87名孤立无援的老人,多位老人不幸去世。
六、坚持群众路线,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人民防线,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治理优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社会治理制度之中,转化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效能,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治理优势。社区防控阵地是抗击疫情的两大阵地之一。我们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把群众发动起来,紧紧依靠人民,构筑起与疫情斗争的人民防线。各级党委(党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动员起来,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既当“守门员”“疏导员”,又当“跑腿员”“宣传员”,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激活社会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广大社区居民不但自觉服从管理,而且主动要求担任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人民群众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力军。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安宁,秩序井然。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疫情重压之下,部分西方国家治理失灵,社会动荡。不少美国人开始抢购物资甚至打砸商店引发暴乱,尤其是针对亚裔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在疫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法国仍然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游行,西班牙仍然举行了妇女节大游行。匈牙利、捷克等国的枪支销量激增,越来越多人试图武装起来保护自己,担心疫情蔓延出现的严重物资短缺可能导致的法律和秩序瓦解。
七、人民军队为抗击疫情提供强力支撑,保证国家安全稳定,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独特优势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人民军队不但为抗击疫情提供强大的人力和科技支撑,更保证着国家安全稳定,随时准备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疫情发生后,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牢记人民军队宗旨,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一声令下,全军4000多名医护人员火速驰援武汉,接管火神山医院,不但圆满完成医疗救治任务,而且实现“打胜仗、零感染”。军队的科研机构加紧开展对疫苗的科研攻关,驻鄂部队也组成运力支援队保障物资运输。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疫情期间,部分西方国家却因为军队缺乏政治信仰,疫情处理不当,出现战斗力下降乃至军人群体性抗命行为。美国海军因防疫分歧产生内讧,并引发舆论风波,四艘美军航母全部受疫情影响“趴窝”。在与病毒的遭遇战中,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各国军队不但不能作为主力军参与抗疫,反而因不少军人感染病毒而陷入危机,暂停或缩减了常规军事行动。
八、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为世界赢得经验和时间,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优势
秉承国际主义精神,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再次表明,疫情无国界,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疫情暴发以后,中国以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改变了疫情快速扩散流行的危险进程,也构建起了阻止疫情传播的第一道防线,不但为全世界抗疫积累了经验,更争取了时间。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地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经验,向80多个国家,以及世卫组织、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派遣医疗专家组,向世卫组织提供了2000万美元捐款,支持其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主义精神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性和狭隘性暴露无遗。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置国际道义与责任于不顾,将病毒政治化,鼓吹“中国病毒论”“中国隐瞒论”“中国赔偿论”“口罩外交论”等国际谬论,妄图“甩锅中国”,破坏全球抗疫局面。美国甚至叫停了对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欧洲各国则各扫门前雪。意大利呼吁欧盟成员国援助,竟没有一个国家响应,反而是中国派出医疗专家组携带救援物资奔赴意大利。为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矛盾,各国甚至相互扣留医疗物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经此一疫,“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的鲜明对照、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显现的优劣高低必将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好地教育人民、激励人民,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勉励大家“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对青年干部、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一,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当下,我们侨联青年人要有理想、敢于有梦。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因此,我们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制定科学的目标,我们的侨联组织也要加强对青年人思想的引领,使侨联年轻人树立远大理想。正如我们的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并一路为之而努力奋斗。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侨联青年人,我们要肩负起在侨联工作中的责任,肩负起青年工作的使命,要心系家国,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同时积极发挥力量影响更多年轻人积极努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而不懈奋斗。
第二,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当下,我们侨联青年人要有本领、勇于追梦。知识就是力量,我们青年一代唯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侨联组织也要为青年的成长进步提供支持。同时,青年一代要从自身出发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冰心曾有一首诗中写到: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侨联青年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经得起血雨腥风,才能在追梦的路上更有信心,更有力量,同时侨联组织也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我们年轻人追梦。
第三,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当下,我们侨联青年人要有担当、勤于圆梦。所谓担当,便是责任。青年一代肩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使命,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的手中,我们要为圆梦而努力。正如“守岛英雄”王继才夫妇,青年时便开始独守孤岛直至去世,他们用一生书写了忠诚和担当。作为一名侨联青年人,我们要明方向,坚持服从党的领导、执行上级领导要求及文件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做好青年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工作;侨联组织也要创新宣传方式,积极树立正面榜样,引导青年人看齐学习,学习焦裕禄、黄大年、黄大发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通过榜样的带动作用,使我们青年人能够勤于圆梦。
正如万主席在中国侨联青年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座谈会上的深情寄语:“青年干部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中国侨联和侨联事业就会有活力、有力量、有希望。”广大侨联青年们,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一起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书写自己的青春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