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侨联动态
匈牙利侨胞柯海啸:“政府工作报告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气”
2020年05月27日09:21  来源:中国侨联

5月21日和2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召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远在匈牙利的侨胞、匈牙利中欧经济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会长柯海啸密切关注两会,遥祝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2020年,我们面临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历史任务。今年已过去近5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中国怎么干?全国人民、海内外华侨华人都充满了期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意义不同。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20页的篇幅,基本没有修饰词,但是亮点颇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报告,重点是保发展、保民生。政府工作报告中,哪个词被提到的次数最多?应该是就业,共提到39次。稳就业是今年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成就所在,稳住就业就保住了基本民生。它表明中国领导层决心继续致力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进步,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报告直面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民生热点,处处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折射出浓厚的“民生情怀”,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气。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的感受是:“一是祖国去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祖国强盛海内外华侨华人为之振奋,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将会走向新的辉煌。二是报告反映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伟大实践,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一次疫情让海内外华侨华人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和政府周围,全球华人共同抗疫,共克时艰。三是报告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做了适当的调整,坚持了为人民,依靠人民,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充分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和使命担当。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而言,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但是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再叠加疫情影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更大。在疫情期间,线下实体餐饮、零售、文旅、服务等活动皆受到明显影响,也催生了这些行业企业线上化、数字化的自救行动,现在疫情得到控制,经济生活逐渐恢复,而人们回到线下的同时,在疫情期间形成的线上消费习惯还会延续,线上+线下两栖行走会成为商业和消费者的共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展互惠互利合作、深度落实推进“一带一路”让中国的产品和企业走出去、引入海外优质产品和技术是突破西方国家对中国遏制的有效手段。海外华侨华人在后疫情时代面临传统行业大萧条,更应该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所在国侨胞自身优势,在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添砖加瓦的同时也让自身转型升级。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这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日益凸显时的必要之举和治本之策。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不能长期处于不适应、不健全、不到位状态。必须有力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和进行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惩治极少数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港独”分子和暴力分子,方能切实维护好国家长治久安和香港繁荣稳定,方能让绝大多数遵纪守法的香港市民重获安宁,更好享有和行使法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面临严峻形势且无法自行完成立法的情况下,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必要、紧迫,正当、合法,是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治本之策。立法可表明全国人民和中央政府对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意志,也反映了国家对香港的爱护。

(责编:闫枫、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