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侨联动态
揭秘非洲大陆 分享在非华人抗疫的故事
2020年04月23日14:50  

非洲连续多年饱受着疟疾、埃博拉疫情的困扰,如今蔓延的新冠疫情,为这块大陆又增添了更多不安定的因素。中国“硬核医生”张文宏曾坦言,如果非洲疫情大流行那将会是人类的灾难?那么到底“风暴前夜”的非洲情形如何呢?在这里数以百万计的华侨华人处境如何?

北京时间2020年4月18日下午4时,由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主办的“海外华商谈抗疫”在线观察系列活动连线非洲。本场活动邀请中非民间交流与合作促进会会长南庚戌、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李新铸、中埃友谊促进会会长黎馨馨、南非宋庆龄基金会会长陈清,分别就非洲的疫情发展,疫情下非洲各国的举措、华侨华人面临的考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张春旺所长为本次活动致辞,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龙登高教授总结发言,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曲娜主持本次会议。

张春旺所长在致辞中表示疫情的蔓延令人心焦,非洲的整体经济和社会环境更令人担忧。非洲侨胞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同世界各地的侨胞一样支援国内、关心祖国,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这正是“血浓于水”的深情。张所长真切的希望了解非洲疫情的真实情形,包括非洲经济、社会治安、侨胞抗击疫情的情况,但是他更牵挂非洲侨胞的安危,他特别表达了请非洲华侨华人在积极抗击疫情的同时务必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工作。

南庚戌会长首先介绍了非洲疫情的总体情况。因为非洲大部分国家医疗资源短缺或检测手段不足造成的大部分人不会被检测,造成了数据的失真。所以疫情在非洲的发展看似缓慢,但可能战线会很长。他列举了非洲部分国家抗击疫情的情况,各国对疫情高度重视,纷纷采取系列举措。但是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势必会直接影响到中非在“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不过他表示还是要乐观面对。针对中非摩擦,他也指出由于各个国家对华的友好程度和国家的制度不同,所以不能直接上升为“排华”,需要用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做好释疑解惑的工作。其次,南会长以自身环球广域传媒集团和非洲华文传媒集团为例,讲述华文媒体为当地的疫情防控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最后他总结说,“中国打前半场,世界打后半场,华人华侨打全场”,而“非洲打加时赛”,希望各国能够携手共同抗击疫情。

李新铸主任在介绍南非的疫情后,详细讲述了南非30万华侨华人,“至今为止零感染”。在南华商们自觉佩戴口罩和手套,并给员工发放口罩和手套,进行不间断的消毒。商家们无怨无悔,各大中国商城把“两不一要”编成微信和公告,通知到每一个商户。然后,李主任重点指出南非华侨华人除了做好各种自我防护,努力做到零感染以外,还积极参与抗击疫情。从初期纷纷筹备防疫应急物资支援国内到为南非提供各种医疗物资的援助、全力宣讲和引导南非人民做好防疫工作,南非华侨华人正全力支持抗击疫情。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李主任所在的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在“封城”期间,还调配了多名武装保安,为当地遇到困难的侨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留学生提供生活和安全的保障。

同在南非的陈清会长介绍了开普敦华侨华人抗击疫情的情况。1月底,国内的疫情牵动海外华人的心,南非华侨华人积极响应,为祖国捐款捐物。南非宋庆龄基金会也积极捐助,并得到了开普敦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3月祖国和涉侨部门为南非伸出援手,还为南非侨胞开通医疗咨询平台。陈会长表示,祖国是海外华人最坚强的后盾,接收到的防疫物资也将转给开普敦的贫困地区。目前,南非宋庆龄基金会已经对“国际儿童村”进行捐助,接下来将会有更多行动。

黎馨馨会长动情的讲述了“中埃友谊患难见真情”的感人故事,她从中埃的历史基础、先锋部队、中国加油、埃及疫情、旅埃华人、埃及民情六个方面分享疫情下中埃抗击疫情的合作。她讲到中埃守望相助是有重要的历史基础和合作的前提。而驻埃及大使馆作为先锋部队,在国内疫情初期就采取积极的行动应对疫情,通过大使馆官方网站宣传防疫常识,做了重要而基础的工作。对中埃关系的高度重视,埃及政府也采取了积极行动支持中国。提到埃及的疫情,她说中国为埃及提供了医疗物资支持、防控救治经验交流,同时派遣中国抗疫专家组来埃,两国共享医疗研究成果、进行联合科研攻关。埃及政府为民众提供了专业的防疫措施,但对于具有1亿人口的埃及任务仍然是艰巨的。不过,在经历了海湾战争、地震、政坛革命后,她相信“不造谣、不信谣”,万众一心,埃及一定可以度过疫情。最后,黎会长认为疫情后,海外华人的角色应该进行反思,我们应该重建信任,加强民间外交、融入主流社会,不断实践社会责任。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龙登高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提到非洲的疫情是一场高风险的持久战,而且是一场加时赛。龙教授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在非华侨华人表示钦佩,他们白手起家打开新的天地,将中国的商品远销非洲市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非的华侨、社团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疫措施,而且还针对非洲特殊情形创立新的社团,实属积极抗击疫情的有益举措。在谈到中非友谊和“一带一路”建设时,龙教授指出在非的华侨华人在对中非的民间相通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不能因为民族主义的煽动和文化的优越感影响中非关系。对于多元化的文化冲突和心态,我们充满信心。最后,龙教授祝愿疫情早日得到控制,华侨华人平安度过疫情的冲击。

世界华人研究学会主席李明欢教授、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张秀明副所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周建波教授,暨南大学陈奕平教授、中国非洲研究院姚桂梅主任、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鹰教授、中南财经大学王年咏教授、欧洲华商联合会戴小璋会长等在线参与讨论,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社副社长杨秀波也参与连线。李明欢教授特别提到应该多讲讲这类振奋人心的故事,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共鸣。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全球抗疫合作达成共识。海外华商谈抗疫的系列观察活动也得到了全球各界人士的支持,截止目前,“海外华商谈抗疫“在线系列观察已经举办六场。2020年4月24日我们将继续连线东南亚著名侨领和侨界知名人士,分享疫情之下的感人故事与理性思考。此外,法国、俄罗斯等海外华人抗疫专场将陆续推出,敬希垂注。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 曲娜供稿

来源: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公众号

(责编: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