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期间,他怀着对骑行的执著与热爱,独自完成了700公里的环游瑞士之旅。又因对祖国深厚的感情随身携带着精心自制的五星红旗。回国后,他兢兢业业,踏实奋进,创办移动互联网公司和旅行公司,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国人探索世界。在2020年疫情期间,他又以一颗赤子之心,毅然而然投身到了志愿服务中,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是饶良,国门一线海归志愿服务团志愿者,一位热心、又充满挑战精神的80后。
报名做志愿者,二十四小时待命
“现在的疫情情况大家都知道,所有人都处在一个很艰难的时刻,此次疫情对全世界的人也都是一个考验,所以我希望我能够尽些微薄之力,帮助到更多人,只有大家安全了,所有人的生命和生活才能得到保障”饶良说。
怀着一腔热血的饶良写了一封信 “疫情之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如果您或者您的国家需要帮助,请让我们知道,我和我的同事以及中国人民正在努力组织各种各样的抗疫物资......”发给了他的外籍朋友。他以此信来安慰朋友,为他们加油鼓劲,同时向他们表示,疫情期间,如有需要,他将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
后来有朋友告知饶良,可以和朝阳侨联联系,朝阳侨联正在招募想为抗击疫情出力的志愿者。随后,饶良主动联系了朝阳侨联,并说明了自己想做志愿者的心愿。过了大概一周的时间,他就正式来到中石化干部学院,开启了志愿者的工作。
中石化干部学院是疫情期间朝阳区的一个外籍人士留置点,负责为近期从国外返回中国的外籍人士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异常送往医院治疗,无异常则需居家隔离14天)。饶良于3月27日来到中石化干部学院,负责防控指挥部的总体协调工作,主要以英语、德语沟通为主。
最初,当外籍人士的问题都堆到饶良面前时,他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处理。后来,他找到了工作方法,用了两天时间,把外籍人士的集中观察流程细致梳理了一遍,并做成了电子表格,发给每个到这里来的外籍人士,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每一步需要做什么(怎样配合、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能离开等),从而安心的在这里度过一两天的等待期。
最开始的两三天,因为志愿者人数不足,每天饶良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忙到深夜。3月30日,中石化干部学院翻译人数增多后,他们终于迎来三班倒的工作制,从上午八点开始,到次日八点,每人工作八个小时,大家有了休息时间。“但我的工作时间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在线,随时关注着群里的消息”,饶良笑呵呵的说。
安抚外籍人士情绪送上生日蛋糕
在此期间有一对俄罗斯母子,需要到中石化干部学院的综合楼集中观察。她们刚来的时候非常紧张,眼神左顾右盼,神情焦急。饶良看到她们,急忙上前安抚,问她们需要哪些帮助?俄罗斯母子非常焦急地说到:“我希望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我的心里很恐慌,而且我马上要过生日,希望能够回到家里过生日。”为了安抚俄罗斯母子的情绪,饶良在中石化干部学院内,千方百计购买了一个生日蛋糕,送给她们。俄罗斯母子看到生日蛋糕后非常感动,接连几次感谢饶良。
饶良说:“虽然今年不能在家过生日,但是您能在隔离区过一次生日,也是值得纪念的,人生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处于一个不那么理想的环境之中,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当前的处境,活在当下,这才是人生的智慧。”
近期,区里的领导来中石化干部学院巡视工作时,也特意表扬了饶良的做法。希望他们再接再厉,灵活运用,在做好志愿者工作的同时也能让国际友人理解我们的工作,感受我们的善意。
外籍人士在集中观察期间,由于语言交流障碍,也会时常向饶良反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譬如用餐问题,在中石化干部学院集中观察的外籍人士用餐都需要提前和酒店工作人员沟通,但因为沟通障碍,误餐、送错餐等情况时有发生。饶良了解到这一问题后,找到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协商,日后外籍人员的预约用餐信息都由饶良统一收集好再传达给酒店前台的工作人员。因沟通不畅导致的用餐问题,就这样被饶良轻而易举解决了。
此外,在滞留期间刚入境的中国同胞和外交官们琐碎事情数不胜数,饶良和他的同事们按照上级部门的安全要求都尽力保障。饶良表示这是他的责任所在,每解决一件事,就感觉离战胜疫情更近一步,这让他很开心。
饶良对近期的志愿者工作还总结了一些经验“大多数时候,我们单纯给外籍人士讲政策是没用的,因为毕竟国情不同。最好的办法是了解他们当下的诉求,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
对接防疫物资认证,帮助多国人民抗击疫情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饶良这里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他真的在为此努力。在疫情期间饶良不仅做翻译志愿者,也一直在帮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捷克、科索沃、阿尔巴尼亚,美国等国外政府对接,通过欧洲认证机构帮助中国物资供应商快速获取必要合法的相关认证。
“中国现在的疫情好很多了,这都得力于大家共同的奋斗和配合。同时我认为我们需要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给其他国家。我在瑞士十多年,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现在瑞士所有商业全部停止,制造业上游供应链和下游市场同时出现危机,我在瑞士的旅游业务在此次疫情中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去帮助其他人,其实也是对我自己的帮助”饶良说。
最后,饶良表示,能够发挥语言优势,成为抗“疫”工作者中的一份子,让他觉得十分荣幸。同时,他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相信将每个人的点滴之力聚集起来,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来源:北京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