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侨界
战疫 | 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侨界在行动(四十)
2020年03月19日14:03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为了防止疫情倒灌回流,上海等各大城市都陆续在原有入境管控措施的基础上出台了更严格的限制规定。对上海来说,家里要守住,还要严防输入。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基层的侨界志愿者又该如何继续守好门、看好人?

杨浦:与隔离户的那些事儿

杨浦区大连路小区共有200多户涉外家庭——有的家里有“洋女婿”,有的是孩子在国外留学,还有30多家纯外籍居民住户……随着境外居民陆续返沪,这几日整个小区都处在忙碌状态。

3月8日晚上9时多,大连路居委会主任宛春强和社区民警、医生、侨界志愿者在小区门口焦急等待。在1小时之前,他接到在机场驻扎的街道工作人员信息:住在小区的日籍居民市川先生,乘坐日本名古屋飞上海的航班回沪了。

市川是一家物流公司的销售经理,说着不太流利的中文。在回国之前,他主动打电话给居委,告知自己的行程:“我跟我老婆说好了,让她搬出去住,全家只有我一个人。”

整整两周的隔离期间,市川很配合,半步不出家门。他说,自己已经把隔离当成了疗养。

境外居民返回小区隔离,为何会如此主动配合?“其实并非一直如此,之前也经历过一些小波折。”宛春强道出一段“辛酸史”。

韩国人尹先生在上海开了一家公司,一家三口住在大连路居民区。2月29日,尹先生的太太带着女儿从韩国回沪。居委会提出让尹先生搬出去住,否则就要一起隔离14天,但他们一家人最初并不愿意。

宛春强找了与他们关系较好的居民一起上门做工作,强调隔离的必要性,并承诺在隔离期间做好服务保障。一番好说歹说,尹先生终于同意,自己在外面找了一家宾馆,目前已经住满14天,结束隔离回家了。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居委会开始在小区里加大宣传力度。“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境外回沪人员一律要独立进行居家隔离,同住的家属需要搬出去住。”这样的规定逐步成为居民的共识。

闵行:恭喜你解除隔离!

“恭喜你,成功解除14天居家隔离了!”

3月10日上午10点,闵行区锦绣江南居委书记陈晴花,和小区韩籍居民李周映碰了碰拳头,并给他发放了所在小区的出入证。

2月24日,李周映的妻子带着孩子返沪。考虑到自己和小区居民的安危,李周映向居委进行了报备,并自觉要求全家一起进行居家隔离。

在居家隔离期间,李周映还成为小区的一名外语志愿者,帮助居委干部一起,在线上向外籍居民宣传小区的防疫防控措施——“我这里有个微信群,都是居住在锦绣江南区域的韩国人,群里现在已经有900多人。”

在这个微信群内,李周映自发地给不少近期回沪的韩籍同胞们排忧解难。他表示,群里80%的居民都对上海实施的医学观察隔离举措表示理解,剩下的20%居民主要是在回沪前并没有做好心理和物资上的居家生活准备,又不会说中文,因而有些担忧。

“小区的服务很到位的,每天会在规定时间给我们上门收生活垃圾,在附近超市和餐厅订购的外卖快递,也会由小区保安或者志愿者们送到门口,不用担心的。”李周映在微信群里讲述着自己过去14天的居家隔离生活体验,借此安慰近期返沪的同胞。

李周映表示,中国近期前往韩国求学的留学生等也需要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同样,韩国进入中国的人员也应该遵守疫情防控的隔离观察需求。“我相信在这样的举措下,两国的疫情都会逐渐好起来的。”

奉贤:一定遵守隔离要求!

3月13日晚上6点开始,奉贤区贝港三居的志愿者们就一直守候在小区门口。原来,小区里有一位留日学生小范当晚从日本回沪。按照规定,志愿者们要安排他进行居家隔离。

之前,小范的妈妈和外婆来过居委,详细咨询了有关境外回沪人员居家隔离的情况。晚上7点半左右,小范在浦东国际机场奉贤接待人员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小区。

到家后,居委书记叮嘱小范在14天居家隔离期间不能出门。如果需要买东西,居委可以帮助代买并送货上门。生活垃圾也由居委单日上门回收,物业将每天对楼道进行消毒,卫生所的医生第二天也会上门与其对接的——隔离期间,有任何事情都可以联系居委。

小范向居委和物业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说:自己一定会认真遵守14天居家隔离的要求,请大家放心!

来源:上海侨联公众号

(责编:闫枫、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