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解囊抗疫情”。北京市侨联副主席、鑫桥联合金融服务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然在市侨联倡议发出当日捐款100万元,用于购买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设备,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她说,大疫当前、抗疫有我。
“响应号召我当先”。北京市侨联常委、中国国画研究院院长陈忠洲第一时间响应侨联号召,他捐助的物资成为基金会收到的第一笔物资,他说:“作为市侨联常委,我必须要做点什么,侨界向来有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优良传统,每当国家有需要,海内外侨界一定会第一个响应”。目前,他已累计捐出了价值50余万元的6万个口罩,捐款12万元人民币。
“积极捐赠献爱心”。北京交通大学侨联主席阎学东,妻子张帆带头通过微信组织捐款。东城东四街道侨联主席陈慧华拿着10000元现金交到东四街道党群办,用于购买口罩酒精等物资。74岁的缅甸归侨东直门街道侨联主席庄毅表示:我捐1000元人民币给东城区侨联,请东城侨联安排送给奋战在防御病毒一线的勇士。多位侨联委员和老归侨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常委律师普法忙”。侨联常委陈旭明律师团队,从劳动与人力资源角度,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对北京、上海、广东等十三个省市关于如何处理相应的劳动关系所出台的新政策进行了归纳整理,对疫情期间假期管理、工资发放、返岗复工、劳动关系调整、平等就业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务工人员提供了法律参考。
“舌尖安全助抗疫”。大兴区侨联常委王冬是阳阳餐饮集团董事长。疫情爆发后,王冬马上从国外返回公司,立即成立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一方面确保公司防疫措施到位,另一方面迅速调拨各项物资和食材,为向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爱心餐做好准备。2月1日开始,阳阳集团开始为大兴区各个街道的30多个社区、隔离点、医药物资生产企业,每天送去约800份安全、美味、有营养的餐食。2月11日开始,为大兴区人民医院、广安门中医院南区、仁和医院的发热门诊送去500份免费的爱心餐。
“公益宣传树信心”。蒙古归侨屈稚量创办的北京海逸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时间自发成立了应急小组,与全国的广告人一起投入了抗击疫情的公益宣传行动,利用自身分布于全国各地四十个城市的媒体资源普及防控知识,引导大家坚定信心、提振士气,用实际行动支持抗击疫情。
“舍身小家为大家”。朝鲜归侨王莉华女士,除夕夜从美国到达北京后,顾不上和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抢抓时间和机遇,当天晚上就联系到了用于赠送抗击疫情防控前线的KF94医用口罩17万个、测温器7000个、一次性口罩10万个以及防护服、医用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充分彰显了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
“八旬老人献侨情”。日本归侨联谊会名誉会长陈富美已年过八十五岁,在这场疫情中她不仅给在京的老归侨打电话,还主动给在武汉、上海、广州等地区的数十位日本老归侨打电话一一进行问候,一句句贴心的话语,温暖着每位老侨胞的心。一条条无线的电波,传递着侨与侨间的大爱至诚;83岁的安贞街道安外社区侨联主席翟明义看到社工们挨家挨户地走访,大年三十都没回家,这几天又在小区外面登记检查,不光劳累,听说口罩也很紧张。她看在眼里,念在心上,联系孙女立马从网上买来2大盒共200个口罩。收到口罩后第一时间把200个口罩和500块钱交给了社区书记。她说:“如果再年轻点儿,我一定要求上一线。”89岁的印尼归侨谭祝堂委托女儿为东城区捐款,表示:我年纪大了,干不了具体工作,捐1000元为抗击疫情做点个人的努力。
“夫妻携手忙战疫”。北京市侨联青委会副秘书长邹以席、北京梅州人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钟碧珍是一对侨界夫妻。归侨妻子积极募捐,发动全球闺蜜,仅仅在一周就搜集46万余元的医疗物资火速送往武汉;医生丈夫“不甘落后”,向单位主动请战,强烈要求奔赴战“疫”第一线。世人都说,爱情无法定义,他们却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诠释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来源:北京侨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