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侨界
疫情防控侨力量‖请战 转产 填补区域空白 疫情面前这家企业尽显责任和担当
2020年02月25日16:42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打响,一线医用防护物资告急的讯息不断传来,濮阳市侨商联合会副会长、华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崇功在收到濮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的告急信息后,匆匆赶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动请战。当物资组的同志拿出一件隔离防护服,问他能否生产这种防护用品时,凭借多年的服装工作经验,王崇功当场表示,不仅可以做,而且保证做好,还要积极向防疫一线进行捐赠。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受领任务后,王崇功立即电话通知公司服装车间管理人员,成立抗疫防疫物资生产小组,紧急复工转产隔离衣。公司以前并没有生产过隔离防护服,对着这件样衣他们抱着“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决心,一下午时间就把原料采购到公司,然后打板纸,连夜拉布、裁剪,第二天上午八点就开始上线了。而此时正值春节假期,工人都已放假回家,加之疫情的严峻形势,大家都不愿再出来,组织职工复工复产成了最为困难的现实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王崇功给工人逐个打电话苦口婆心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成功组织20多人上班生产隔离防护服。每天早上7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加班加点组织生产。生产的第一批500套隔离防护服全部捐赠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二批500套隔离防护服捐赠华龙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其后又为台前县、清丰县、范县、市教育局各捐赠200套。

防护服投产后,面对市场上口罩严重不足的局面,他又决定引进口罩生产设备,经过多方努力,在东京河南同乡会等华人华侨帮助下,终于在大连一家企业找到口罩生产线并连夜拉回濮阳。从没有做过口罩的他,为解决技术问题从长垣相关企业请来技术人员协助紧急安装调试设备,而后又艰难的去组织采购生产口罩的无纺布、熔喷布、耳带、鼻梁丝等必备材料。经过紧张的调试,生产线终于在2月8日凌晨0时58分试车成功。

2月14日,生产的第一批口罩10000只,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华龙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解决了华龙区抗疫一线人员的燃眉之急。随即又陆续向市教育系统捐献20000只口罩和200套防护隔离衣,价值近10万元;向台前县捐赠10000只口罩……截止目前,累计为濮阳市疫情防控工作捐献口罩40000只,防护服1800套,价值约30余万元 。

在复工转产过程中,企业所在地党委政府特事特办,在华龙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协调下,快速办理了口罩、隔离衣的一类医疗生产资质。

在疫情面前,王崇功和他的华源纺织没有退缩,主动请战,迅速转产防护隔离衣,紧急购买调配口罩生产线,不但填补了濮阳市隔离衣和口罩生产线的空白,更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抗击疫情的战斗还在持续,王崇功和他带领的华源职工在做好职工防护工作的同时,正在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继续开足马力、加班生产,再接再厉,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抗疫防护物资。

来源:河南侨联公众号

(责编:闫枫、蒋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