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城乡各地纷纷实行严格的社区封闭预防措施。南通市广大侨界群众在积极配合防控工作的同时,始终关心着战“疫”一线,与疫区人民心手相连。
拦不住的捐赠热情
在崇川区社区,侨眷龚明龄是位年逾九旬的独居老人。疫情发生后,老人常常辗转难眠,总想为抗疫做些什么。于是,她与侨联组织多次电话联系表达捐款意愿。然而小区封了,老人自己也不便走远。于是,社区大门的那道栅栏成了老人和市侨联吴亚军主席的见面标志。老人拿出装着1万元人民币和1千美元的信封递给吴亚军,而那一千美元是儿子给他的生活费。老人说现在面对物质营养,精神养料更能让他心安。这位工作了一辈子的国企医生,多次捐赠的爱心老人在这场时代的灾难前让我们看到精神的力量。
挡不住的奉献之心
2月8日,做完腰椎手术不久,尚不能自如活动的南通华侨博物馆志愿者、侨眷顾麟老人,在微信中邀约博物馆负责人,表示要加入博物馆志愿者的抗疫斗争助力活动。带上口罩、搭上公交车、拖着行动不便的身体,老人来到银行营业点,取出了一万元,交给华侨博物馆主办单位负责人、南通市侨联主席吴亚军。“我虽然还不能上岗服务,但我继续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与侨界志愿者一起行动,为祖国的抗疫斗争作贡献。”用老人的话说,在疫情面前,腿不方便没有关心,有这颗心能支持力所能及的行动,就够了。
挥不去的号召之力
崇川区虹桥街道侨联分会副会长、市侨谊会一分会会长、侨眷陈慕君也已年逾九旬,他是一位从朝鲜战场回来的老战士,侨界的一名老党员。疫情发生后,老人积极响应市侨联在侨界发起的“汇集侨力、共抗疫情”慈善募捐活动,身先士卒,向市侨联募捐平台捐款11000元。在他的带头下,分会会员们纷纷响应,在短短的几天内,分会会员捐献25000余元善款,向侨界募捐平台缴纳,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老人说,这也是一场硬仗,那年他们抗美援朝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赢了,今天我们的国家就不会输。
其实像这样普通的侨胞、侨眷在南通侨界还有很多,在华夏大地有更多。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一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今天,这粒沙,与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一座山能够长久的独存。正是我们头顶这一座座山连绵不断,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国家屹立不倒。灾难面前,侨在行动,中国在行动,正是有这样一群普普通通的爱心人士,我们才在这个尚未过去的寒冬里看见春的希望。
来源:江苏省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