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新春海外华人圈里,最热主题词不是“拜年”而是“口罩”。自武汉蔓延而开的疫情让大家牵挂,中国口罩、防护服等急救物资特别紧缺的消息更是让大家揪心不已。而一提起口罩,北京市侨联海外委员、瑞士日内瓦华文教育基金会创办人和中文学校校长褚峻女士,觉得应该为自己的决断大大地点个赞。
大年初二日内瓦的凌晨,褚峻看到中国侨联募集物资的倡议书,没有半点犹豫就下单订购。中国侨联的倡议是上午发出的,那时日内瓦天还没亮。真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好多朋友就是动作稍微慢了一点,就很难再搞到了。
口罩突然紧俏起来。原本已经全款打给供货商的订单,供货方不能按原定数量供货了。褚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算保证了捐赠的口罩数量一点都也没少。
更让褚峻自豪的是她的团队,五天,只用五天的时间,第一批委托给北京市侨联调配的10000只口罩便通关启运。褚峻提起来就特别兴奋:“我从没有做过,我的老师们也都没有做过,最基本的怎么报关的程序一概都不知道,五天五夜大家都没怎么休息,打包、标签、报关、托运,一点一点地边学边做,就这样终于成功了,我们的团队真的非常棒。”“这期间,中国驻日内瓦总领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都给予我们全力的支持,衷心地感谢他们!”“今天凌晨,满载着瑞士华侨华人心意的上万只口罩的国航飞机起飞啦!”
“但我挺对不住我的老师们的”,她说:“我原本答应过给老师们也准备一些口罩预备着给自己或家人用。谁成想我们下了订单后,供应商那边的供货量也出现不足,只能保障两批捐赠口罩的数量。而那几万只已经报了关的口罩又不能再动。此时的日内瓦口罩已经脱销。”看到褚峻实在为难,老师们便不再提口罩的事了。一位老师的父母来瑞士探亲,父母双双来做义工在学校忙前忙后。回国时他们到医院门口每人拿了一个口罩,在飞往北京的路途上用。
朋友们不知道的是,褚校长远在北京的妈妈和大姐也没有口罩啊。褚妈妈在住院,每天要到医院照顾妈妈的大姐听说褚峻给国内捐了成千上万的口罩,便求助于妹妹褚峻寄些回家来。褚峻实在难以启齿,真不知道该如何向亲人解释她“没有口罩”的事情。想着大姐每天用毛巾自制的口罩往返于医院家里的样子,心里也觉得实在对不住家人。令人欣慰的是母亲转危为安,即将出院。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褚峻知道如果时光能再回转倒流一次的话,她也还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这是责任和义务。不这样做,我内心不安!”褚峻说。
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
来源:北京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