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
《世界侨情报告(2019)》蓝皮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2020年01月13日14:46  来源:中国侨联

2020年1月10日,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世界侨情报告(2019)》蓝皮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北京华文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的撰写人员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代表以及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共30余人出席发布会。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在发布会上分别致辞。张春旺所长表示,在 “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华侨华人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移民便利化的背景下,侨情研究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海外侨情也发生了新变化。侨研所通过梳理年度侨情,希望在为侨服务方面作出更多贡献。谢寿光社长表示,华侨华人在中国复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如何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需要有新的数据和学理支撑,因而年度侨情梳理很有必要,并对蓝皮书如何长期坚持提出了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发布会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主持。

侨研所所学术交流研究部主任、《世界侨情报告(2019)》副主编胡修雷介绍了《世界侨情报告(2019)》的总体情况和主要内容。中国侨联副秘书长、经济科技部部长赵红英,中国侨联联谊联络部副部长朱柳,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ISSCO)会长、厦门大学教授、暨南大学特聘教授李明欢,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陶庆华,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国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传播中心主任林跃勤,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晓坚,暨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张小欣,北京华文学院教授、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嘉郁,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路阳等在研讨会上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侨研所首次发布世界侨情报告,是一次破冰之旅,意义重大,报告有亮点,兼具学术性与资料性,关注整体性和差异化,体现了较高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涉及面非常广,对学术研究与侨务工作具有参考价值,也有助于提高社会认知,助力学者研究,吸引公众关注。报告是涉侨研究机构着力打造、建设的新平台,是建设华侨华人研究权威智库的重要一步,是侨务智库的一项标志性成果,为涉侨机构、侨务工作者及各界关注华人研究的人士了解侨情变化发展提供了可靠、重要的参考依据。

学者们也对蓝皮书下一步的编撰提出了意见建议,如要有全局性视野,重点把握侨情的变化趋势;要有持续性,加强数据采集、信息筛选的制度化建设;要明确界定侨情的定义和范围,增加专题研究、动态研究、热点追踪,借助外力开展一些有深度、有宽度的研究等。

张秀明在会议总结中感谢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侨研所将持续关注海外侨情变化,把握好前沿性、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继续努力编写好侨情报告。

《世界侨情报告(2019)》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组织编写,作者主要为侨研所的研究人员。报告是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编写的首部海外侨情年度报告,在力求信息及时准确的基础上,按照总报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等五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地理空间分布,集中梳理了华侨华人比较集中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30余个国家的侨情信息,同时对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社、侨团、侨报、侨商、侨教等信息也有所涉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去繁就简、去粗取精的甄选、分析与整合,力争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展现一年来海内外侨情的发展概况、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政策变化等。

《报告》坚持用数据说话,辅以分析;以大国为主体,兼顾区域;重点关注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在整理已有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报告力求对海外侨情发展趋势做出初步梳理;注重从宏观层面梳理海外华侨华人的政策、生活状况,注重实证研究,探讨海外华侨华人生存发展的特征、总结其规律,为侨联和侨务工作者、华侨华人和国际移民研究者及关注侨情动态的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参考。

(责编:皮博、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