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联文库>>领导讲话
万立骏同志在2019年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基层侨联建设经验交流暨业务培训活动上的讲话
(2019年11月13日)
万 立 骏
2019年12月09日09:35  来源:中国侨联

同志们:

大家好!正值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美好时节,我们齐聚西子湖畔,举办2019年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基层侨联建设经验交流暨业务培训活动。这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是全面落实十代会部署、加强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次重要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国侨联改革要求和十代会工作部署,突出分类指导,总结交流大中城市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启动基层侨联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规范华侨事务预算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推动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实现新发展,开创新时代侨联工作新局面。

刚才,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发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侨联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主任宿忠民同志介绍了基层侨联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建立有关情况,体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对侨联工作的热情支持。我们还向36个侨乡地区的基层侨联组织颁发了第一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听取了浙江、北京、上海市侨联推进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交流,大家讲得都很好,有思路、有部署、有措施、有成效,结合了实际,谈出了观点,体现了思考。这3家的工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地侨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继续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与会各省区市侨联也认真准备了书面交流材料,还将进行大会交流发言和分组交流。我们相信,通过交流分享,互学互鉴,启发思路,扬长避短,一定会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深刻理解侨联在新时代的使命和任务,更加有力地推动侨联基层组织的发展。

下面,我就贯彻中央要求,进一步抓好侨联基层组织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真抓实干,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侨联组织的优势在基层,活力在基层,生命力在基层,侨联工作的重点也在基层。 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部署,落实中国侨联改革要求,强“三性”、去“四化”,破解侨联工作的难题和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十代会以来,全国侨联系统上下高度重视,目标一致,认真部署,细化措施,真抓实干,推动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迈出重要步伐。

(一)加强顶层设计,为各地提供政策依据

一是十代会修改通过的中国侨联章程新增了基层组织一章,从根本上明确了基层组织的地位、作用、任务。二是在出台《基层侨联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提出基层组织建设六方面关键点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反复征求意见,制定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五大建设的目标任务,这样就形成了章程、条例、意见为一体的系统工作安排。三是在机构改革中专门成立基层建设部,专责推动基层侨联组织建设。

(二)加强支持保障,着力破解工作难题

一是围绕基层组织政策困扰,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中编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支持,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基层侨联组织无法申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的制度性难题。二是围绕基层组织经费困扰,出台《中国侨联关于华侨事务预算专项经费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对本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中编办赋予侨联系统使用管理的华侨事务预算专项经费,根据侨联的性质与特点进一步明确使用范围,系统性解决基层工作经费难题。三是围绕基层组织活跃度不高的困扰,中国侨联安排经费会同各省级侨联开展了基层侨联干部大培训、支持“侨胞之家”建设、侨爱心医疗队和困难归侨侨眷技能培训等四个专项工作,帮助基层侨联组织提高工作能力,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三)加强工作指导,为各地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一是中国侨联提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作出大贡献”的工作要求,会领导分头带队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研究问题、谋划思路,推动建设。二是编发了20期《基层侨联建设》简报,宣传推介十多个省市基层侨联好的经验做法。三是基层建设部加强分类推动,深入一线,靠前指导,参加基层活动,营造重视基层、支持基层、共抓基层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工作创新,探索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各地侨联按照中国侨联的统一部署,紧紧依靠党和政府,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结合地方实际,大胆创新,形成了不少新思路新途径。一是在基层侨联建设上,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西、重庆实现了县区侨联全覆盖,不少侨联组织在机构改革后得到加强,增加了编制和经费。河南省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列入省委专项督导,3个省辖市侨联由副处级升格为正处级,全省157个县区侨联即将实现全覆盖。二是在政策措施上,上海、江西、浙江、福建等侨联都出台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对基层侨联建设提出更明确具体的要求。三是在“侨胞之家”建设上,各地侨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突出共享、共建、共用特点,增强“侨胞之家”为侨服务功能,吉林、上海、浙江、福建、湖北、山西等省侨联对“侨胞之家”进行了评星、评级示范创建,四川、天津、辽宁、河北、广西、云南、贵州等省都加大了“侨胞之家”建设力度,中央和国家机关侨联也对13家部委单位侨联“侨胞之家”集中授牌。四是在两个机制建设上,安徽、湖南、山东侨联会同省委教育工委出台加强高校侨联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上海、浙江侨联专题召开高校侨联建设研讨会,北京、湖北、黑龙江等省侨联也进行了有益尝试。五是在智慧侨联建设上,福建、浙江、陕西、四川侨联积极探索网络新媒体为侨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更好为基层侨联服务。此外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兵团侨联也加大了基层侨联建设的力度,探索做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路径和方式。对十代会以来,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中国侨联党组给予充分肯定。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这两年侨联基层组织建设有了很大改观,但侨联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仍然比较薄弱,归侨侨眷的底数还不精准,对侨联基层组织设置方式、运行机制、活动方式的研究还不深透,规律性的认识有待深化;分类指导的力度还需加大;对基层支持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基层侨联干部培训的覆盖面不够等。这些问题,有些是历史形成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有些是地方党委政府需要重视关心的,还有是地方和基层侨联主动性、创造性、攻坚克难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有针对性予以解决。

二、提高站位,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抓好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上强调,要大力健全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加快新领域新阶层组织建设。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直面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敢于攻坚克难,注重夯实群团工作基层基础。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特别强调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强调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律保障、科技支持的社会治理体系,这都对侨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侨联组织的初心和使命,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从侨联事业发展的维度,从侨情变化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强化责任,形成自觉。

(一)立足党中央对侨联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心,深刻认识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侨联工作和侨联改革,通过出文件、明方向,交任务、给支持,送关怀、提要求,强指导、重推动,给予侨联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心。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十代会,赵乐际同志代表党中央致词,有力推动侨联事业发展。以中央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中国侨联改革方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过程中,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海外华人华侨社团联谊职能划归中国侨联行使,发挥中国侨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作用。如何将党中央重视和关心转化为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的实际行动,如何将党中央关于侨联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是摆在各级侨联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这需要中国侨联、地方侨联、基层侨联同题共答,形成合力。要充分认识到,没有数量庞大、工作活跃的基层组织作支撑,党中央的重视和关心就很难直接传递到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中,党中央关于侨联工作的决策部署就很难普遍落实,就会使侨联工作悬在半空中,热在上面、冷在下面,覆盖面和实效性就很难保证,与最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我们始终强调侨联组织的优势、活力、生命力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

(二)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侨联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加强基层侨联工作的必要性

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是全方位的,发挥侨务资源优势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也是全方位的,如何更好地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就是新时代对侨联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比如,如何更有针对性做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服务创新驱动和区域发展战略;如何发挥侨融通中外、联系广泛的优势,讲好中国故事,营造对我有利外部环境;如何用好侨的人脉、资金、技术等资源,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扩大基层组织覆盖,发出侨的声音,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治理,等等。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侨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紧紧依靠党和政府,进一步发挥好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作用,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基层工作搞活跃,把侨联工作品牌和活动向下延伸,让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广泛参与,在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积极参政议政、弘扬中华文化、参与社会建设工作等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三)立足侨联工作对象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深刻认识加强基层侨联能力建设的紧迫性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侨,只有把侨的问题搞清楚、弄明白,工作才可能做到关键点、要害处。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侨胞群体数量在增加、分布更广泛、结构更多元、流动在加大、差异很明显、作用更突出。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们对侨的底数掌握不够精准,基层侨联组织覆盖面还不足,对新侨的吸引力凝聚力还不够强,工作覆盖还不到位,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还不能适应侨的需求,基层侨联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特别是目前全国侨联系统只有2万多个基层侨联组织,还存在没有覆盖的盲区,中西部地区还有一定比例的县区尚未成立侨联,企事业单位、院校、园区等归侨侨眷相对集中的地方侨联组织还有不少空白,许多基层侨界群众还感觉不到侨联的存在。为此,我们必须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下大力气推进基层侨联建设。

(四)立足海外侨胞对侨联工作前所未有的期待,深刻认识加强基层侨联服务工作的针对性

许多侨胞认为,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侨联组织已成为直接面向广大侨胞开展侨务工作的主要依托,对侨联工作寄予厚望。综合各方面情况,侨胞对侨联工作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历史遗留问题、回国发展问题、落叶归根问题、华侨出入境便利问题、经济纠纷问题、政治参与问题、海外华文教育问题、海外侨社发展问题、参与侨联工作问题等方面。对标海外侨胞的需求,我们各级侨联为侨服务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更加深入了解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所需所求所期所盼,围绕他们的需求设计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不断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做侨胞贴心人。

(五)立足侨联海外联谊联络工作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深刻认识基层侨联海外工作的敏感性

侨的工作历来与国际大环境息息相关,随着国际形势发展和中外关系变化,我国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海外联谊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海外侨务工作的敏感性由东南亚向西方国家蔓延扩散,引才引智工作敏感性明显增加,个别侨胞告洋状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大家一定要清醒认识到,侨联组织是政治组织,侨联工作是为党团结凝聚侨,侨联干部是党的干部的一部分,政治性是侨联的灵魂。基层侨联处于海外联谊联络的一线,尤其需要增强政治意识,牢记涉外工作无小事。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对外交往中要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敏感性,加强分析研判,注意内外有别,讲究方式方法,把工作做细致、做到位,为党的侨务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在看到侨联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规律性和不平衡性,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分类指导。比如,在侨乡地区,基层侨联建设要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基层侨联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在中西部地区,基层侨联建设要增量扩面,加大县区、街道等基层侨联建设力度。大中城市是新侨及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集中地,大中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各类园区和“两新”组织等聚集了一大批的侨,抓住了大中城市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就抓住了整个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点和增长点,这也是我们组织这次活动的重要考虑。中国侨联党组在前一段时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按照中央部署认真抓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把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特别是城市基层侨联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实现这个奋斗目标,需要全国侨联系统齐心协力、上下联动、持之以恒地加以落实。

三、开拓创新,加大力度,开创侨联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各级侨联组织要按照党的群团改革和十代会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加强基层侨联建设,努力实现基层侨联组织“数量要明显增加、底数要相对清楚、组织力要显著增强、干部能力要有所提升,保障机制要更加有力”的目标任务,推动基层侨联实现“五个转变”:

(一)推动基层侨联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有形覆盖”就是指建了组织,挂了牌子,有了人员;“有效覆盖”就是指基层侨联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全部工作都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够为侨界群众提供有效服务。侨联组织能否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一个重要的指标和影响因素就是组织的覆盖面。只有织牢织密覆盖基层组织的广泛网络,形成规模和体系,才能汇聚系统合力。具体到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就是要看成员数、组织数、干部数、阵地数是否达到适应形势要求和工作需要。根据新时期党中央“大抓基层”的精神,侨联基层组织必须首先坚持应建尽建的原则做到“有形覆盖”,实现数量的明显提升。同时,既注重形式更注重实际效果,通过增强活力、提质增效,达到侨联组织在基层的“有效覆盖”,组织力、凝聚力、影响力有明显提升。比如,在宣传方面,要从保持传统的“制度上墙”基础上,进一步转变为综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主动引领舆论宣传,引导侨界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和各项侨务政策。只有实现理念上的转变,才能实现基层组织“建、管、活、用”的逐步升级。一是抓基础保障。注重把工作重心落到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倾斜到基层,强化活动阵地建设、增强服务功能、配强人员力量、加强经费保障。二是抓系统推进。加强上级侨联组织对所属基层侨联组织和涉侨社团的指导,搭建组织联合、资源整合、服务共享的平台,实现互利互惠、协调发展。三是抓作用发挥。以侨界群众的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导向,优化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增强活动实效,切实提升侨界群众对侨联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二)推动基层侨联从“行政推动”向“功能驱动”转变

侨联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群团组织而不是党政部门。基层侨联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依靠行政体系和编制、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去推动,还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归侨、留学人员相对集中的新兴业态和社会组织,哪里侨胞多、条件成熟,就在哪里建组织、就把服务和功能延伸到哪里,努力覆盖侨胞所从业的各个领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组织体系。一要注重发展布点。积极探索“基层侨联(涉侨社团)+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工作机制,在“高校、园区、企业、社区”推动设立基层侨联组织或者设立侨联分会、小组、工作站,特别是在侨胞集聚的海创园、科创园等创业创新平台中建设功能型基层侨联组织,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创新创业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二要提质扩面服务侨胞。因地制宜,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为侨服务机制,力争在社区、街道侨联中实现基础服务,在县(市、区)侨联中实现品牌特色服务,分层分类构建“侨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侨联服务网络体系。三要拓展外延引领发展。积极推行“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模式,鼓励地方侨联、高校和科研院所侨联与海外校友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合作,协同三方共同发力,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需求、大学的人才需求与新侨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

(三)推动基层侨联从“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

基层侨联组织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基层侨联工作应主动融入社会建设的大局中,不能只唱独角戏,更需要加入大合唱,要织好“两张网”,善于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一是突出共建。要积极依托各级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打破行业、领域隔阂,组织发动侨界自身的力量,协调依托街区等各方面力量,主动加强与其他群团组织合作,通过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为侨服务阵地的效能。二是促进共享。要开放办侨联、开门办侨联,注重借鉴党政部门和其他群团组织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统筹各种侨务资源,共同扩展服务社会的空间,做到信息共享、阵地共享、文化共享,为侨界群众提供创业帮扶、文化交友、生活咨询等“菜单式”服务,增强侨胞归属感。

(四)推动基层侨联从“传统模式”向“智慧模式”转变

在做好线下侨联组织建设的同时,要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进一步团结凝聚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是适应时代发展、适应侨的分布、适应群团特点、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现实需要,线上线下结合、传统和智慧互动,将有力提升侨联基层组织联系面、活跃度。一是加强“网上侨联”建设。注重应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把网上侨联建设与建设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侨联组织体系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推进侨联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微信服务平台、专属邮件系统建设,使之与侨联各项工作有机融合。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和网络平台,亮出侨联旗帜、发出侨界声音,在涉侨层面上起到引导舆论、鼓舞士气的作用,把广大侨界群众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二是加强互联网服务。不断丰富网上“侨胞之家”和网上侨联阵地的服务内容,即时发布信息、推送侨刊乡讯,传递家乡好声音,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做好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等,增强交流互动、维护权益、法律咨询等功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对外交往需要。特别是在当前“最多跑一次改革”等有利背景下,要积极推广和深化海外侨务“全球通”等创新举措,努力配合有关部门将政务服务、司法服务、海外信访服务和领事保护等服务事项统一整合到为侨服务中来,为侨胞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

(五)推动基层侨联从“补齐短板”向“延伸跳板”转变

基层侨联建设水平不一,各地千差万别。实现广泛覆盖的目标,必须对标《关于新时代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的要求,存在不足的一些侨联组织需要补齐短板,发展较好的侨联组织需要紧跟侨胞需求创新服务、延伸跳板。一是大力推进枢纽型侨联组织建设。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对所属社团组织的支持和引导,使大大小小的社团成为侨联组织的“二传手”延伸到各个涉侨领域。大中城市的侨联组织尤其要关注新侨为主体的海外校友会等社团组织发展,切实为其组织和活动提供方便和支持。二是大力推进示范性“侨胞之家”建设。“侨胞之家”作为侨联直接联系服务广大侨界群众的阵地和依托,各地要逐级开展示范创建活动,规范建设。中国侨联将持续扶持一批“侨胞之家”提质增效,在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四、把握规律,强化责任,提升做好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是一项短期难出成效、长期必见真章的基本功、良心活。组织建设也是一门科学,我曾在全国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过,新时代侨联基层组织建设要牢牢把握“六个关键点”:一是要注重强化系统推进的观念,二是要注重用好“党建带侨建”工作法宝,三是要注重通过扩大覆盖面来做好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四是要注重利用互联网做好联络服务和宣传引导工作,五是要注重做好新侨和留学归国人员的组织建设工作,六是要注重加强对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分类指导。学习党的组织建设经验,把握群团组织建设规律,结合推进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有三个方面需要科学把握。

(一)正确处理好“党建带侨建”和“侨建促党建”辩证关系,增强基层侨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党建带侨建”和“侨建促党建”一体两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讲政治是对侨联组织第一位的要求,“党建带侨建”是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重要法宝。基层侨联组织不健全、存在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党建工作有缺失,因此更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支持,把侨建纳入党建的总体部署,在党的基层建设大格局中不断推进侨联基层组织建设。“侨建促党建”要求侨联工作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把广大侨界群众凝聚起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投身新时代各项建设事业,不断提高“党有号召、侨有行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基层侨联要将巡视和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增强基层侨联建设的契机,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和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振奋精神、攻坚克难,作出贡献,做到有为有位。

(二)正确把握“为侨服务”和“为大局服务”的辩证关系,提升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效能

“为侨服务”和“为大局服务”是辩证统一的,侨联为大局服务是通过为侨服务来体现的,为侨服务的同时也是在为大局服务。只有不断提升为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做到为大局服务。在一些地方和基层,“为侨服务”和“为大局服务”有时会被割裂开,没有形成辩证统一的认识。我们每年举办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既是为侨服务,同时也是为大局服务;我们为侨胞投资兴业做好跟踪服务,既是为侨服务,也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各级侨联要找准为侨服务和为大局服务的结合点、切入点,打造一批符合党和国家事业需要、侨胞欢迎和认可、侨联组织大有作为的品牌和活动,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参政议政、社会治理等方面展现新作为。

(三)正确把握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的辩证关系,做到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实现有效覆盖

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双轮驱动、有效结合,这是加强基层侨联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方法。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关键是提高侨联组织覆盖面,同步增强侨联组织的工作内涵,只有处理好侨联的组织对象与工作对象的关系,才能解决好直接联系和服务侨界群众的载体问题。没有工作覆盖的组织覆盖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基层侨联组织既要“建起来”更要“活起来”,组织活力才是推动组织建设的关键。当前,基层侨联建设还不同程度存在薄弱环节和领域,需要同步推进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侨味”的活动与服务,真正体现“知侨、懂侨、爱侨”,真正做到把侨界群众“组织起来、活跃起来、行动起来、贡献起来”。

这次经验交流活动之后还要配套进行业务培训,就基层侨联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华侨事务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进行培训。这两项工作都是中国侨联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逐步解决制约基层侨联组织发展问题的新举措,是群团改革与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赋予侨联的新任务,对进一步加强基层侨联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基层侨联组织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制度和管好用好华侨事务专项经费,对各级侨联而言都是新任务新职责,需要构建一个新的工作系统,制定一套新的规章制度。各级侨联要从政治高度上重视和把握这两项工作的政策性和严肃性,抓好落实、扎实推进。

同志们,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推动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新发展,广泛团结动员广大侨界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蒋琪、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