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春风化雨 文明家国
2019年09月25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重学习 书香遍神州

  本报记者 张 贺

  从1950年开始,一场遍及全国的识字扫盲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识字班、扫盲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语言学家王宁曾在青海从事农村扫盲,农民对文化的渴求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有的家长主动把地铲平磨光,把树枝削尖,让她教孩子写字。王宁说:“扫盲运动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认得几个字,更重要的是促使农民开始重视文化和知识。”

  各地想出了不少适合群众的识字办法,比如编写“识字记工课本”,帮助不识字的群众从自己的名字学起,然后学各种农活、农具和牲畜的名字,学习记账格式。因为贴近日常生活,仅用两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就能让农民初步掌握记账、记工的本领。各地还纷纷推广“速成识字法”。仅1953年就有700多万人用速成识字法脱盲。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为识字脱盲添加了一件利器。1960年6月5日,注音识字展览会在北京举办,有1.3万多人前来参观。展览上,一个特殊的笔记本吸引了大批观众。这个笔记本看上去犹如天书,到处是图画。笔记本的主人叫张文顺,是吉林省永吉县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因为不识字,张文顺用画图代替文字。每逢开会,领导布置托儿所工作,他画小人;布置密植,他画一个框框,上面点满了黑点。这种图画文字当然记不了多少东西,回到村里向群众传达几句就没说的了。张文顺从1959年11月参加注音识字学习,只用两个月,就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从此,他的笔记本再也不求助于画图了。

  扫盲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80%下降到52%,先后有1亿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据2017年统计,我国文盲率已经下降至5%左右,基本消灭青壮年文盲。

  新中国通过普及教育和扫盲运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历久不衰的学习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社会的阅读和学习风气更加浓郁。今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视察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时说,“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目前,全民阅读活动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各地各部门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每年吸引8亿多读者参与。

  

  传家风 激发正能量

  本报记者 杨 昊

  湖南省衡南县茶市镇何祠村有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户主何芳静今年84岁,是一位有着41年教龄的乡村教师。每年春节,何芳静都要召开一年一度的家庭座谈会,一家人坐在一起讨论子女的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24年。

  时光流逝,这个家庭在岁月中沉淀下“和睦、俭朴、勤奋、创新”的家风,在良好家风带动下,何芳静的子孙辈都个个优秀,引人羡慕。今年,何芳静一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家国从来两相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我国有4亿多个小家庭,一起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正如何芳静家庭一样,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家庭建设、家风营造,一起浸润和滋养着社会风尚。一系列创建活动,也让家庭文明成为普遍追求。在广袤的城乡之间,全国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农户等活动如火如荼,成千上万的小家庭走出家门,走进社区,比一比、晒一晒,展现幸福、绽放美丽、引领风尚。

  北京的李澍晔不仅自己全家热爱阅读,还在社区开起了知识讲座;河南的刘付贵家庭孝亲敬老美名扬,还组建了义务宣讲团,在社区讲了200多场;广西的龙素日家庭与残疾人联办合作社种植蘑菇,想方设法帮他们自立自强……

  从家庭到邻里,从邻里到社区,从社区到社会,家庭文明向社会文明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正能量,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正一起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越来越深入人心,国民获得的精神和道德滋养也将越来越丰厚,实现中国梦就有了温暖而深沉的力量来源。

  

  除旧俗 文明树新风

  本报记者 郑海鸥

  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正在成为一股新潮流。近日,北京市顺义区一家农场内花团锦簇,30余对来自社会各界的新人身着新婚盛装,在亲朋好友和居民群众的见证下共赴集体婚礼,活动庄重而不失热烈,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相信“真正的爱情不是高价彩礼、奢华婚礼,而是真心与坚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文明节俭的婚俗与婚礼。今年的5月20日,河北省河间市的30对新人共同迎来“零彩礼”新人集体婚礼;江苏镇江句容市10对新人在七夕节骑着自行车来到婚礼现场,他们没有婚纱、不收红包,接受了2000余人的深深祝福……没有大操大办、高价彩礼、恶俗闹婚,以爱情为本、家庭为重,简约的形式、丰富的内容,让人生的重要时刻更显单纯、清新、值得回忆,也吹来了阵阵文明新风。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风气的转变显著地折射在婚姻上:1950年5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自由恋爱、法律保护取代,广大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下解放出来。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天价彩礼、奢侈浪费、大操大办、人情攀比、低俗闹婚、拜金盛行等问题突出,对此,各地通过出台乡规民约、规章制度,反对铺张浪费,推进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新风。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2018年,民政部专门召开全国婚姻礼俗改革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构建简约适度的婚姻礼俗礼仪,形成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在婚俗改革上的制度化建设让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千千万万自由、美满、健康的婚姻和家庭作为发展的基石,汇聚成推动新中国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

  

  讲奉献 爱心暖万家

  本报记者 易舒冉

  52岁的牛广成,人称“老牛”,之所以叫老牛,是因为他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一心从事志愿服务工作。2013年,老牛成立公益组织古美社区环保服务中心,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在社区试点先行,老牛想尽办法,寓教于乐,给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还和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一起研究垃圾分类的器具。老牛说:“垃圾分类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作,还有很多志愿工作可以做。”

  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乡村振兴,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邻里守望,只要有群众需要的地方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在天津市和平区的街头巷尾,总有一群志愿者在公交车站扶老携幼,在十字路口指路答疑,在社区花园开办活动……30年前,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的13位居民自发组建服务小组,给困难群众搭把手,成为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现在,每3名常住和平区的居民就有1名是志愿者。

  再看全国,实名注册的志愿者总数已突破1亿,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超过58万家,“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广泛社会共识,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激发新效能。相关部委颁布实施的《志愿服务条例》,制定出台的《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开展,“阳光行动”“春雨工程”“圆梦工程”等一系列志愿服务行动计划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志愿服务不仅是邻里相助的爱心善举,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构成。如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正日益让民族传统美德散发出新的馨香,社会文明程度也随之不断提升。

  

  图片说明:

  图①:孩子们在诵读经典。 

  王 晓摄 

  图②:四川达州火车站开展春运“暖冬行动”,为出行旅客提供便民服务。 

  邓良奎摄 

  图③:北京国际接力马拉松赛上,北京职工体协表演木兰扇舞。 

  阿 静摄 

  图④:国家图书馆一景。 

  资料图片

  版式设计:郭 祥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25日 11 版)
(责编:蒋琪、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