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向体育强国阔步前行
刘  峣
2019年09月24日10: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中国体育发展史演绎着一个个荡气回肠、属于所有中国人的精彩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便承担起提高国民体质、展示国力、凝聚民心的作用。“把‘东亚病夫’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这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那时发出的心声。

  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获得新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新中国体育力量的登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强。

  1979年9月,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年仅17岁的陈肖霞夺得中国首个跳水世界冠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伴着改革开放的铿锵鼓点,这个充满豪情的呼声,成为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就在陈肖霞夺冠的同一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地位,重回奥运大家庭的中国体育阔步走向世界。

  那是很多中国人如数家珍的镜头: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重返夏季奥运会赛场,许海峰为中国队射落奥运首金。截至2018年底,中国运动员在各类国际大赛中获得世界冠军3458个、奥运冠军237个,创超世界纪录1332次……

  1981年3月,中国男排战胜韩国男排,取得男排世界杯入场券。喜讯传来,守候在收音机旁的北京大学学生欢欣鼓舞,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个青春洋溢的呐喊,激荡起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与奋斗豪情。

  也是在那一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上全胜夺冠,拉开了传奇的“五连冠”序幕,女排精神上升到民族精神高度,一直延续至今。

  从女排精神到乒乓精神、女足精神,新中国体育的70年岁月承载了无数家国情怀与功勋荣耀。在百废待兴的年代,体育让中国人找到了民族自信与自尊;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体育精神激励着年轻人投身大潮、激荡梦想;在新时代,体育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凝心聚魂的强大动力。

  “中国何时有人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曾几何时,百年前“奥运三问”萦绕在中国人心头。从解答第一问到实现第二问的目标,中国人花了半个多世纪,而从实现第二问到完成第三问,只用了24年。体育与国运息息相关,中国体育的追梦之路,伴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之路。

  体育,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先锋。48年前,“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推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中国与世界交流之门越开越大。在中国竞技体育勇攀高峰的同时,中国运动员的实力与风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和释放。以姚明、刘翔、李娜、朱婷等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在世界体育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们凭借开放、自信的品质,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和喜爱,展示了新一代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的态度得到了广泛认可。继成功主办夏季奥运会之后,2022年冬奥会的圣火也将在中国点燃,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届时,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再次领略开放包容的大国气象。

  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8月8日成为中国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从风靡全国的马拉松、广场舞,到年轻人热衷的足球、篮球;从重焕光彩的传统体育项目,到逐步“走出山海关”的冰雪运动……健身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70年来,中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中国经济大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育消费被激活,健身服务业和竞赛表演业日益活跃;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和品牌实现了“走出去”。到2035年,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70年峥嵘,中国体育同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70年拼搏,体育强则中国强的声音越发响亮。

  70年,体育强国进行时!

  本期统筹:刘  菲

  版式设计:潘旭涛

  

  图片说明:

  图①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实现“零的突破”,夺得男子自选手枪射击比赛金牌。图为许海峰在领奖台上。

  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摄  

  图②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金牌。图为杨扬在领奖台上。

  新华社记者  罗更前摄  

  图③④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

  新华社发  

  图⑤ 中国女排教练郎平(中)和团队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庆祝夺冠。

  资料照片

(责编:蒋琪、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