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基层建设
河南省侨联运用“一体两翼四轮”工作模式着力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2019年09月06日15:14  来源:中国侨联

河南省侨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要求,按照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部署,认真学习领会《基层侨联组织工作条例》和《关于新时代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挖掘河南独具特色的人口、历史、文化等方面优势,明确“一体两翼四轮”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新格局。

一、一体就是以“党建带侨建”为统领,在扩大组织覆盖面上求突破

侨联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自觉坚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是侨联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河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侨乡,针对侨联基层组织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等问题,省侨联坚持把“党建带侨建”作为深化基层侨联改革的突破口和“总开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基础优势,推动侨联组织在基层“全面开花”。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提供政策保障。联合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侨联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力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侨联工作进基层、进社区、进高校,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带侨建制度,把基层侨联建设纳入党建的总体格局。特别是中国侨联《关于新时代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指导意见》下发后,省侨联迅速向省委分管领导进项专题汇报,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喻红秋就文件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按照喻书记批示精神,省侨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全省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出台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为基层侨联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二是争取党政支持,加强联系指导。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大调研”活动,省侨联班子成员分组赴全省重点地区,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侨联工作的支持,通过建立直接联系点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先后助推洛阳市、濮阳市、漯河市等依据指导意见,落实县级侨联全覆盖。联合省直机关工委,对省直单位侨情进行普查调研,建立包含1100余人在内的省直侨情数据库,为成立省直机关侨联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筑牢组织根基。明确要求各级侨联兼职副主席所在单位应建尽建侨联组织,积极推动侨商会、侨青会等成员单位通过联建共建的形式成立侨联组织,注重在新侨和归国留学人员较为集中的高校、园区、“两新”组织扩大组织覆盖面,加快了新时期侨联组织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两年来,省级层面共推动新建企事业单位侨联组织9个,高校侨联组织15个,“两新”侨联组织8个。

二、“两翼”就是以“侨胞之家”规范化建设和“零距离聚侨心”两项品牌工作为重点,在服务基层侨界群众上求突破

侨联组织优势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工作重点也在基层。为了尽快打通服务基层侨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省侨联采取党群共建共用服务阵地的模式,积极开展“侨胞之家”规范化建设,在基层形成“建侨家、连侨心、促和谐”的浓厚氛围。目前,全省共有各级侨胞之家236个。

一是在归侨侨眷聚集的基层社区建设“侨胞之家”,重点开展思想引领、文化活动、海外联谊、扶贫济困等工作,把侨联组织建到群众家门口,把工作重心放在普通侨界群众身上,让侨界群众想得起、找得到,有效增强了基层侨联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积极推动基层侨联依托信访接待大厅、诉讼服务大厅、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以涉侨矛盾纠纷调解为主要功能的“侨胞之家”,安排专人进驻,通过减免诉讼代理费用、主动参与纠纷化解、提供法律咨询建议、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有力提升了侨联组织在广大侨界群众中的影响力。中国侨联法顾委主任张耕来豫调研时高度评价此项工作。

三是在园区、企业、高校等新侨和留学归国人员聚集地建设“侨胞之家”,按照先“筑巢引凤”、后“培育放飞”的工作思路,不断培育新侨骨干、壮大新侨实力、涵养新侨资源,定期开展 “侨青创客面对面”、“侨智沙龙”、鹊侨会等活动,并探索成立了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新侨创业创新协会、侨联青年委员会等社团组织,服务新侨交流的载体日益丰富。

在“侨胞之家”建设过程中,省侨联通过对基层走访调研,发现部分基层侨联干部对主责主业还不清晰,缺乏在侨联工作中增长才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和侨界群众对不上话、交不了心。

为此,省侨联在全省侨联系统创新开展“零距离聚侨心”活动,通过零距离贴近侨情、温暖侨心、维护侨益、服务发展,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侨界群众,走访侨户侨企,密切联系海外侨胞,把党的温暖送到侨界群众中去。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构建“一网(省侨联网站)、两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和侨联通平台)、多群(多个分门别类的微信和QQ交流群)”的矩阵模式,侨联组织的覆盖面和穿透力不断提升。精心组织侨界群众参加省直工委“喜迎十九大”群众大合唱活动,荣获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举办“全省老归侨参加新中国建设六十五周年座谈会”,编印纪念邮折和回忆录,让老归侨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零距离聚侨心”活动中,全省基层侨联干部共走访侨界专家学者、知名侨商侨领、新侨创业代表及其眷属等1484户3494人次,组织开展侨界联谊交流活动171次,协助落实退休老归侨惠侨政策71人,新建地缘性微信群370多个、侨联组织公众号56个,侨联工作不断向服务基层纵深发展。

三、“四轮”就是聚焦一带一路、中原文化、脱贫攻坚、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在活跃基层侨联工作上求突破

河南省侨联根据各级侨联的运行情况,聚焦有利于服务中心、有利于整合资源、有利于联系群众、有利于干部成长的发展路径,交流特色,总结经验做法,引领支持基层侨联组织抓好工作落实,激发基层侨联组织活力,发挥好枢纽作用,实现“各美其美”。

一是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服务开放发展的能力。 河南省侨联利用好华侨华人融通中外的优势,探索引导侨资源重心下沉。先后带领60余名侨联干部组团访问“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30多个,持续扩大海外联谊成果。着力打造“海外侨胞故乡行——走进河南”工作品牌,动员23个基层侨联组织参与其中,宣传中原特色文化,推介河南改革发展成就,凝聚海外侨胞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正能量。支持承办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根在河洛——客家文化学术交流会、中国(漯河)华商食品项目投资峰会、中国(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等富有侨文化特色的地方活动,这些节会已成为世界华商联谊交友、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成为基层侨联组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的有效载体,成为地方政府开放发展、引资引智的主要渠道。

二是深耕“亲情中华?老家河南”品牌,持续扩大中原文化、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老家河南是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为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中原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河南海外影响力,多年来,省侨联持续深化“亲情中华”主题活动,引导基层侨联组织聚焦“传递河南声音、讲述河南故事、树立河南形象”,打造工作品牌,推介老家河南。发起“中原寻根全球寻亲——龙族后裔跑步去寻根”活动,吸引49个基层侨联组织承办协办,叫响“根在中原、老家河南”,密切海外侨胞与中原河南的感情。推动高校侨联赴美国举办“亲情中华”古诗词吟诵赏听会,受到在美豫籍华人华侨的广泛好评。支持县区侨联承接“亲情中华夏令营活动”,邀请1200余名华裔青少年来豫开展“寻根之旅”,增进华裔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先后组织基层侨联培育并申报14家“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三是凝聚侨心侨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5年以来,全省各级侨联组织积极融入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格局,发挥侨资源优势,凝聚侨界力量,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扶贫模式。“点”即以各级侨联组织派驻第一书记的扶贫村为重点,“线”即引导公益捐赠通过侨联系统自上而下为基层脱贫攻坚提供必要支撑,“面”即发挥基层侨联组织优势,广泛开展项目帮扶、产业帮扶,帮助更多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召开扶贫攻坚现场交流会,支持新联学院侨联设立100万元“河南华侨教育公益基金”。充分利用侨联组织海外资源优势,实现扶贫村农产品走向海外市场,确保群众持续增收。全省各级侨联组织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700余万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侨界力量。

河南省侨联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十代会精神,引导基层侨联组织发挥独特优势,不断拓展为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功能。立足于“中”,依托河南地处我国中心地带的枢纽功能,积极开展经贸交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立足于“古”,聚焦弘扬中原文化,拓展渠道平台,创立文化品牌。立足于“广”,结合河南侨情和侨胞需求,不断拓展海外工作的深度广度。立足于“联”,找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节拍,通过内引外联,努力服务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于“多”,着力打造一批服务于侨的新阵地、新平台、新队伍,更好地团结服务广大侨胞。按照中国侨联的指示和要求,着力推动解决基层侨联工作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统筹兼顾当前工作和长远任务,不断推动全省侨联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责编: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