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炙烈的阳光下行人稀少,南京晓庄学院方山校区却人气正旺。来自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肯尼亚等6个国家的70名华裔青少年汇聚在图书馆,参加由中国侨联主办,江苏省侨联、南京市侨联、建邺区侨联和南京晓庄学院承办的2019年“寻根之旅”夏令营-南京晓庄学院营的开营仪式。
南京,六朝古都,千古帝王城,钟灵俊秀,虎踞龙盘。在这里,有玄武烟水的苍茫,有秦淮灯影的迷醉,有天下为公的豪情,有历史穿透的苦痛……此次寻根之旅共10天,以体验南京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为主题,营员们通过参观中山陵、总统府、南京博物院、南京云锦博物馆、中华门城堡、青奥公园等地,感受南京的沧桑历史和青春活力,体味城市的往昔与今朝。
砖瓦之间,品金陵旧貌
南京的韵味,在城墙的古砖上,在路旁的榕树上,在沿街的博物馆里。在南京,寻古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时间,在这里酿出了独特的韵味。带着对金陵旧貌的好奇和对传统文化的探寻,营员们来到南京博物院,开始一场“赏宝”之旅。这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馆藏43万余件(套),恰似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在这里,每一件文物都有一段独特的故事在讲述:历史馆讲述着江苏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艺术馆展示着千百年来的馆藏珍品,民国馆诉说着南京民国期间特有的生活气息。
南京,文化之都,科教之城,见证了科举的变迁与发展。在中国科举博物馆,营员们了解中国科举制度的千年发展与演变;在江南贡院,营员们许下心愿:“连中三元”“五子登科”“金榜题名”……传统在今天传递。
走出博物馆,营员们漫步老门东、夫子庙,感觉着一砖一瓦都是旧时风貌,秦淮河畔的桨声、灯影和造影叠出的少年,恰是古城里青春最好的模样。
光影交叠,觅现代都市
南京的古在街角深处,南京的新在处处点点。这里没有北上广的繁华和焦虑,却也不像小城市那般的枯燥乏味,人们在这里云淡风轻地生活,怀念着过去的大街小巷,期待着未来的新鲜变化。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营员们通过壁画、展览欣赏南京的美丽景色,通过沙盘、模型了解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在南京科技馆,营员们探秘宇宙,了解地球,找寻人类科技进步的未来之光。在南京眼,行走在灯影交叠的长江大桥上,听江水滔滔,吹微微江风,时光短暂,宁静美好。从鼓楼到建邺,不远的距离里时光已飞过千年,这座现代都市正在焕发出古城新的风采。
一撇一捺,叹汉语精妙
“我爱学汉语,因为汉语很有趣,特别是中国的象形文字,它是那么的形象生动!”来自韩国的营员在这一天的汉语课上,和大家分享了学习汉语的心得。
字音,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字形,行云流水,千变万化。古老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字里行间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此次夏令营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汉语魅力,侨联工作人员特别安排了汉语学习。汉语课上,吴彦萍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汉语的特点、汉语方言的种类以及汉字的演变,指导营员们通过制作DIY贴画,将唐诗的蕴意通过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体会汉语的神奇魅力。营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做得饶有兴致。领队陈硕老师说:“有些唐诗孩子们之前是学过的,今天DIY贴画的教学方式让营员更加深入地体会了诗意,也锻炼了营员们的动手能力,这样的汉语教学方法很新颖也很有趣。”也就是在汉语课程当天下午,大家来到江苏教育电视台参加了第二届“华文创想曲”海外华裔青少年暨港澳台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优秀作品分享会,营员们早早地把节目直播链接发给身在海外的家长,向亲朋好友“炫耀”这场文化盛宴。沉醉其中,念念家乡味、眷眷故人情、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
手舞足蹈,习传统精粹
挂起白幕,敲起锣鼓点,灯光中映出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说唱中道出人世间悲欢离合。六月栖栖,风荷簇拥。入梦千回,哼一曲传统戏调、赏一出古朴皮影、吟几首唐诗宋词,仿佛置身于千年流转的舞台,随处都是一幅意境无限的水墨画。皮影,作为民间艺术的代表,舞动的肢体,影幕的交叠,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在南京,有这样一位姚其德老先生,为小营员们讲述着皮影的故事。
初见面,年近八旬的的姚爷爷便被孩子们的满心期待和对文化传承的热情所感染,一口气为营员们生动地表演了《龟与鹤》《金斧头》《狐狸与乌鸦》《武松打虎》《南郭先生》等5部经典的皮影剧,向营员们传达了中国皮影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营员们看得目不转睛,掌声此起彼伏。光看表演不过瘾!姚爷爷还手把手地教大家制作皮影。分小组、绘图样,奇思汇成妙想,营员们把现代元素融入皮影绘稿,认真涂色、细心剪稿、打孔、穿线、固定、装手动表演杆,制作出独特的皮影人物。人物制作完毕,姚爷爷一边表演一边传授起皮影人物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姿态的操作技巧,一个个皮影人物渐渐鲜活起来。
走出皮影文的世界,孩子们来到梅花拳武的天地,他们对中国功夫的期待与体验写满整张脸。在李老师的讲解中,孩子们也渐渐明白中华武术不仅可以强健体魄、防卫健身,打拳打出的不仅仅是拳,更代表了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山峦之间,寻红色精神
一座中山陵,一棵百年古树,包裹着时间,岁岁年年。近代百年,南京,历经风雨,多难亦多壮士。这座历经沧桑与磨难的古城在近代中国书写出难忘的红色故事。走进中山陵,绿树成荫,松柏青翠,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往来的游客,认真倾听的营员们,酷暑之下,392级台阶传递着深深的敬仰。踏上雨花台,山林为伴,红色为底,一尊纪念碑书写着那段峥嵘岁月。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的革命先烈们,以一己之力换今日安宁。在南京,红色是革命的底色,绿色是传承的希望,交叠中,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对精神的传递和对和平的期盼。
温情脉脉,盼情谊长存
一段回顾视频,十天精彩时光,7月30日下午,2019年“寻根之旅”夏令营-南京晓庄学院营闭营仪式拉开帷幕。十天,从接站到报到、从传统文化学习到外出参访,从美食到游戏互动,营员们做皮影、制香囊、练武术,在知行合一中体验中华文化魅力,感受“寻根”的意义。
在这段寻根之旅中,营员们有知识的收获,有友谊的陪伴,有情感的升华,温情的生日,暖暖的病号餐,不舍的送别,热情的邀请……从腼腆熟悉到相知相惜,欢笑、汗水、泪水交织在南京的盛夏。未来,这群孩子将带着对根的眷恋,回忆这段灿烂美好的时光,将中华文化的种子和南京故事传递给亲朋好友,传向下一代生生不息。
拍照、合影、拥抱、歌唱,以少年意气观今日中国,未来,这群龙的传人将在世界各地绽放最美的中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