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看看吧!那里有我们的根,有我们的过去和未来!”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少年钟乐涛对于妈妈的语重心长,似懂非懂。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海外华侨华人们对故乡的执著,让他们的后代们选择回国寻根。
7月10日,由中国侨联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侨联、通辽市侨联、通辽市侨办共同承办的2019年“寻根之旅”夏令营—内蒙通辽营,在通辽市宾馆举行开营仪式。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5个国家的70余名华裔青少年相聚通辽,开启为期9天的“寻根之旅”夏令营。
12岁的钟乐涛出生于纽约,他的幼儿时代是在上海度过的。他说,在他的家庭里,平时都是用汉语交流。妈妈经常给他讲中国传统故事,他喜欢《西游记》,还喜欢《中华成语故事》。这次是他第一次来到内蒙古。他称自己非常喜欢参加夏令营,能够结识许多和他一样有着黑头发黄皮肤同样面孔的孩子,让他感到非常亲切。
来自新西兰的16岁的史道文在开营仪式上激动地说,“我对内蒙古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熟悉是因为我的音乐老师来自内蒙古,通过老师的描述,我知道这里有蓝天白云、广阔的草原、悠扬的马头琴,今天我真的站在这片土地上了,好开心。”
开营仪式上,领队教师李凯英表示,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联系全世界华人的纽带。海外华裔青少年同宗同祖,文化同根同源。此次内蒙之行可以让这些海外长大的孩子看到内蒙古的发展变化,全方位认识自己的祖(籍)国,唤醒乡愁共鸣,增进文化认同。
通辽市侨联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的夏令营活动,让这些海外长大的孩子们充分了解科尔沁蒙元文化和“马背民族”传统文化,增进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和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同时也希望夏令营活动能帮助扩大通辽乃至内蒙在国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内蒙的故事为更多的人所知道。
开营式后,营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汉语课,初步了解了通辽的历史概况,并学习了蒙古族礼仪文化。
据了解,本次的“寻根之旅”夏令营,为营员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不仅有蒙汉语学习、版画制作、马头琴弹奏、安代舞等课程,还有蒙古族传统美食制作和沙漠、草原等文化体验活动。
7月11日上午,营员们参观了通辽市科尔沁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几家代表性企业。通辽是蒙医药的发祥地,现代蒙医药产业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蒙医药之都”。营员们来到通辽市蒙王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参观了蒙药的展馆和药园,了解和感受蒙药不同于西药的神奇之处。他们对蒙药的制作模具和悠久历史充满了好奇,争相拿着手机拍照留存,并向讲解员学习蒙药的地方音,对蒙医药文化知识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通辽市是福耀集团的浮法玻璃生产基地。营员们来到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参观了浮法玻璃的生产线,他们仔细观看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机器,不由自主的对这又一未知领域发出新的感慨,“原来这里不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科学技术也是一流的!”
下午,营员们来到绿色产业园区,参观并了解蒙古族传统美食—牛肉干的制作过程,并品尝新鲜制作的牛肉干。傍晚时分,营员们参观了位于西辽河岸的薰衣草庄园,在这花香四溢的地方,营员们纷纷合影留念,陶醉在花海里。一天的参观考察,营员们深深感受到通辽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他们不仅感受了传统、“草原”通辽的一面,更体验了创新、现代通辽的另一面,对于明天的课程他们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