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海内与海外》
中山纪念堂与《重修点灯山》碑记
2019年06月27日17:05  

2008年的深秋,笔者与好友李国权、唐焕洲相邀登点灯山,发现了一块相关中山纪念堂的残石碑,后陆续发现十多块碎片。经过拼合,绝大部分文字都可识读。为了方便读碑记,先对点灯山作一简要的介绍。

兴安县城西边三里左右,有一座小石山,名曰点灯山。清代的《兴安县志》记载:“点灯山,在县西三里,有庵。昔,陶处士读书于此,夜有灯光,因名”。小山高百余米,山下那条千古灵渠绕道而过,渠上有一座明代修造的石拱桥,名叫三里桥。每当夕阳西下,在县城就可看到山顶之上红霞满天,再说,五行学之中,西方为金,小山又名“金峰”。山上以前建有宝刹,名曰“金峰殿”,大殿的北(左)面有“中山纪念堂”。文革期间全部被拆除。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名叫陶处士,隐居山上,苦读度日。每当夜色来临,山下灵渠中船上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看见山上夜读的明灯在闪烁,慢慢地,这山就更名为“点灯山”了。现如今,山上有一个自然形成的灯盏形山窝,说成是陶处士的灯盏变的,山窝旁的小石柱就是那灯芯。

来到山上,可见一个小平台,这平台上以前建有一座凉亭,不知是陶处士出资还是为纪念陶处士所建,名曰“陶亭”。上山的人多会在此小憩片刻。

如有香客或者游人登山口渴,就从陶亭往北走数十米,有一条小道直通“灵泉”。这灵泉的泉水从山中小小的石洞中细细流出,四季不绝。泉口崖壁上古人留下摩崖石刻“灵泉”两个大字。又因为在出水口,有一个自然形成而仅能容一瓢水的水窝,当地人多称“一瓢泉”。后人在旁边建了石水缸 。现在,山上的电视转播站和寺院的生活用水都取于此泉。

点灯山,风光美丽,每逢深秋,菊花怒放,举目远望,县城尽收眼底。由于景美,“金峰待月”成为兴安八景之一。每逢九月初九,点灯山庙会,更是人流如潮。

中山纪念堂的石碑主要内容译成白话如下:

在县城西边三里左右,有一座山耸立在那里,它的名字叫金峰。上面有座庙,名叫“金峰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建在这里。相传,明代以前就有了,但是,不知叫什么名。明代末年,有位陶处士,因为痛感中国沦溺,愤慨异族之侵犯,感慨要以澄清天下为己任。但是他的志向不得如意,就逃遁迹,在庙中读书,彻夜灯光不息,远近都看得见。从那时起叫这点灯山的名字。

这样,由明代至今有三百多年。庙从那时起有很多次重修。然而,都是一些无从查考、没有根据的神像,而陶处士的像反而没有,这是当时民俗迷信的过错。民国初以来,众人毁去祠庙的东西改作学校。一时,县内神庙几乎拆毁完了。而靠近城郭的金峰殿却高大独立的存留了下来。

1930年春,庙被风雨摧毁,彭先生等人认为:点灯山是因为陶处士的缘因而得名,庙凭借陶处士所以才存在。说明历史悠久,不可任其湮灭。于是召集同志商量新建。决定在原址扩为三栋,正中为陶公读书处,供奉陶处士,庙额仍旧,(金峰殿)以保存古迹。左边是中山纪念堂,堂外有亭,右则保存明清以来所遗留的造像,以作研究考证。外面再选好地方建亭建台。

点灯山庙会一向是旧历的九九重阳节,现在废除。应该改新历双十节(注:双十节,又称“辛亥革命纪念日”)。

协商议定后,集资兴工。很快就要落成了。写个碑石作记。

古人以神道设教,诗书所载,原以勤劳利民生,天主教、道教、佛教之类,煸惑人心,天下只会是多乱而少治,都是不读书的过错。孙中山先生讲:读书便有智识,有智识便有方法,有方法国利民福。所以,我们要消除迷信,必须先明理,明理必先读书。国家要打开民众智慧的窗口,提倡读书,是唯一的办法。

于是,游点灯山,相会在晚秋。古时候,秋去冬来,报赛田事。因为民间过去在秋成务闲的时候,才敢相与朋友游会宴饮为乐。所以调节其勤劳、解除忧郁而引其娱乐。

今后,应当双十为庙会。这时,风景依然美好,而使游此山的人,在陶亭小作休憩,到灵泉喝水解渴,再找寻陶处士的遗迹,流连俯仰,感慨此时的心情。可以使粗俗的人变得宽仁,不庄重,不厚道的人变得敦厚,软弱无能的人能够立事,愚顽之人成为谦谦君子。以至以后的人见到此情此景,都会有所收获。

明理爱国真诚的情意,则是主要的。这座山上不仅只保存着古迹,而右有漓水之源,左望湘江北去。登高一望,气象万千。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此中真意,各自领会,不是笔墨可以写出来的。

这块石碑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对研究兴安的历史,怀念伟人孙中山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有几点值得一提。

首先,对陶处士为何上山点灯苦读的原由有了明确的记述。近年来,学者们写了不少相关陶处士与点灯山的故事。也许是从“处士”两字入手,说陶处士他看透官场黑暗,遍寻名山隐居,后来选中了金峰(点灯山)。而实际上陶处士是明未清初之人。因为痛感中国沦溺,愤慨异族(满清)之侵犯,感慨要以澄清天下为己任。但是他的志向不得如意而遁迹金峰。也算得上是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人了。

二、民国初以来,政治革新,倡导学习,打开了人民智慧的窗口。将许多事归纳到正轨,众人毁去祠庙的东西改作学校。民国15年(1926年)7月广西省政府通令各县捣毁寺庙偶像,除孔、关、岳庙之外,一律不许保留。很快,县内神庙几乎拆毁完,金峰殿却存留了下来。

三、石碑记载了兴安报赛田事(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的民俗习惯。这是一项很好的活动,秋收过后为感恩于自然给人类的生存条件,感恩于祖先流传的耕作技术,感恩于雷公、龙王等诸神给予的风调雨顺,还有那些相互帮忙的亲朋好友。

四、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点灯山建有中山纪念堂。其中还有孙中山先生的讲话:“读书便有智识,有智识便有方法,有方法国利民福。”在这里建中山纪念堂可使游山者“明理爱国” 。使粗俗的人变得宽仁(使鄙夫宽),不庄重,不厚道的人变得敦厚(薄夫敦),软弱无能的人能够立事(懦者立),愚顽之人成为谦谦君子(顽者谦)。

笔者对孙中山先生的研究尚浅,孙中山先生的讲话出处何在?经多方查找资料、求教学者,只得知孙中山先生1924年在《欢宴国民党各省代表及蒙古代表的演说》中看到了与之相似的内容:“先有了学问,便有知识,有知识便有了方法,有了好方法来革命,一经发动,就马到成功。”

碑中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也许是1924年在《欢宴国民党各省代表及蒙古代表的演说》中的意思,只是将原话做了精简和提炼。也有可能是孙中山当年在桂林建北伐大本营进行革命活动时的讲话内容。在此期间王国梁等人将听到的孙中山先生的讲话内容直接雕刻在碑中,是被遗漏著录的孙中山先生讲话的一部分。笔者抛砖希望能够引玉。望得到碑文中“学习便有智识,有智识便有方法,有方法国利民福。”的真正出处。

五、点灯山有中山纪念堂,得到了广西文物专家组组长蒋廷瑜等著名专家确认。这里,至今还保存完整的青条石地基。经测量,中山纪念堂深15.7米,宽10米,近160个平方米。蒋廷瑜先生等考证后说:石碑为石灰石,长方形,高150厘米,宽85厘米,厚13厘米,碑题《重修点灯山记》。落款为民国二十年五月,邑人王国梁记,曾石年书。全文皆欧体,雕刻工整、文字清晰浑厚。自右至左直书,正文二十行,满行44字。现碎裂成十多块,经过拼合,绝大多数字都能识读。碑文详述了兴建中山纪念堂的意义。蒋廷瑜先生还指出:梧州中山纪念堂是1928年动工,1930年落成,是全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之一。兴安中山纪念堂于1931年落成,在全国也是较早的一处。

兴安建“中山纪念堂”,是表达对孙中山这位中国革命先行者的敬仰。兴安县二招这一带以前是县城西郊外一片较为平整的地方。当地老人们都记得:北伐军在这里练过兵,后称之为“中山公园”。(文、摄影 / 陈兴华)

来源:《海内与海外》杂志

(责编:皮博、高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