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海内与海外》
我在墨尔本
2019年06月27日16:57  

我刚刚退休的第三天,在墨尔本的女儿就催着我和妻子登上了去澳洲的飞机。这是我第一次去这个南半球的国家。护照上签的是一年的探亲,时间不短。和女儿一家于异国团聚,尽享天伦,当然是美事;但我最知道自己,生活的自理能力差,又是个粗枝大叶的马大哈,再加上语言不通,行前我就料定:在那个陌生的国度里,定然会洋相迭出。

果然,我屡屡“违法”,教训“惨痛”矣。

一到这里,满眼是绿地和公园,少见的是人。我的弟媳前年来过,对我说:“傍晚出来遛弯,连个人毛儿也没有。”被称为澳洲第二大城市的墨尔本,面积和北京城区差不多,800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374万。北京城区1平方公里为两万多人,墨尔本仅为4000多人。人少,顿时显出地大,它的300多平方公里面积是绿地公园。所以,去一些著名的景区游玩,必须开车。

到墨尔本后不久,就是圣诞节了。女儿在网上预定了一个叫精灵岛的地方,去那里游玩三天。驾车,大概要2个半小时。这天一路说笑,刚走出50多公里,我问:“来这里一个多月了,怎么从来没见到警察啊?”开车的女婿说:“人少警察也会少吧。没什么事一般是看不到警察的。”哈哈,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刚拐过一段弯路,向前行驶了十多分钟,路边就出现一个打起手势示意我们停车的女警察。她手里拿着个仪器,让女婿吹了一口,扫了一眼仪器,便挥手放行。原来是查司机过量饮酒的。女儿说,这里的一些老外喜欢早上就喝酒,过量会被重罚。这一点和国内稍有不同,这里司机可以少量饮酒,一瓶啤酒或两杯葡萄酒不会过量。

到了精灵岛的次日早上,我们从驻地出发去一个原始森林看袋鼠和瀑布。刚上车,两岁多的小外孙女莹莹就在婴儿座上又踢又踹闹腾起来,非要去找前排副驾驶座上的妈妈。澳洲对幼儿乘车极其严格,不仅要求必须坐在后排,必须使用特制的婴儿座,而且婴儿座上的安全带必须系好。否则,就是违法,不许上路。后排的我和妻子光顾安抚莹莹,连我们自己的安全带还没系上呢,女婿已经驾车拐出了驻地。向前只行了10多米,路边的两个警察就过来了。还是让女婿吹测酒器,没事。这位高个子警察就在收起仪器的瞬间,向车内张望了一眼,立刻指着莹莹说孩子没有系安全带。回身,马上就趴在车前身上填写起了罚单。女儿赶快下车,一看罚单上写着处罚170元澳币(合人民币1千多元),便再三说明我们是刚刚出来,正在给孩子系安全带等等。高个子说:“没有准备好你们就驾车上路,这就是违法了。我们已经对你酌减了处罚,你难道还要让我追加处罚你的父母吗?你回头看看他们系安全带了没有?”

得,只能乖乖认罚。上车后,女儿却平和起来,“我们确实违法了,人家处罚也是为了我们的安全。买个教训吧!”妻子连说“这教训也有点太贵啦。北京不系个安全带罚多少钱?顶多几十块吧?”

自此,我知道了澳洲对违法处罚的厉害。够警醒了吧?没想到对于我,更大的违法和处罚在后面。

又是一个多月后,女儿给我买了辆二手车。白色丰田,自动挡,车况很好。这样,我就可以自己开车去钓鱼和带莹莹去远一些的公园玩了。这里的驾驶室在右侧,行车要在左方的道路行驶,和国内相反。我在国内也算是1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了,这样的“逆行开法”还是第一次。女儿给了我一本中文版的“墨尔本交通规则手册”,我埋头熟悉了一周后,女婿开始带我上路。(我是探亲,算短期居留,可以驾车,中国的驾照这里认可。但如果移民,就必须去本地的驾校学习,重考驾照)一连几个傍晚,我在女婿指导下在小区里转圈,慢慢也算适应了。但积习难改,自己一个人驾车刚上路时险情不断。路上一没有了车辆做参照,就稀里糊涂跑到了道路右侧,开着开着,猛然看到迎面的车怎么朝我冲来了?吓得我冷汗直冒,慌乱左打。有一次慌张得无路可逃,一头扎进了一家的院子里,人家正在花园里剪草坪,吓了一跳。

女儿很心细,在我的车后玻璃上,贴上了一个醒目的“P”标贴。这是实习司机的标志,在路上,后面司机的看到它,就会注意和照顾。这对我这个“二把刀”司机很重要。不久,我就可以开着车去钓鱼和去公园了。一天,一个姓蒋的老年朋友来告诉我,另一个社区的图书馆,要为老年人免费举办一个健康讲座,共3个上午,他为我和周围的几个朋友都报了名。他很直率,说请我去的原因,是我会开车。我高兴地说:“好!我来给大家当专职司机!”

我不熟悉这条路,去那里有一个丁字路口。自路口左转弯的地方,有一个红灯,还有一个醒目的摄像头提示。国内行驶的规则是,右转弯时遇红灯可行。我就以为在澳洲也是如此,左转弯也可以不理会红灯。所以开到这个路口的时,我毫不理会什么灯,和朋友们说笑着很潇洒自然地左拐而去。第二天上午也是如此,下午,我还开车带着莹莹去了这个社区附近的一个很大的公园,就是说一天路过这路口两次(回程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右转弯借道必须看灯)。

7天之后,女儿下班回来,如每天一样打开了小院花园边的邮箱,取出信件进屋。她拆开了一封,边看边悄悄问我:“爸,您闯红灯啦?”我连说没有啊。“是在16号公路的一个丁字路口,时间是早上8点 45分 。要罚款271元,可能扣4分。”我大惊,慢慢回忆起这个丁字路口,说:“坏啦。我知道这个路口,可能还会有罚单。”果然,第二天又飞来了两张罚单。到第三天,从早上十点起我就在等邮递员,一看到他往信箱内塞信就头皮发炸。我拿着一封罚单的信封,和所有的信件比对,心惊肉跳。好在,没有再出现。但就是这三封,也损失惨重。女儿怕女婿不满,没敢告诉他。三张单,合人民币五千多元啊!一张往返机票啦。扣分的事,因为我是临时驾照,可免。如不免,等于我这两天就把12分全扣足,无法驾驶啦。而国内最严重的酒后驾驶,才处罚区区500元。

我把三张罚单拿到社区华人联谊会,请那里的朋友分析帮忙。华联会的人都是华人移民,来墨多年了。有的说:没办法,澳洲的法律就是如此严厉,找也没有用;有的说:你属按国内常规驾驶是误解,且三次违规都在一个地方,说明不是故意,快快找律师上诉,肯定可以撤单;有的说要为我联系一位任国会议员的工程师,他会帮助我向有关方面申诉。还有一位,悄悄告诉我:如果你不准备再来澳洲的话,抗单!就是不交钱,也是办法。晚上,我和女儿商议。女儿说:“爸,我考虑过了,这件事和上次我们被罚一样,都是我们违法了。违法就该付出代价。您想想,如果您就在闯红灯的刹那出了车祸责任在谁?咱自己啊。没出事故就是万幸。算了,您别懊恼了,也别告诉我妈了。”女儿的话让我释然些许,三张罚单,罚得我心肝剧痛,教训也刀刻般铭记在心。此事就此了结,女儿为他马大哈的糊涂爹买了罚单。夜里,辗转难眠,三张罚单在眼前飘来飞去。静下心,我也在想,正因澳洲法律如此严明,大家才都会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我也理解了,澳洲人开车为何都如此谦让和守规,在远郊没有探头的地方,仍静等红灯。我的邻居老黄就曾见过:路上所有双方向的车都停了下来排成长龙静等,等一只野鸭妈妈带着几个鸭宝宝一拽一晃地悠然通过马路。

我很喜欢去的,是市中心区的美术馆和皇家植物园、战争博物馆。这类场所一概免费。第一次进美术馆我就又“违法”了。馆内三楼的大展厅,收藏着世界各地名家各时期创作的油画,有如扑进壮阔绚丽的艺术之海。有一幅作品让我激动地心魂颤抖,画面是:雪地上,一只母绵羊用力伸出双蹄,紧紧护按着一只幼小羊羔的尸体,举头仰天流泪哀鸣,周围是墨黑成群的乌鸦们,瞪圆了眼睛在伸喙以待。在这幅画前,我凝视了足足半小时后,不由掏出了相机,刚刚举起按下了快门,旁边的一位胖胖的工作人员急急向我走来,连连“NO!NO!”,指着我的相机摆手。

语言不通,但我似乎明白,这里不许拍照。国内的很多展馆也是不许拍照的,也算版权保护吧。好,我不拍了。

胖工作人员还在向我说着什么,要处罚?

但是,看了看周围,我立刻不满和诧异起来:我清清楚楚看到,馆内很多人都在拍照,却没有任何人阻止。何故对我如此?歧视?我抬头,盯着胖子的眼睛,手指身边的一个正在拍照者。

他微笑起来,摇头。

一个华人留学生过来了,和他低声嘟囔半天,转身对我说:“他不是不让你拍照,是拍照的时候不能用灯光,为的是保护油画。”原来如此,但对于如何将相机的灯设置成关闭,我又不会。我请那位留学生帮忙,她鼓捣了半天也不会。马上,那位胖工作人员看明白了,笑着要过相机,很熟练地点了几下,就双手恭敬地递给了我,然后用“您请”的手势指向油画,请我继续拍照。

看看,语言不通,让我的“违法”又加上了误会。我连声道谢,再看胖工作人员,越看越可爱。

墨尔本是一座“艺术之城”,有的“艺术行为”在国内好像就有违法之嫌,这里却不。比如火车道两旁墙壁上,随行随现的大量“涂鸦画”,涂得艺术性之强,用笔精准和构思高超,让我惊叹。比如,狗狗可以上火车乘汽车,嘴上套个护套就可以。还比如,一家银行突发奇想,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上挂满了一树的5元纸澳币钞票,躲在一边暗暗统计有多少人会去注意、会去摘取。(有人摘取,揣进口袋走了也不会追讨)结果,足有1300多人在这棵“摇钱树”边擦身而过,置若罔闻,丝毫未动。许是时间长了,之后,出现的现象更有意思:有人望着发愣,愣后走了;有人伸手想摘,见有人过来了缩回手快快离开;有人摘下几张飞跑而去……这样对钱币,在我们国内可是违法的。此家银行能这样做,就是打算抛却这些钱币的。但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广告?唤醒人们对货币的重视?快去他们银行存钱?没有任何答案,你尽可以去展开你的想象吧。

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到,澳洲的重要城市,均为临海。其海洋资源丰富得你无法想象。取各类海鱼、龙虾、鲍鱼、螃蟹、贝类真如探囊取物。从我居住的社区开车到海边,也就抽两根烟的功夫。第一次到海边,看到一些人在海边钓鱼,我就想,这里人少,海洋又大,获取海物还不是想捉多少就捉多少啊——大错!

到后不久的一个假日,女儿的几个朋友要去菲利普岛捉鲍鱼,让我也随行去那里钓鱼。停车后绕过沙丘来到了岛边,碧蓝的海水让人心旷神怡。此时正在退潮,水中的礁石慢慢显露。跃上礁石,我刚刚拣起一个漂亮的扇贝,带我们来的大连朋友大石向我大喊:“放下!快放下!海里的东西什么都别动,小心罚款!”我们很奇怪,四处张望也没见任何人,连拣个满地都是的贝壳就会被罚款?

一问才知道,澳洲对捕捞海产品有非常具体的法规,目的就是保护资源。只要捕捞,都要先去办一个“捕捞证”(任何一个渔具商店都可以办),很便宜,23元钱,可用一年。每次捕捞的海、水产品种类的多少,也有严格限制。比如鲍鱼,长度必须8公分长度以上,一次不能超过4个(原来是6公分,一次可捉20个);钓鱼,什么鱼种,多少重量大的和数量,都有限制。女儿给我买了一根海钓鱼竿,也给我办了“捕捞证”,连钓海鱼钓线上绑钩都有限制,只能有一个鱼钩。按一次计,这次你钓了4条,明天再来还是可以钓走4条,后天还可钓4条,那怕一年每天来。但一次钓5条就违法。多的这一条要被罚款。罚得也很重。据说鲍鱼一个就会被罚百十元。

大石来墨尔本十多年了,曾“悲惨”地被重罚过。他说,刚来时太贪婪,总怀侥幸,以为能躲过水上警察,现在觉得那样做丢的是中国人的脸。上周,一个越南人一次捞了大小上百个鲍鱼,被罚了几万元!合人民币十几万啊。不仅是鲍鱼,这些贝类等等,都受到保护。

我问:“今天会遇上警察?”

他指了指沙丘方向,“藏着呢,用高倍望远镜。我的经验是,你每次都当成有警察,就不会受罚。他们也鬼了,对越南人和中国人格外盯着。”(上)(文、摄影 / 张 健)

来源:《海内与海外》杂志

(责编:皮博、高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