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信息传播
“追梦中华·2019海外华文媒体大运河沿线城市采风行动”在江苏举行
2019年05月15日08:28  来源:中国侨联

2019年5月3日-8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江苏省侨联主办,南京、苏州、扬州三市侨联共同承办的“追梦中华·2019海外华文媒体大运河沿线城市采风行动”在江苏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江苏省侨联主席周建农,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副部长郭启华、江苏省侨联副主席宫琳等出席活动。

“追梦中华”是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的一个重点,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侨界深入人心;发挥海外侨胞的独特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引导国际社会客观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广泛汇聚侨智侨力,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强调要认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此次采风行动以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联通中外的独特作用,进一步讲好大运河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主旨,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巴拿马、瑞典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8家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参加。

采风活动于3日在江苏扬州正式拉开帷幕。在4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向采风团成员介绍了江苏省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她表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华文媒体朋友既是客人,也是主人,用同一种语言,连接起渴望了解中国乡音乡情的万千读者。周建农表示,希望大家多走走看看,切身感受江苏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点,用海外华文媒体的独特视角讲述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江苏段故事。

在6天时间内,采风团共赴扬州、苏州、南京3个城市的近20个地点进行了采访考察。在扬州,采风团观赏了“璀璨运河”灯光秀、花船巡游和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演出,采风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考察扬州国医书院等。在苏州,采风团参访了“与时俱进的昆山之路”成果展、昆山光电产业园、夏驾河科创走廊、“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运河遗产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等。在南京,采风团参访了科举博物馆,南京江北新区国际健康城、规划展览馆和产业技术研创园,南京浦口区龙之谷蜂巢酒店、不老村、浦口经济开发区等。每到一地,采风团都受到当地领导的亲切会见。他们认真聆听当地推介会,然后通过所在媒体,将当地特色传递给海外受众。

积极发出倡议引导海外侨胞在世界舞台讲好运河故事

在为期6天的活动行程中,主办方精心策划,海外华媒朋友用心感知、记录,亮点频现。在此期间,华文媒体人见证江苏省侨联发出倡议,号召全球侨胞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倡议指出,广大侨胞心系桑梓、融通中外,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也必将成为大运河名扬世界的使者。倡议号召侨胞朋友们,主动在世界舞台讲好运河故事;积极贡献侨智,建言运河保护;汇聚侨力,共襄运河文化带开发建设;坚持绿色理念,助推运河生态文明建设。

在此期间,海外华文媒体人积极互动,深入感受、了解大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在扬州国医书院,他们排队把脉,切身体会“望闻问切”的精髓;在苏州丝绸博物馆,他们伸长脖子,了解中国养蚕缫丝的历史文化;在南京科举博物馆,他们“爬”入考场,感受古代科举应试的环境氛围……

采风期间,海外华文媒体人聚精会神,认真学习大运河沿线城市改革开放成果及经验。在苏州,通过参观“与时俱进的昆山之路”成果展及光电产业园,他们现场见证江南小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全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他们聆听学习江北新区规划路径及创新发展亮点;在南京浦口区经济开发区,他们聆听浦口投资环境推介,了解运河沿线城市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作为……

生动讲好运河故事,通过华文媒体推动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采风期间,海外华文媒体人施展全媒体报道的“十八般武艺”,在纸媒重要版面及新媒体平台开辟专刊、专栏,每天推出鲜活的现场报道,在海外媒体累计发稿100余篇,一个个生动的运河故事借此走向世界。连日来,采风团一路走,一路看,惊叹于沿途风景之美、风物之盛:

马来西亚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一路上用相机记录着采风路上每一个精彩瞬间,将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定格。

阿根廷华人在线副总编辑万学栋:“歌剧《运之河》是一场世界级的文化盛宴!太震撼了!大运河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是中国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

意大利欧华联合时报社社长吴敏:“大运河是世界的。我计划在《欧华联合时报》上做一个版面,主题是大运河品牌借‘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让更多侨胞了解大运河、共享大运河发展成果。”

巴拿马《拉美侨声报》总编助理张雪云:“不愧是名扬天下的苏杭胜地!街道上绿树成荫,一尘不染,历史文化名城果然名不虚传”。

加拿大红枫林传媒副总编姚风明:“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大运河承载着我对家乡最深沉的眷恋。运河边的建筑,如河埠、码头、桥梁、船闸等体现着独特的人居文化和民俗风情。运河中蕴藏的历史和文化更容易唤起海外华侨华人的记忆和乡愁。”

采用住在国民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传播好新时代讲述中国声音

2014年6月,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苏境内共有7个遗产区、28个遗产点段入选。如何从流淌着的遗产中挖掘活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出这样的答案:“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海外华文媒体人纷纷结合采风途中的所见所闻,为运河文化“活”起来支招。

意大利欧华联合时报社社长吴敏:“大运河的开发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深入挖掘各地旅游、商业、品牌资源的最大优势,形成各自有竞争力、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同时要形成产业链,凝聚发展合力。”“明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双方将互办文化和旅游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可以以此为契机,将相关活动作为‘一带一路’的子活动进行嫁接。在意侨胞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促进中意双向互动,扮演好‘桥’的角色。”

加拿大红枫林传媒副总编姚风明:“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运河地区的发展必须以保护好运河生态环境为前提。”“华媒的语言体系有其独特性,要用当地民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讲述具体的中国故事,不仅要讲现在,也要讲历史。大运河的治理、保护与开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海外侨胞能够为大运河沿线城市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智力及人才资源。”

埃中新闻网总编王永鸿:“运河发展要注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对所在国来说,运河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中埃两国可以将运河文化作为合作要点,举办以运河传承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相关论坛,推动两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互动合作。”

巴拿马《拉美侨声报》总编助理张雪云:“自建交以来,中巴各领域来往更加密切,两国未来可以在运河开发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合作。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江苏,将吸引更多侨胞来此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责编:段晨茜、高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