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基层建设
上海市侨联基层建设工作总结
2019年03月12日16:23  来源:中国侨联

2018年,上海市侨联积极贯彻落实《基层侨联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和中国侨联十代会精神,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一、基层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侨联万立骏主席在全国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和省级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班”上的讲话精神,按照2018年初上海市侨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议对年度工作“开展大学习,形成侨界共识;实施大调研,摸清侨界实情;推进大落实,凝聚侨界之心;抓好大提升,赢得侨界信赖”统一部署,市侨联通过成立大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侨联系统大调研工作,摸实情、找问题、补短板,改进作风,凝聚共识和力量。同时,通过转发中国侨联《基层侨联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组织安排2018年度上海市星级“侨之家”建设指导工作等,紧抓基层建设,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基层侨联组织的覆盖工作,组成了纵横交错的侨联工作网络。

二、全市基层侨联建设的工作特色和经验

(一)扩大覆盖网络,进一步完善基层侨联建设。

从全市范围来看,基层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两个建设”、“两项机制”进一步扎实开展工作,特别是加强了楼宇、企业、行业、园区、校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扩大了覆盖网络,密切了侨界联系。截至11月30日统计数据,全市共建立街镇侨联、园区侨联231家;“侨之家”1107个,其中三星级“侨之家”244个,四星级“侨之家”66个,五星级“侨之家”50个;现有“新侨驿站”101家,其中街镇新侨驿站49家,园区新侨驿站24家,楼宇新侨驿站14家,企业新侨驿站9家,高校新侨驿站1家,其他类型新侨驿站4家。全市成立了特聘专家委员会、华侨基金会、华商会、青年总会等11家侨联直属社团,21所高校(院所)侨联,宝钢、东航、电气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侨联,大成律师事务所、淮海路国际商务区等楼宇侨联。

(二)创新工作载体,实现党建带侨建、侨建促党建。

全市各级侨联组织始终坚持“以党建带侨建”,党建引领侨建的发展方向,切实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侨联组织改变传统的垂直型单位化的党建体系,建立党组织与侨联组织之间、人员之间、工作之间的互动机制,做到党建引领侨建,党建、侨建同步研究、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奖惩,在加强党建过程中带动侨联建设,在推动侨建过程中促进党的建设,实现党的建设与侨联工作的互动双赢。在今年星级“侨之家”的指导工作中,各个“侨之家”都由党委副书记来分管,定期听取“侨之家”的工作汇报。指定党委委员联系指导“侨之家”工作,工作计划、重要活动项目等都由街镇党委会议或党政工作例会讨论通过。这些都为强化党对基层侨联工作的领导提供了良好保证。新形势下,“党建带侨建”更多体现在新侨工作中。各级侨联组织面对新侨情积极推动“新侨驿站”建设,在基层党群共建共用基层服务阵地,带活了一大批新侨人士参与上海社会经济建设。

(三)寻找突破方式,改变等靠要,谋划解决侨联人手紧缺“老问题”。

多年来,基层侨联由于工作人员编制较少,工作对象范围广泛,常常面临人手紧缺的情况。在走访调研、工作指导中,我们始终关注各个侨联组织人手紧缺的问题,积极与各级部门沟通协调,力争推动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很多街道(镇)侨联组织坚持“两条腿走路”,不等待依靠向上级部门要政策、要人员编制,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多方筹措,着力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一些区侨联领导也积极借鉴其他群团组织工作方法,推动部分街道(镇)侨联以统战干部、统战社工兼挂模式,侨界志愿者、热心人为有困难者提供义务服务,部分解决了侨联人手紧缺的“老问题”。

(四)善于搭建平台,与区域内各单位、各部门实现资源共享。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深化侨联改革的过程中,各基层侨联组织强化了“中心”意识,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善于搭建平台,同时也善于借助其他单位、部门的平台,整合力量,实现了为侨服务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统一。

(五)拓展服务职能,增强侨联组织吸引力和侨界人士对侨联组织的黏着性。

各基层侨联组织根据侨界人士不同的兴趣爱好组建了一定数量的活动团队,认真制作并推出全年主要活动计划和每月具体活动菜单。成立了凝聚新侨群体的新侨驿站,通过网上论坛、主题沙龙等活泼新颖的方式,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满足新侨群体学习、活动、社交需求。基层侨联组织把侨联的关爱送到每一位侨界群众身边,出台了帮助解决侨界群众及其眷属生活、工作、事业等方面困难的具体举措,同时搭建出侨界群众参与社区重大会议、讨论社会事务、参政议政的平台,让侨界群众体会到从政治参与到社会生活全方位的侨联组织服务模式。例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侨之家”设计了十年沙龙即是家、走出国门看世界、欢乐厨艺小课堂、一平方米小菜园等多项侨界兴趣浓厚、内容趣味性强的活动;奉贤区金汇镇“侨之家”建立“助侨·帮侨”爱心基金,依靠各方力量,为困难侨界群众送去援助。

三、基层侨联工作的改进举措

(一)主动争取,积极作为,以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从总体来看,基层侨联工作要取得进展,必须继续坚持以党建带侨建的发展方向,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街道(镇)党(工)委、校(院所)党委统战部等的支持。在此基础上,以创新精神,把握侨情变化,在新时代努力实现新作为。从具体工作上看,要加强“示范街镇侨联”和“星级侨之家”的创建活动,以街道(镇)侨联、高校侨联、园区侨联、企业侨联、楼宇侨联为组织核心,以“侨之家”为工作阵地,以“新侨驿站”为工作创新平台,抓好“1+2”的基层侨联组织构架建设。要不断拓展街道、楼宇、园区新侨工作,“侨之家”和“新侨驿站”要根据对象特点的不同来设计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把侨的工作立足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辐射至楼宇、园区。各基层侨联组织在新形势下对“侨之家”的建设应当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更有活力,在街道、社区生根开花。“新侨驿站”建设在推进进程中要通过探索,不断完善建立驿站的工作制度。

(二)建立机制,培养骨干,适应新时代侨联工作要求。

要体现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侨之家”、“新侨驿站”由活动型向服务型发展,力争建立4项基层服务机制。即:有针对性地形成侨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困难归侨侨眷帮扶机制、新侨创新创业就业服务机制、涉侨政策咨询机制等,构造覆盖广泛、快捷有效的服务侨界群众体系。可以尝试推行“地方侨联+大学侨联+校友会”模式,加强三方面力量的协同,把组织网络、信息、人才的优势相叠加,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需求、大学的人才需求与新归侨的发展需求相对接,倍增侨联的服务能力和组织影响。推行“基层侨联(涉侨社团组织)+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模式。要突出群众满意度,建立满意度调查机制,及时听取侨界群众代表对侨联工作的意见建议。

要进一步完善“侨之家”队伍建设,拓展工作渠道,依托街道(镇)、社区、学校等的两新组织、区域化党建等平台,发现、培育一批善于做侨务工作,具有个人魅力的接班人,鼓励基层侨联组织骨干发挥带头作用,以老带新,积极协助新的骨干成员挑起工作担子,使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持续发展壮大。

(三)多方协调,调动资源,在保持独特性的同时积极融入社会基层治理。

基层侨联组织要坚持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社区共治。侨联组织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要纳入街道(镇)党委政府或高校、园区、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可以尝试在区级层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让政府和各类社会主体,实现信息互通、供需互配。同时,基层侨联组织还要在既保持自身独特性又积极融入社会基层治理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系统,加强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宣传,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等多种形式,提高社会识别度与社会的影响度。

(四)注重积累,强化责任,推动侨联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各级侨联组织工作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好现有侨联规章制度、活动内容等的收集记录工作,完善侨联历史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以书面形式为将来的侨联工作留下一份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同时在档案积累的基础上,研究探索,找出侨联工作新的切入点,推动侨联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责编:段晨茜、闫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