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海内与海外》
线联平:见证北京教育40年
2019年03月06日08:58  

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改革开放40年来,一条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之路在人民的脚下铺展开来:恢复高考、立德树人、改革创新、提高质量……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刊特刊发首都教育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原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先生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基础教育领域的巨大变化,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取得的伟大成就,以飨海内外读者。

没上过高中而参加高考的学生

笔者:我们注意到您在谈及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时,时常会提起郊区农村,您是在那里插过队吗?

线联平:我没有插过队,但是当年我们上中学时,有两项很重要的内容,一项是挖防空洞,另一项就是到农村劳动,进行“野营拉练”。由于农村的条件艰苦,所以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我是1971年初中毕业,留在学校工作了七年,1978年参加高考离开中学。我曾经和一些朋友说起过,我是没上过高中而参加高考的学生。我的高中课程,都是在学校工作期间“偷偷”学的,那时候学习文化知识的环境和现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你若大张旗鼓地学习,领导就会找你谈话,问你:“怎么回事,是不是不安心工作啊?”还会安排专人给你做“思想工作”。

笔者:请介绍一下您刚参加工作时,您印象中或实际感受中的北京教育的真实状态。

线联平:上世纪70年代初北京城区的学校,办学条件相当简陋,办学的基本需要难以保证,和现在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举个例子来说,当时给教室换块儿玻璃这样的小事,学校总务处主任都很费心的,因为那时的办学经费特别紧张。

我们当时正年轻,下了班经常不回家,在学校打乒乓球、羽毛球,到了晚上,场地上需要开灯照明。每逢这时总务主任就会过来“干涉”,说:“赶紧回家吧,我这个月的电费可不够用啊!”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当时的教育经费捉襟见肘,教学条件很艰苦。还有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问题也很突出,在当时,一方面有一批知识基础扎实、教学能力水平较高的教师在兢兢业业搞教学。

但同时,由于当时教师队伍的来源复杂,特别是经过“文革”,许多优秀教师流失了,另有一些对教师工作不太胜任的人加入到教师队伍,所以整个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相对于当时百废待兴和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而言,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

亲历五个“五年发展规划”起草制定

笔者:作为北京教育界的老领导,您参与并亲历了北京教育改革发展40年来的许多重要决策和重大变革,请您结合自己亲身经历,为我们梳理一下这40年来您印象中感受最深的那些重要决策或重大变革。

线联平:从1996年开始我到市教委工作以来,参加了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和一些重要会议的筹备。一个很深的体会是北京教育的重大决策,不是简单地搞应急的对策,都是经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和相当长时间的思考才形成的决策。

从“九五”到“十三五”,在北京教育五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我的角色从开始的一般成员,到后来成为规划的主持人,从工作角色的变化来说,我的深刻感受是在教育发展的总体设计上,在目标的设计、前景的预测和措施的研究方面,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没有这种科学思维,我们很难制定出一个符合北京实际和国家要求,而且又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人们可能注意到了,迄今为止关于北京教育发展规划中,对北京教育发展的八个核心词——“公平、优质、创新、开放”,仍贯穿于这次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中。这八个字就是当年在研究“十二五”规划时,起草小组反复讨论、斟酌,最后归纳出来的,是经过了长时间深思熟虑和研究后才形成的科学决策。

关于发展目标,我们提出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什么时候提出的?是2000年的时候。当时大家在想,面向新世纪,北京的教育怎么发展?因为在上一个世纪,我们在抓教育基本条件的创设,在抓教学基本秩序的整顿和师资队伍的配备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巨大成效。

那么在21世纪北京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到底是什么?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及“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三个阶段的想法,还是具有前瞻性的。现在教育现代化这面旗帜,在全国各地都已经树立起来了,大家都以此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这个和我们当初决策的时候做了广泛的研究,特别是做了比较充分的国际比较是有关系的。

笔者: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您感受最深的又是什么呢?

线联平:可以说是体验了北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辛、痛苦和喜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又是一个很难的题目。

对于首都北京来说,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础水平较好,但是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而北京市民要求孩子上好学校、读好书的这种期望值又非常高。

我在市教委工作的20多年里,每年都在为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首都市民接受优质教育需求这个问题,在讨论,在研究政策,在采取措施,其中经历的艰辛一言难尽。

为什么呢?因为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太突出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把事情做得快一点,问题解决得好一点,但是我们所做的努力往往和老百姓要求的速度还是有差距,因为孩子不能等!我们对百姓说再过三年,学校质量就提高了。可是这三年正是某一个家庭孩子要上学的时候,他等不起这三年。这样学校面临的舆论压力就很大,社会各方面对我们的意见也很多。

但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一直在努力采取一些措施,以抑制“择校热”。特别是从2013年以来,在缓解义务教育择校压力方面,我们做了一些事情,应该说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个做法最主要的还是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有些做法以前也尝试过,这几十年来,我们都是在力图缓解这个供需矛盾,但是以前更多地是约束家庭的选择行为,在供给上力度还是不够。

2013年以来,我们着力打造北京教育新地图,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布局做了调整,而且有了比较详细的规划,一步步地推进实施。同时再加上政策的完善,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义务教育入学和择校的压力,人们对教育的满意度在逐步提升。

梳理改革40年发展四条成功经验

笔者:您认为这40年来首都教育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线联平:成功经验有很多,总结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们在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方面做得比较深入,而且政策的制订是以战略研究为基础的。这些年来,每一项重大政策出台之前都进行过相当深入的讨论,并且有着一定的战略研究基础。

再者立足北京、紧贴北京的实际,同时吸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北京的情况和全国各地相比,有它自己的特色。这个地方是“三高群体”比较多,就是高知识层、高收入层和高行政管理层。这个“三高群体”的存在是个现实,他们的教育需求既对北京教育产生了压力,同时又为全国的教育需求制造了一种导向。此外,北京也还有众多的普通家庭,还有众多的农村家庭,城乡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北京的特点。

在教育教学改革当中,要注意充分发挥校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校的教育改革留有充分的空间。

最后,要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争取社会各个方面的理解、支持,为教育改革注入更多的活力。这几年我们在实践当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直面未来发展的三大挑战

笔者:不可否认,当前首都教育在深化改革、推进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复杂情况,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您认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首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都有哪些?

线联平:我觉得至少要面对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是如何处理好公平与优质的关系,我认为这既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也是教育发展中的永恒主题。

其次是如何解决好因材施教和多元评价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发现学生的潜质并有针对性地培养,也是我们下一步改革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三是如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其中就有一个适度淡化教育过程中的功利倾向的问题。坦率地说,现在教育过程当中的功利倾向还是比较突出的,大家对学生的评价最终还是集中在考试成绩上,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如此,对学校的评价是体现在升学率上,现在这个状况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结语

线联平:“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进行了广泛的改革探索,积累了宝贵的改革经验。这些经验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记录和当时教育改革发展的真实写照,它对今后我们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尽管发展阶段不同,但是面对的问题往往是相同的。”

“就像择校问题,可能还会在一定时间内,或者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是在解决择校问题方面,我觉得已经有了基本成熟的思路和方案。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把优质教育资源的布局逐渐调整得更合理,然后再培育一些新的优质资源,这样就能和人民群众的需求逐渐接近,最后达到对教育比较高的满意度。”(文 / 苏金柱)

链接:

线联平,现任国家督学、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管理学博士,研究员。曾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

来源:《海内与海外》杂志

(责编:段晨茜、闫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