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联“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选登
编者按——1978年,中国历史翻开了不平凡的一页。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吹响了中国经济腾飞和民族复兴的进军号角。时至2018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伟大征程。40年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始终与祖籍国同频共振,息息相通,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为展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与改革开放同行过程中的个人经历与家国情怀,中国侨联开展 “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在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大家踊跃参与,积极投稿,讲述个人亲历亲为的海外求学、回国发展、投资兴业、为侨服务等历程。现选出部分优秀征文发布,以展现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互动交融的丰富历史画卷,以此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上海科技京城的变迁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郭凯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4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科技成就更加惠民,人民的生活更有获得感。
我从2002年8月起担任了上海科技京城新闻中心主任,创办了《上海科技京城报》,亲眼目睹了科技京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科技京城的变迁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
上海科技京城位于北京东路668号,由两栋高32层的商务楼和中间9层楼的中央商场组成,占地面积2.385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东临外滩,西连人民广场,背靠苏州河,面向南京路步行街和福州路文化街。如今已经成为“城市中硅谷”的科技京城,浸润着大上海繁华的商贸历史和悠久的海派文化。但30年前,这个地块被称之为“六街坊”,也和现在周边的其他建筑群一样,聚集着低矮且没有卫生设施的平房。由于年久失修,满眼望去都是“破、乱、差”。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这个“六街坊”成为上海市第一个“批租”出去的土地,黄浦区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尔后,“六街坊”地块通过几年的动迁、设计、建设,于1996年建成了目前这个“双塔星座”的模样,当时取名为“外滩京城”。
科技京城全景
外滩京城进入运营阶段后,由于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还不够活跃,市场环境也没有完全成熟,所以这个高品质商务楼的出租率并不高,效益也不太好。面对严峻的经济压力,决策者们开创性地在商务楼里注入了“科技含量”。1998年,“外滩京城”由上海市政府命名为“上海科技京城”,并引入上海市科委、黄浦区科委等职能部门联合设立“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孵化基地”,有效地带动了科技京城成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上海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尔后,“国家星火计划”、“江浙沪”国家863专家组相继入驻。随后,上海市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上海市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上海市产权交易所、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公室等机构也纷纷入驻京城。科技京城迅速成为上海市中心城区内唯一一家高科技创业园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头脑之都”。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科技京城已形成了“一园多基地”格局和各项配套服务体系,吸引众多创新创业人群齐聚科技京城。据统计,科技京城现有各类公司、企业2000余家,大部分企业从事高科技研发和电子元器件贸易。其中涉侨企业总数150余家,涉侨人士200多人。已成为一个高学历、高技能、高薪酬“三高”从业人群的聚集地。
为了打响品牌,提升上海科技京城的知名度,2002年科技京城成立新闻中心,创刊《科技京城报》,拍摄电视宣传片,设立网站,对科技京城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包装和宣传。2004年9月,上海市第一家商务楼宇“两新”党组织又在科技京城成立;2005年,上海市第一家商务楼宇工会、共青团、武装部等群团组织也相继成立;2007年12月,上海市第一家商务楼宇基层侨联组织成立,开启了科技京城为广大白领新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模式。
组织的成立,机制的制定,为上海科技京城经济的腾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07年,注册在上海科技京城的企业税收首次突破亿元,达到2,56亿,成为黄浦区第一个“亿元楼”企业,此后上海科技京城的税收逐年递增,2016年达到10.8亿元。
上海科技京城群团服务站——京城驿站,一个为楼内白领新侨服务的综合机构,极具律动活力。而“侨之家”的温馨,更让新侨人士爱上了她。京城驿站“天天有活动,周周有精彩”,线上线下报名秒杀。周一有东方舞,周二有梅园交友和心理咨询,周三有太极拳兴趣组,周四有白领课堂——其中包括阿卡贝拉体验、咖啡文化之旅、笔生莲花小楷、齐纨素扇、艺术插花、茶艺文化、油画等各种课程。充满爱心的京城白领们还积极参加不定期的慰问孤老和公益演出等活动。
科技京城效果图
京城驿站是有温度的。始终坚持服务侨胞,广交新朋友,深交老朋友;既用心“自转”,又同心“公转”;既打亲情牌,又打组合拳。更好地凝聚各方力量服务于侨界群众。
2014年科技京城侨之家荣获“上海市侨联企业特色侨之家”称号;2015年荣获上海市侨联系统先进集体。
2007年12月20日,科技京城侨联代表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同志的亲切接见;2015年7月13日,科技京城侨联代表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中央委员、中国侨联主席林军等领导接见。2017年10月31日,刚刚当选的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便调研科技京城侨联,对科技京城侨联工作者和1+2+4工作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党建带侨建”所取得的成绩点赞。在2018年8月的“全国第十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黄浦区侨联荣获“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上海科技京城侨联主席张国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上海科技京城的变迁,就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进入新时代,贯彻新思想,要有新作为。基层侨联肩负着光荣的使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郭凯系上海科技京城侨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