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侨力、汇聚侨智、凝聚侨心

——专访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周建农
段晨茜
2018年09月03日08:48  来源:人民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是侨联干部的新使命、新定位和新担当,侨联干部一定要按照这个要求书写好时代的答卷。”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于2018年9月1日在京闭幕,刚履新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现任江苏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的周建农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地处长江经济带,辖江临海,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多年来,这片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的土地,让无数身居海外、心系家国的华侨华人魂牵梦绕,他们踏上回乡之路,希冀托起江苏之美,他们已成为推动江苏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目前江苏省共有归侨侨眷、江苏籍海外侨胞200余万人。作为中国侨务资源大省,江苏省委、省政府颇为重视侨务工作,为发挥侨力、汇聚侨智、凝聚侨心,搭建了对接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完善配套服务,营造了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了华侨华人在服务江苏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引领侨界建功立业

在新时期,如何才能做好侨务工作?周建农在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一定要紧紧抓住文化凝聚主动权。充分利用江苏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优势,多形式、高频次地讲好江苏故事,唱响江苏声音,进一步增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

周建农提出,要通过两个结合加强学习,实现思想上的三个提升。结合总结各级侨联争先创优的实践经验,深入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使侨联工作者提升从发展大势考虑问题的格局,提升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境界,提升开拓创新亲民务实的作风。此外,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引领侨界建功立业。

近年来,江苏省侨办以引导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和桥梁枢纽作用,不断挖掘海外侨胞高知识、高层次、高影响力的人才资源优势,利用各类平台和载体,探索有效机制,展示江苏蓝图,解读江苏政策,宣传江苏精神,引荐更多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为江苏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顶尖人才顶级支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当前,江苏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破解发展难题,需要集聚各方才智、汇聚各方力量。海外华侨华人融通中外,拥有广博的人脉关系和丰富的智力资源,最关键的是他们有一颗随时为祖国和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中国心”。

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构建了多元投入机制,足额安排人才专项资金,建立人才专项引进计划。

周建农告诉记者:“江苏省自2017年开始,在未来3年支持‘一中心、一基地’建设的1000亿元省级各类资金和基金,用于人才发展的实际支出将不低于30%。同时,积极发展人才金融,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的信贷支持,如实施顶尖人才顶级支持、‘凤还巢’等计划,对世界一流的顶尖人才团队,一事一议,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等。”

目前,江苏省各级侨联组织正在深入开展“创业中华”品牌项目,以侨界创新创业基地、海归团队为支点,着力建好大型论坛、服务机制、专家组织三大抓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今天在“创业中华”项目的带动下,侨界资源、高新产业和资本力量的“人脉+资源、平台+团队”的整合已成为招才引智工作的一大特色,连续七年,江苏省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人数位列全国第一。

“为加强新型侨联组织建设,形成汇智引才的平台,我们在苏州建立了纳米‘桥’。这是全国首个依托国内高科技产业载体成立的侨联组织。是新侨精英,人才聚集的高地,也成为侨联组织建设的广阔阵地,不仅在纳米园广泛凝聚了侨心,也进一步扩大了与海外专业侨团资源的联动!”周建农向记者介绍。

“网上侨联”搭建“心桥”

构建“网上侨联”是江苏省为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一大创新之举。2013年以来,江苏省侨联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侨联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目前,江苏省总计已成立各级各类侨联组织1000多个。基层侨联组织建设也加快推进,在江苏,已有34所本科高校建立了侨联组织。

周建农说:“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创新思维,开拓领域,使侨界社会组织和‘网上侨联’建设呈现新面貌。全省各级侨联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宣传侨联工作,打造网上为侨服务平台,积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联系和服务的海内外侨界队伍不断壮大,侨联组织和侨联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针对不同类别的侨界群体,江苏省侨联大力加强侨界各类社团组织建设,延伸工作手臂,拓展工作领域。各级侨商会、侨界特聘专家委员会、侨青会、法顾委、华侨公益基金会、华侨书画院、华侨艺术团等侨界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新侨眷属联谊会、归国学者联谊会、留学生眷属联谊会、名媛会等新兴侨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

目前江苏省侨界社会组织的数量已由2013的79个增加到了143个。

周建农说:“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网上侨联’建设,加快建设网上‘侨胞之家’,强化网上服务功能,弥补实体服务阵地不足,用线上手段解决线下问题,增强服务基层侨界群众的实效性。” 

(责编:段晨茜、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