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充分发挥侨联作用,服务“三个经济”建设

2018年08月26日16:14  来源:中国侨联

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陕西省侨联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贯彻中央和省委群团工作要求,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侨界群众中,把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团结组织起来,实现我省追赶超越贡献侨界力量和智慧。

对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面向基层,服务发展大局。在中国侨联的领导和支持下,依托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平台,聚焦县区需要,通过举办“海内外侨商投资县(区)行;利用各种活动的契机,让海外侨胞深入各地市、了解需求、寻找商机,积极对接项目,促成多个合作项目落地。同时在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中国侨商联合会等单位的支持下,邀请侨界精英人士为陕西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陕货陕企走出国门。搭建陕西侨联对外贸易平台和B2B网站。与省供销总社、省农产品进出口商会、国励集团、《陕西日报》新丝路周刊、美国大西北总商会等单位和组织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优先帮助陕西农副产品出口海外。先后和中国航天科技六院、陕建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陕企入驻白俄罗斯中白“巨石”工业园;策划“国际风情小镇”项目,吸引国外知名文化演艺、餐饮、商业入驻。

整合资源,助力脱贫攻坚。组织多国侨商,在商洛市兴建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促进贫困群众多渠道、长期受益增收。依托华圣集团,在陕北、关中苹果产区通过定向收购、技术培训、提供岗位等措施,引导更多贫困户加入华圣果业产业链。在铜川、商洛等地举办“助力脱贫攻坚电子商务培训”,支持农村电商发展。

开展公益活动,促进均衡发展。联系有关爱心基金会或人士在我省各地等持续开设“珍珠班”,累计招生710名,募集助学金128.25万元,为我省延安、铜川、渭南等地中小学校无偿捐赠净水设备60余台套。去年,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向我省部分欠发达地区14家医疗机构捐赠价值人民币1344万元的设备。

拓展联谊,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每年清明期间,邀请组织世界名海外侨胞侨商来陕参加公祭轩辕黄帝活动,连续开展“海外侨胞故乡行”,组织陕西籍华侨华人参观走访并开展交流。组团出访欧亚及大洋洲等国,慰问侨胞,推介陕西。为更好地涵养侨务资源,开展了留学咨询服务工作。2017年,我们首次组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举办4场“亲情中华?魅力陕西?走进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艺演出,当地华侨华人2700多人观看。近两年,组织5批2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亲情中华?陕西夏令营”活动。在西安、汉中等地开展“亲情中华?筑梦丝路”文艺演出。建设文化交流基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等八处文化单位成功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命名一批省级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引才引智,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面向海外,打通引才引智通道。主动参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经过争取,省侨联已纳入陕西省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侨联与省外专局、西北大学等高校和部分企业组团赴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开展引才引智工作,并依托海外侨团,首次设立陕西省侨联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

举办“侨?说”讲座。“侨?说”讲座旨在“聚侨之力,汇说天下”,面向高校和相关企业,2016年以来,共邀请海外各领域前沿创新者和实践家来陕为西安、渭南等地多所高校和企业作了八次主题演讲,促进学术交流、引进科技成果。

建设省侨联侨商科技服务平台。通过开展“风险投资科技项目路演”等活动,为侨界创新成果对接金融资本开辟新渠道。去年成功举办“世界一流尖端新技术项目——无损检测系列产品”融资路演活动,吸引十余家投资机构参与。促成重点产业创新链(群)“无人驾驶商用汽车控制系统关键技术”项目在省科技厅立项并获得资助经费80万元,有效解决侨界创新团队融资难问题。近年来,我省新侨有3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一人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9人次获中国侨联新侨创新人才奖、15人次获创新成果奖、6个创新团队奖、3家企业获创新企业奖,两家单位入选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基地。目前正在与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市科技金融基金等单位合作,筹备设立海外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

建设智慧侨联,多方位服务侨界群众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侨务工作融合,建设“智慧侨联”,构建“大侨务”发展格局。主要涉及智慧侨联综合服务、跨境电商、云办公等平台和基础数据库,为全球华侨华人、全省归侨侨眷及侨商提供经商创业、投资融资、电子商务等综合服务。

探索困侨老侨养老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宝鸡市侨联开展归侨侨眷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为困难归侨侨眷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保健、心理咨询等居家或日间照料服务。依托西安瑞泉养老服务中心,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居家养老的归侨侨眷提供服务。

(责编:孙爽、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