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风雨同行十六载 真情构筑“侨之家”

2018年08月26日15:23  来源:中国侨联

2002年3月30日,是青岛市侨联群众工作中特殊的一天,这一天,“侨之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全市归侨侨眷面前。2018年,经过十六年的真情构筑,“侨之家”规模从小到大、成员从少到多,活动内容从单一到丰富,逐步发展为青岛市侨联联系、凝聚、服务广大归侨侨眷的载体,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扩大青岛海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平台,赢得了广大归侨侨眷的广泛赞誉,被归侨侨眷誉为名副其实的“侨胞之家”,在党和政府与广大归侨侨眷之间架起了一座凝侨聚侨的“连心桥”。

顺应期待——创新载体服务侨界

还记得第一次的“侨之家”活动,一间小型会议室,20余名归侨侨眷,几张简单的桌椅,几副扑克牌,几盒象棋、跳棋和军棋,这就是“侨之家”当时的全部家当,但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发端,改变了许多归侨侨眷的生活。仅仅过了两年,“侨之家”的成员就发展到200多位,每月一次的活动,让归侨侨眷流连忘返,他们在这里相聚、联谊、交流,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十六年间,“侨之家”在一心一意为侨服务的道路上一次次实现新的跨越,一次次迈向新的高度,也一次次写下青岛市侨联群众工作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先后以“青岛有个‘侨之家’”和“风雨无阻‘侨之家’”为题做专题报道。《中国侨联简报》、《山东省侨联简报》分别刊发专报在全国、全省侨联系统宣传推广“侨之家”活动经验做法。十六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日本《中日新报》、《中国侨联工作》、《山东侨报》、《青岛日报》等30余家海内外媒体,对“侨之家”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达二百余篇次。

真情为侨——克服困难执着前行

“真情为侨”既是青岛市侨联的工作理念,也是侨联工作人员永恒不变的信条。“侨之家”自成立之初就面临着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的窘境,伴随着“侨之家”活动成员的与日俱增,归侨侨眷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委、市政府更新更高的期望,场地问题使得“侨之家”活动开展起来更加捉襟见肘。“只要肯动脑,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已经成为市侨联工作人员的习惯。十六年来,依靠多方协调租借场地、联合社会力量开展活动等多种形式,“侨之家”风雨无阻。

“‘侨之家’活动特色鲜明、亮点很多、非常接地气,通过参与活动深刻感受到青岛市归侨侨眷对侨联和‘侨之家’活动的热爱,更深刻感受到活动充分发挥了‘宣传正能量,弘扬爱国情’的有效阵地作用。‘侨之家’活动十二年的坚持不懈更是难能可贵,是青岛侨联服务侨界、凝聚侨心的有益探索。”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在调研青岛侨联工作并观看庆祝“侨之家”成立十二周年文艺演出时曾这样说。

“市侨联工作人员以他们细致周到的工作,弥补了‘侨之家’活动自身硬件条件的不足,使我们这些归侨侨眷愉快地相聚在这里,我们从心里感谢侨联。”每每提及“侨之家”,侨眷邓瑛总是这样说。

坚持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超越

十六年的坚持,“侨之家”开拓进取,求新求变,始终顺应国情、市情、侨情不断变化发展的趋势和侨界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关注焦点,不断创新活动主题和形式,“侨之家”从最开始简单的联谊活动向参政议政、弘扬文化、侨法宣传、爱国教育等全面拓展。

过去的五年,结合年度时事热点,“侨之家”相继举办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座谈会”、“聚焦十三五规划开局年新春茶话会”等活动;为引导归侨侨眷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相继赴民俗文化村、国学公园、市档案馆、汉砖画像博物馆参观学习;为交流归侨侨眷爱好,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定期策划举办摄影展、趣味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此外,“侨之家”活动还多次走进城市社区和侨资企业,共同开展侨法宣传、文艺汇演、书画笔会等活动,不断丰富着归侨侨眷的业余文化生活,赢得了侨界群众新的赞誉和肯定,更是让“侨之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

“侨之家”创办至今,已累计开展140余项活动,参与活动的归侨侨眷达上万人次,活动主题、内容、形式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侨界群众的呼声不断的创新变化,每一次变化,都体现了青岛市侨联对自己的又一次完善,对侨界群众工作的又一次新的理解,唯一不变的,是青岛侨联“真情为侨”的初心。风雨同行十六载,不忘初心再出发,青岛侨联将不负侨界群众期待,继续建设好“侨之家”,以永不止步的姿态,在为侨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责编:孙爽、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