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奏响边境和谐曲

——云南省侨联创新边民调解机制记
2018年08月25日16:34  来源:中国侨联

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举措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实施,中缅边境双方边民来往频繁。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日趋增多的边境交往,加上缅甸边民对我国法律法规了解甚少,由此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2017年7月,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在德宏边境调研边调委工作

近年来,云南各级侨联组织立足边境地区实际,紧紧抓住维权工作的任务和特点,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维权工作不断发展完善,与公法司等部门建立了涉侨纠纷协调对接机制,不定期的互通侨情,研究涉侨政策,从源头上减少维权问题的发生,充分发挥了侨务工作优势作用服务边疆强边固防工作推进,为维护边境和谐安宁、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7月,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与德宏边调委工作人员交流

德宏州陇川县拉影地区与缅甸雷基市之间,一条乡道几颗树木便是两国的边境线,两国边民互市、交往频繁。

在当地,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竹篱上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两国边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出门即出国,回国即回家”是边民最常见的生活写照。

为有效预防和化解两国边民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减少激化,确保边民和谐,边疆社会稳定,缅甸洋人街地区华侨会和中国陇川县章凤镇迭撒村委会拉影地区边民共同协商解决矛盾纠纷。几年来,为两国边民解决矛盾纠纷80余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前大都依靠民间力量调解纠纷,没有形成标准制度,难度大、力度小,有时对一些法律、法规及政策把握不到位,虽然调解了一些矛盾,但成效有限,一些特殊复杂的矛盾纠纷通常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缅甸洋人街华侨会会长杨成海曾对媒体表示。

2017年5月19日,为进一步完善拉影地区和洋人街地区边民的矛盾纠纷工作,德宏州侨联侨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特点、民族特色,联合州县司法部门、公安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对调解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共同努力,中缅边境拉影边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边调委”)正式成立,两国边民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就此建立。

边调委在形式上采取民间形式,由中缅双方民间共同指派推选调解工作人员对两国边民的生产生活、劳务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民事纠纷进行调解。调解工作按属地管辖原则确定纠纷调解管辖方,涉及刑事的案件不予调解;边调委依托缅甸雷基(洋人街)华侨会及陇川县章凤镇迭撒村委会调处辖区内边民纠纷,更好的为侨胞、边民服务,积极推动边民调解民间化、常规化、规范化,进一步发挥了民间组织在中缅边境矛盾纠纷调处方面的优势作用,全力维护中缅边境平安稳定。

边调委成立一年来,为两国边民解决矛盾纠纷36起,对化解边境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更好维护边民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7年7月,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到德宏调研,对中缅拉影民间调解委员会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康晓萍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缅两国边民同宗同族、同语同俗,同饮一河水,胞波情深谊长。德宏州侨联联合司法、公安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成立的中缅边境调解中心是新形势下有效解决境内外边民矛盾纠纷的新思路新方法,减少了边境不稳定因素,有效促进了中缅边境和谐稳定和共同发展。

边调委的成立对化解边境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更好维护边民利益提供了保障。同时,为在新形势下有效提供解决境内外边民矛盾纠纷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边境不稳定因素,使中缅边民和谐、稳定,共同发展。

中国侨联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下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我省是第一批试点省份。按照《意见》的要求,经与省高院多次协商,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双方已联合草拟了《关于在云南部分地区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方案》,计划在我省11个县市开展试点工作。

(责编:孙爽、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