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京,万象待发。3月14日,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刘奇赴北京市海淀区进行调研。在海淀区侨联主席石岳的陪同下,刘奇一行深入文化中心和文化基地,同归侨侨眷交流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实地调研海淀区侨联文化交流工作开展情况。
图为座谈会现场
在海淀区侨联,刘奇听取了区侨联主席石岳的工作汇报,并同部分基层侨联负责人和新侨代表进行座谈。石岳在汇报中表示,海淀科教人文发达,侨务资源丰富。多年来,区侨联坚持把群众需求摆在首位,以品牌活动为抓手,通过开展“首都新侨乡文化节”等系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侨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程度凝聚侨心侨力。6位基层侨联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这次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来海淀区调研,既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的鞭策。作为基层侨联工作者,他们一直渴望能有这样一个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7位新侨代表在座谈中畅谈了各自的创业感受,表示愿与侨联文化事业共谋发展。
刘奇部长讲话
刘奇充分肯定了区侨联文化交流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海淀区文化交流工作有亮点、有影响、有活力;二是广大基层侨联工作者有情怀、有干劲、有担当;三是归侨侨眷有归属感、有获得感、有幸福感。他希望区侨联按照中国侨联、北京侨联各项工作部署,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和平台作用,坚持党建带侨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打造精品突出特色,认真做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侨联“十代会”、“亲情中华”主题活动成立10周年、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宣传策划工作。
参观“海淀通史展”
在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刘奇一行参观了“海淀通史展”。展览通过照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系统梳理了千百年来海淀发展的历史脉络,呈现了海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海淀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奋斗历程和时代精神。刘奇强调,海淀有着独具风貌的山水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和勇于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特质。区侨联要深挖文化内涵,注重整合资源,延伸宣传触角,切实加强优秀文化品牌的推广力度,通过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进一步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努力把海淀的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参观贝家花园
在贝家花园,刘奇一行一边参观图片展,一边听取工作人员的介绍。贝家花园由法国医生贝熙业建造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是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建筑,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贝熙业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传奇经历。刘奇表示,贝家花园既是中法文明交融的见证,也是海淀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希望区侨联充分发挥交流基地作用,倾力推进中外文化互通,不断增强贝家花园作为中法人文交流基地的幅射带动作用,为推进海淀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