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弘" />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之七十:浙江杭州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交流>>亲情中华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之七十:浙江杭州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2017年11月30日16:10  来源:中国侨联

浙江杭州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成立于1997 年10 月,是中国高校中唯一开展弘一大师(李叔同)、丰子恺研究的学术机构,旨在深化弘一大师与丰子恺研究、弘扬两位大师的文化成就与艺术精神。自成立以来,遵循“繁荣学术、弘扬美育、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宗旨,立足自身集“科研、教学、文化慈善”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积极发挥人文艺术科学在文化传播与普及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在传承人文精神、弘扬美育文化以及海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弘一大师是中国百年来罕见的人物,其在文化、宗教、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特殊贡献,影响深远,为同时代和后来人所景慕,境外则以在东南亚为著。丰子恺在艺术创作以及艺术教育方面影响广泛,散文与漫画在日本、港台等地广为流传。研究中心聘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挪威、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特约研究员、顾问40 余人,共同弘扬二位大师的人格精神和艺术成就。

中心现址(2013年至今)

中心现址(2013年至今)

研究中心已举办五届高规格的弘一大师国际学术会议和三届丰子恺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美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专家学者踊跃参与,国内的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上海丰子恺研究会、平湖李叔同纪念馆等也积极支持。学术会议期间还经常组织文化艺术活动,受到各界好评。

纪念丰子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座谈会(98年)

纪念丰子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座谈会(98年)

其中值得特别提及的是马来西亚的华人音乐组织“自在音乐舞台工作室”。该工作室由华侨艺术家何灵慧主持,凝聚了一大批当地的华侨艺术工作者。随着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的深入及其艺术文化精神的传播,更伴随当前国内外对人文综合素质的养成与对美育的张扬,作为近现代美育

先驱者和重要实践者,弘一大师与丰子恺的人格精神与艺术精神也日趋受到海内外华人群体的崇仰。近年来,许多海外华人团体纷纷邀请研究中心的学者出去讲学。2005 年弘一大师诞辰125 周年之际,研究中心陈星主任应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与自在音乐舞台工作室的邀请,在马来西亚作了六场关于弘一大师的巡回演讲,介绍弘一大师艺术成就、展示弘一大师作品, 听众达2000 余人。其中在吉隆坡的演讲还举行了纪念仪式,此间,还指导、观摩了马来西亚华人自在音乐舞台工作室在当地颇负盛名的云顶国际歌剧院演出音乐剧《天心月圆》。此剧由何灵慧编导、黄慧音作曲,由马来西亚华人音乐界、舞蹈界、戏剧界的精英联合出演,以音乐歌舞的形式对弘一大师的艺术人生进行了精彩的演绎,被誉为马来西亚华人艺术的骄傲。陈星主任观看演出后即决定在合适的机会将其引入国内,促进海内外弘一大师的艺术文化交流。2007 年9 月,时值弘一大师圆寂65 周年之际,研究中心与平湖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第二届弘一大师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并在杭州和平湖两地分别举办专场纪念音乐会。经过前期筹备及协调,马来西亚自在音乐舞台工作室携带《天心月圆》来到浙江杭州与平湖,与国内的艺术家以及杭州师范大学、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分别对李叔同音乐作品进行了演绎与交流。来自中国(包括台湾地区)、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的专家学者与当地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2008 年5 月18 日,在杭州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晚会上,由何灵慧为艺术指导的马来西亚自在音乐舞台工作室表演了李叔同学堂乐歌联唱,受到热烈欢迎。马来西亚来宾在杭期间,适逢汶川抗震救灾之际,演员们还进行了捐款活动。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研究中心与海外华人社团的联系与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参加第四届弘一大师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的海外侨胞合影(2012年)

参加第四届弘一大师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的海外侨胞合影(2012年)

此外,研究中心还组织过2006 年“海峡两岸弘一大师绘画作品欣赏交流会”、2009 年国台办重点文化交流资助项目“海峡两岸弘一大师、丰子恺艺术思想研讨会”等文化交流活动,策划组织了2008 年、2010 年、2012 年三届“子恺意趣——‘和谐杭州’漫画大赛”。促进文化交流与艺术文化的普及已成为研究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共接待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菲律宾、挪威、新加披、意大利、马来西亚、韩国等20 多个国家的海外华人华侨,以及港台同胞8000 多人(次),成为联系海内外、促进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近年来,研究中心在深化学术研究和弘扬艺术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平台,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10 年创办《美育学刊》,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美育研究学术刊物。创办该刊,既是对李叔同、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美育前辈事业的继承和光大,也是当今社会实施美育及发扬人文精神的现实需要,意义重大。2011 年11 月,时值《美育学刊》创刊一周年之际,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办了“21 世纪的人文与美育”高端论坛,美国耶鲁大学、乔治·梅森大学、杜克大学与国内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等68 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就《美育学刊》的办刊方向和关注点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中国文化遗产》2011 年第28 期刊发介绍《美育学刊》和研究中心的文章,并全文转载了刊物的发刊词。目前该刊已经成为中国美育研究的重要窗口和学术平台,对海内外开展美育文化交流以及促进美育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2015 年,该刊被评为“中国最美期刊”,并被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评定为A 类学术期刊。

杭州师范大学有着百余年的文化历史底蕴,人文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勤慎诚恕、博雅精进”的校训深入人心,“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影响广泛。杭州师范大学积极利用研究中心现有的文化交流平台凝心聚力,围绕“和谐杭州”、“品质生活”等主题,促进海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每逢弘一大师、丰子恺先生的重要纪念日,都积极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适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利用《美育学刊》这一长期平台,向海内外华人积极约稿、开展海内外图书馆互赠活动、邀请海外优秀学者前来访学、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与教育推广活动。研究中心将积极发挥作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平台作用,为增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尤其是对促进海内外侨胞的文化认同,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全球华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