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沃土上了孕育了佛教古建文化、晋商大院文化、黄河根祖文化、关公文化等。关公文化中的“忠、义、仁、勇、礼、智、信”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三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广泛的文化认同之一。
9月22日下午,由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侨联、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亲情中华·筑梦丝路——关公文化'走出去'座谈会”在运城市召开。运城市代市长朱鹏、山西省侨联党组书记王维卿、中国侨联副主席李昭玲出席会议并和侨胞共论关公文化“走出去”。
据不完全统计,关帝庙分布在全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其数量超过了30万座。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关帝庙,成为了凝聚海外华侨华人的精神纽带。多年来,广大海外侨胞通过这一纽带,反哺家乡,回馈桑梓,为山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侨联副主席李昭玲对侨胞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侨胞能够做山西故事的讲述人,宣传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二是希望侨胞能够做招商引资的牵线人,吸引更多资金和项目落户山西;三是希望侨胞能够做兴办文化产业项目带头人,促进山西文化产业发展。
运城市市长朱鹏表示,举办“亲情中华·筑梦丝路”——关公文化“走出去”活动,必将架起关公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对于推动运城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希望侨胞发挥学识渊博、视野开阔、联系面广等独特优势,当好关公文化“走出去”的推广者和代言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公文化、了解运城。
山西省侨联党委书记王维卿表示,山西省侨联致力于推动关公文化“走出去”,就是想通过“关公文化”这扇窗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为政府、企业、学者与海内外华人华侨搭建国际文化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感知中国。让更多的海外侨胞参与其中,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成就他们的事业,使经济融合与文化传播相得益彰,激发和带动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为服务好“一带一路”战略献计出力。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匈牙利华人妇女联合总会会长林胜琴,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奥地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姚龙伟,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莫斯科孔子文化促进会会长姜彦彬等侨胞代表相继发言,为关公文化“走出去”献计献策。
他们认为,关公文化之所以成为海外华侨华人最广泛的文化认同之一,正是因为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这种精神跨越国度,跨越民族,具有普世价值,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西应该挖掘更多具有共识性的文化,他们有一千个理由去把这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照片来源:本文照片由山西省侨联郝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