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侨史掠影
袁世凯劳务输出
2016年03月07日10:14  来源:中国侨联

中国劳工,前往英属殖民地南非,这一建议得到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的全力支持。

1903年2月,驻英公使张德彝致信中央,介绍了南非急需劳工的情况,他建议,向南非出口劳工,正是“千载不可得之的机会”。

组织劳工前往南非,对中英两国来说,似乎是个双赢的好事。

1902年,英国夺取了南非的德兰士瓦及奥兰治(Orange)两个布尔共和国,纳入英帝国。但英国人发现,这两个殖民地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作为支柱产业的金矿,急剧扩张时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劳动力严重不足。价廉物美而且温顺的华工,成为他们的首选。英国人表示,愿意为每名华工向中国政府缴纳3银元的招工费,这也被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看成是创收的机会。

此时的大清国,则刚刚经历了大动荡,尤其直隶地区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出现大量流民。动乱之后,《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分摊到全国各地,这导致了更为严重的横征暴敛。向南非输出劳工的建议,得到体制内改革者们的拥护,毕竟,有组织地进行劳务出口,既能解决“生齿日繁,疆土日蹙,同类相争”的人口压力、消除维稳隐患,又能创造新的财政增长点,这对执掌直隶地区、承受着巨大重建压力的袁世凯,有着更大的诱惑。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领班军机大臣兼外务大臣、庆亲王奕劻,对此相当重视,他认为劳务出口“原为贫民辟一生路,无如各国苛例繁兴,出洋工人往往受其苛虐”,如今南非急借此机会,落实对华工的保护政策,“自应照约妥订专章,以资保护。”

英国人最初计划在欧洲大陆招募劳工,但意大利、瑞士等国先后禁止英国人招工。大清政府认为这对中国的劳务出口来说,都是利好消息。为了防止英国人在中国私下招工,中央要求沿海各地严防死守,“遇有英人前往招工,应即设法暂阻”,其目的就是要迫使英国人与大清政府谈判,这样既能保证政府获得那笔招工费,也能借此加强对华工的保护,果然,被用工荒困扰的英国政府,开始与中国官方进行谈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方主导的劳务出口,开始酝酿。袁世凯对此颇有期待,在中英谈判开始后,他致电中方全权代表张德彝,要他“竭力维持,勿令中止”。

袁世凯认真算过账。

华工在南非立约承工,月得工资多则四五十元,少则十六七元,这与华工生计大有裨益。”考虑到此前华工好赌的恶习,这次可以实行“家属留支制度”:由英国方面先行拨款,在国内建立专用账号,按月直接拨付给家属,冲抵华工在南非的工资。

英国方面提出的招工费,后来在《招工章程》中得到落实。

按中国实际出口华工63811名计算,清政府收取的招工费近20 万银元(折合人民币2880万元),袁世凯认为“此项经费为数尚巨”。这笔收入的分配,袁世凯建议“以六成解交外务部库备充各项经费,以四成留存职库,作为该局开支公费之用。”这得到外务部批准,并定为全国标准。劳务输出省份上缴外务部的60%收入,后被统一转移支付给京师工巡局,用于首都的公共建设。

袁世凯还提议,所派遣的华工每人每年向中国驻南非领事馆缴纳3 元的注册执照费。如此,3年的劳务合同期间,63811名华工将总共缴纳60 万银元(折合人民币8640万元)的注册费,30%留作领事馆办公经费,30%归直隶地方政府,40%上缴外务部。

而输出华工,还可以给直隶地区间接带来200万银元(折合人民币2.88亿元)的增收,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经过如此计算,舆论上一些反对之声,袁世凯也就不在乎了。如1904 年5 月《东方杂志》担忧:“……不知此举亏损国体,贻累同种,为至可叹悼也。”在庆亲王奕劻和袁世凯看来,正因为华工此前遭受的压迫,这次才需要政府出面订立合同,并设立领事机构,予以保护。

1904年5月13日(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中英双方签订《招工章程》。

6月30日(农历五月十七),2025名中国“契约劳工”(indentured labor),在天津港登上了洋轮“伊克巴号”,启航前往英国殖民地南非的德兰士瓦(Transvaal)。

自此之后,多达63811名华工走进非洲,其中,除了1741人从香港启程之外,其余都是来自袁世凯辖下的直隶地区,直接从天津港出发的有4137人,从秦皇岛出发的有43258人,从烟台出发的有14675人。

(来源: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2013-10-18)


X